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流体性质的变化及其作用,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孔隙结构等都会发生动态变化.建立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对于深化高含水期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预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以火烧山油田平地泉组Hz层为例,阐述了以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油田的中、后期开发效果,就要做好油藏地质工作中的细分沉积相研究。提出了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新方法,以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储层构造、沉积特征、测井数据、储层非均质等研究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并由此对该区域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验证和修改,建立起符合本研究区储层性质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分布,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油田的中、后期开发效果,就要做好油藏地质工作中的细分沉积相研究。提出了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新方法,以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储层构造、沉积特征、测井数据、储层非均质等研究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的三雏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并由此对该区域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验证和修改,建立起符合本研究区储层性质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分布,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储层地质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并结合建模软件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实现了测井解释成果的定量化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渤海湾浅水三角洲油藏分流河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变化快的地质特点及开发早期钻井资料少和海上地震资料分辨率高的特点,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通过沉积模式、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模型分类及其特征参数统计建立了储层地质知识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建立了沉积相模型和相控约束下的储层参数模型,为油田开发方案优化和随钻跟踪提供了可靠的静态模型。经实钻开发井及生产动态资料证实,所建储层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较准确地表征了储层砂体横向变化规律,能够为开发早期储层研究提供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6.
瓦庄油田瓦6断块目前呈现产量递减,含水上升态势,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注水效果差、井网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点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在精细小层对比划分的基础上,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精细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等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精细储层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开发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行开发调整需要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而数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地质模型.在赵凹油田地质模型的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基础地质研究着手,通过取心井的研究共识别了11种岩石相类型及6种沉积微相,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详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以短期旋回为单位采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利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粗化处理,直接提供给油藏数模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了储层物性研究,并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的数字化,建立了沉积微相平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物性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并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剩余油挖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堡油田陈3断块开发中后期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陈堡油田的开发现状,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建立完善的三维地质模型,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稳产的关键。以陈堡油田陈3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储层地质与沉积微相特征,认为该区白垩系泰一段第三砂层组属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赤山组属风成沉积。在小层细分与对比、沉积相、储层物性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支撑,采用Petrel建模软件,成功的建立了该区泰一段第三砂层组-赤山组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是镇原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层位。由于所获得的钻井资料不多,不同微相的储层物性差别大等特点,为了提高随机建模的精度,降低模拟实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测井、岩心资料,在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首先,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法实现能够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建立好后,进行相控物性参数建模,分小层分微相统计各物性参数的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研究区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等。结果证明此方法建立的模型效果较好,客观反映了地质实际情况,为镇原油田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SN油田S109井区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 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 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对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了检验和修改,从而建 立起符合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分布,为后续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安塞油田王窑长6油藏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是导致油区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基础地质出发,在对油区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之后,建立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中挖掘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体。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相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的控制下采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物性参数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相控储层建模在胜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胜南油田钻井资料少,不同微相物性差别大等特点,为了提高随机建模的精度,降低模拟实现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首先,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能够表征储层较大规模非均质性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建立之后,采取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方法,分小层分微相统计各种物性参数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了研究区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结果证明按此方法建立的模型效果较好,客观反映了地质实际,为胜南油田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相控建模技术在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研究的难点,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测井相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微相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成功地实现了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控随机建模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储层属性模型,而且为剩余油研究和油气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海某油田为例,探讨应用地震反演资料约束三维储层模型的几种方法。研究表明,综合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沉积微相随机建模能有效弥补井间信息不足的缺陷,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储层微相三维展布特征,为油田生产提供地质依据,也为储层物性预测乃至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注水后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对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冀东高尚堡油田沙三段2+3亚段(Es32+3)储层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对重点井样品注水前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对比,指出注水后储层物性普遍变好,但本身物性较好的储层物性改善程度更高。这一特征也导致了注水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更为严重,一般注水后储层非均质性由中等非均质性上升至强非均质性。针对注水前后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初步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7油层组是姬塬油田的主要生油层段,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该区勘探和评价程度的不断深入,长7油藏展现出一定的开发潜力,已成为后期增储上产和长期稳产的主要资源基础。通过开展沉积微相类型及平面展布、储层展布规律、成岩特征刻画、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的耦合关系等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区长7油藏储层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为后期油藏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微相及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微相和物性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文章运用地质、测井等方法,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取心井岩性和砂体分布特征,建立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沉积相模式,并将沉积微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远砂坝、席状砂、河口坝5种微相类型。结合该区域地质背景资料,通过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单井相的划分,绘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时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图,分析了长61储层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规律。最终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高渗储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准确、精细描述这种变化是建立特高含水期油藏地质模型的关键。应用动静态资料,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沉积微相、层内不同部位的孔隙度、渗透率变化系数,求取特高含水期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利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密闭取心井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变化的具体表征,是建立油藏地质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可以对储层的物性参数、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厚度等储层表征参数进行定量的研究,同时也可以预测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特征。在热河台储层研究过程中,基于钻井资料建立起该区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使储层研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和调整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