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1m~3电动倾翻渣罐车是冶金运输的主要车辆之一,也是我厂的主要产品之一。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11m~3渣罐车电动倾翻装置设计结构不太合理,因此传动装置系统加工和装配困难,试车时有时出现异常噪音,甚至有卡死现象,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给制造和使用都带来很多麻烦。 1.原因分析 11m~3渣罐车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丝杠传动带动滑架体在两根光杠上滑动,进而通过滑架体拖动支框(渣罐)实现倾翻运动。这种传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丛荣 《有色矿冶》1999,15(3):50-52,4
本文就葫芦锌厂粗铜冶炼一期投产后,因铸渣机渣包倾翻装置始终未能将渣包倾转至倒渣的终端位置,而导致生产不正常现象进行了简述,提出了对原液压系统重新设计,并进行了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宝钢5号连铸机钢包长水口机械手的设备构成及技术性能,阐述设备长时间运行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设备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钢连铸方坯热送热装系统中缓冲保温区存在的密排高温钢坯出钢侧第1根钢坯在保温过程中产生变形的问题,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翻钢装置,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创造性地解决了2套连铸机与1条轧钢生产线相连的热送热装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滚筒法渣处理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只适合处理流动性好的钢渣、冷却效率低、时常有红渣排出、设备故障多、运行费用高、处理能力低等问题,通过开发滚筒设备的多点喷淋高效冷却工艺和水冷进料漏斗、研制高效扒渣机和渣罐倾翻机构,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滚筒的处理对象由流动性好的液态渣延伸到高黏渣和固态渣,每罐渣的处理率从40%提高到90%以上,显著提高了滚筒渣处理率。由此形成了由扒渣机、渣罐倾翻装置和滚筒装置组成的三位一体技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新型翻坯机的设计背景、设计过程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传统翻坯机缺陷的基础上,根据新设计翻坯机需要满足的工艺需求和工况条件设计了宽厚板产线新型翻坯机。新型翻坯机具有承载能力高、性能稳定可靠和可翻转铸坯长度覆盖范围大等特点,适用于多种铸坯吊具且建设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恶劣工况及作业要求对液压倾翻装置的结构、动作、控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究,对典型液压倾翻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解决了倾翻机的卡阻问题,提高了倾翻装置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适用范围。通过计算和设计优化,解决了系统的发热问题,采用多级保护提升了倾翻控制的安全性能,实现了倾翻装置的稳定和精确控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故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液压缸的设计原理,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电动液压缸的设计、使用、维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院设备室设计人员将DDG 系列电动缸用在南通钢厂的吹氩装置上,完成吹氩枪的上下往复运动和吹氩枪的回转90°运动。实践证明,DDG 系列电动缸用在钢厂吹氩装置上是行之有效的。此装置已达到了与同类型设备相比: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电动液压台车类设备上增加标准的液压油储备油箱,既可以满足设备缺油时的液压油及时补充需要,还能符合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彻底解决了设备缺少液压油时的油料补充问题,经过实际使用检验取得了成功,本次成果得到矿山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介绍了我院设计的1650mm四辊可逆铝带热轧机电动压下装置的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及传动机构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郭天立 《有色矿冶》1995,11(1):23-27
介绍了某厂锌电解车间设计的基本特点,使用效果及生产改进,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立元 《工业炉》2003,25(1):31-34
对采用天然气塔式锌精馏炉的设计原则、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达到的效果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热装钢坯的温度和生产节奏,降低能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设计了热坯夹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杨尚锋 《有色冶炼》2001,30(2):39-42
介绍了SiC转子及其制作工艺,指出在锌蒸馏冷凝系统中,用SiC头-优质石墨轴取代石墨转子是延长转子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同时对影响转子使用寿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连铸机振动装置的发展趋势。由于电动伺服非正弦振动系统具有高同步性、精密控制、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节能等优点,在板坯连铸机使用后可较好地改善板坯质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滕晖 《钢铁技术》2006,(1):37-41
结合转炉中控室电动升降防溅装置的实际工况,从结构的合理性、动作的可靠性、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的简易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出发,分别具体地讨论了该装置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和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