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某地铁深基坑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施工监测进行研究,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对支撑体系及围护桩的影响。用有限元软件GTS NX对地铁深基坑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监测内容分析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钻孔灌注桩+刚支撑"这一围护形式在地铁深基坑中的应用表明:桩身变形量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紧密关联,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U"形变形特征;桩顶水平位移初始开挖时较小,在第一次开挖结束后增大,第二次开挖结束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小,且趋于稳定;支撑架设不及时或支撑强度不够,都会引起周围土体向基坑内侧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2.
监测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支护桩及外侧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和桩身应力、地下水位及沉降进行监测.针对基坑各施工阶段、部位采取不同的监测频率,给出了监测结果和相应的报警值.结果证明,支撑设计时应考虑温度效应,应监测桩及桩周土体深层水平位移以确保桩身安全,且地下水位累计下降量报警值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设置.  相似文献   

3.
张云舒  陆春华  张菊连 《江苏建筑》2021,(z1):104-106,117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建设的发展,桥梁工程水中桥墩施工难度增加,在相应涉水工程中,能否安全、快速完成围堰施工尤为关键.以鄱阳湖特大桥深基坑为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PC工法桩桩身沉降位移和桩身变形进行持续监测,以进行施工监测和分析,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同时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模拟实际施工过程,并根据桩身在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观察对比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中桩身变形特点,初步探讨PC工法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PC工法桩支护结构桩身强度大,安全性较高,经济性较好,是可靠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某地铁深基坑为研究背景,结合基坑周边环境及土层情况,通过理正软件和ADINA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关于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剪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事故易发的现状,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昆明路站深基坑监测方案,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基坑的围护体结构定向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墙体变形及钢支撑轴力变化的原因.通过监测分析表明:围护结构随着支撑的架设,水平位移部位下移;钢支撑内力变化不是单调递增,呈现反复变化的现象,底板浇注完成后,基坑变形趋于稳定.昆明路站基坑工程的现场施工监测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斌 《山西建筑》2005,31(13):86-87
针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从预制桩桩顶破裂、桩身断裂、桩身倾斜或位移、成桩涌起等方面,对其事故发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监测结果,通过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水平位移,桩项冠梁位移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京地铁三号线明发广场站深基坑工程中咬合桩的施工情况介绍及变形监测分析,证明咬合桩在南京地铁中的应用是成功的。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北侧的地表沉降较大,沉降曲线近似呈三角形分布;围护墙体水平位移两端变形小、中间变形大。明发广场站咬合桩的施工及实测研究为后续地铁线路及城市建筑的建设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施工简便、桩身强度大、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地基加固防渗、地基处理、防渗止水等方面,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以天津津塔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和周边水位进行监测,验证了高压旋喷桩对基坑抗渗性和土体加固的有效性,为以后同类型的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桩锚加钢支撑联合支护深基坑的支护效果,采用综合监测的方法对支护结构的支护桩水平位移、桩身内力、桩侧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实时监测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桩水平位移桩顶大、桩底小,总体上呈线性变化,第二、三道锚杆施工过程是支护桩水平位移变化最大的时间段;支护桩主动侧和被动侧钢筋均受压应力,第二道锚杆锁定后,支护桩外侧钢筋应力不断增大,内侧钢筋应力呈减小趋势,说明及时锁定锚杆可以有效地改善桩身内力状况;支护桩桩侧土压力分布近似呈三角形,第二道锚杆施工完后,土压力开始逐渐增大;孔隙水压力主要受大气降雨及基坑施工排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金昌摩尔大厦在运营地铁保护区内进行大面积的深基坑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采取SMW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隔四做一"、对称式土体加固、十字跳跃对称式挖土、底板垫层内设预应力H型钢等措施,在对关键工序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后指导施工.同步监测数据显示,施工期间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了运营地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某地铁站深基坑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地铁站深基坑坍塌事故为例,介绍地下连续墙加钢管内支撑方案.并通过勘察事故现场,探讨土方超挖、钢支撑体系缺陷以及基坑监测缺陷对基坑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中,应及时安装支撑、分段浇筑垫层和底板,严禁超挖.由于基坑施工的不确定性,应实施信息化施工.监测点设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加强钢支撑连接节点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宁 《广州建筑》2007,35(3):33-36
某排桩支护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出现大量水土流失导致地面沉陷,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排桩支护基坑中典型的事故类型.本文结合该基坑渗漏水事故的处理过程,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分析其事故原因,为避免今后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铁沿线高强度、高密度的物业开发,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深基坑工程,邻近地铁侧方深基坑开挖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外部作业形式;此类深基坑工程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来保证基坑和地铁结构的安全。以广州地铁侧方典型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内撑式和双排桩两种常用支护体系的特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并通过地铁位移监测、基坑变形监测分析,探讨了基于地铁保护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及变形控制,所举实例的变形监测结果均可满足控制要求,表明合理的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方案能有效控制侧方地铁隧道的变形,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地区某紧邻地铁枢纽的超深基坑作为分析对象,着重讨论不同开挖方案对紧邻地铁的超深基坑施工风险的影响,以土体和支护墙体的位移以及基坑稳定性等作为考察的主要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基坑工程进行施工风险分析,并将基坑自身风险和周边的环境风险作为整体来考虑,从风险定量的方面来比较不同开挖方案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基坑工程,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案非常重要,可以明显地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6.
韩畅 《城市勘测》2016,(4):172-176
软土地区邻近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大基坑开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运行中地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是整个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梅中区间还建楼基坑工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支护及加固技术措施的变形控制效果,对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减少基坑开挖对紧邻地铁隧道影响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单侧深基坑施工对紧贴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保护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以某紧贴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数值分析手段,动态模拟了该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基坑的多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下伏地层为岩层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单侧分区开挖相比不分区开挖能减少地铁结构的变形,虽量值较小但其总体上减小的规律依然存在;地铁车站结构底板竖向变形近基坑端大于远基坑端,认为地铁车站结构的遮拦作用对于岩层地区依然适用;基坑采取分区开挖措施和及时进行靠近地铁侧的基底反压措施可有效抑制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  相似文献   

18.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北侧建筑物产生了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整体沉降较大。对不同施工阶段基坑临近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分析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应的一些应对措施。通过监测分析发现:建筑物沉降是各种综合因素引起的,施工中各个环节都应该予以控制;高压旋喷桩施工对建筑物沉降影响较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变形,及时附加预应轴力,合理控制基坑及建筑物周边降水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盖挖法施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在车站施工选型中占据重要位置,它相对于明挖法来说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时间较短,对于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有着极大的帮助.而相对于暗挖法,盖挖法是在结构顶板或临时路面系统下进行暗挖作业,施工风险小.本文选取青岛地铁一期工程M3号线五四广场站的盖挖逆筑车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围护...  相似文献   

20.
分析某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失稳的原因,指出在多级开挖多排支护基坑设计中,忽略后续施工对后排桩的影响,隔离前后排支护桩协同变形是其根本原因,提出在第2排钢板桩顶加角撑的加固方案,并采用平面有限元模拟了施工全过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