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建立基于SIP的VoIP网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大规模IP网络提供基于SIP的VoIP仍然存在部署困难,服务质量,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一个基于网格的体系结构以有效地在大规模IP网络提供基于SIP的VoIP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Asterisk的VoIP解决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讨论了开源项目Asterisk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提出了基于Asterisk的VoIP解决方案,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Asterisk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VoIP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VoIP的安全风险,接着对部署VoIP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对部署安全的IP电话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音电话(voice over IP, VoIP)已成为目前人们沟通交流的普遍选择.相比文本、图像等传统隐写载体,网络语音数据流隐蔽性好,隐藏空间更大,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网络语音隐写研究围绕算法设计展开,已有成果的抗检测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且缺乏安全性理论指导.为此,首先分析语音帧的时序性特点,以相对熵的形式定义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隐写安全性.通过分析语音编码过程,建立了固定码本参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将参数分为二元载体和三元载体2类.应用矩阵嵌入技术确定载体的修改位置,减少修改量;以最小化安全性测度为目标确定三元载体元素的修改方向,降低隐写对载体统计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显著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所提算法取得了比已有算法更好的感知透明性和抗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VoIP网络的系统结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电信运营的标准,归纳了目前VoIP网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VoIP网络构建模型,模型给出了VoIP网络的演进模式。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了VoIP网络的技术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文章对VoIP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VoIP的安全风险,接着对部署VoIP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对部署安全的IP电话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VoIP作为的一种新型网络应用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VoIP电话的通信模型、原理和采用协议,阐述了基于NGN软交换的VoIP系统构成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理论控制IP语音(VoIP)数据流带宽需求和用户体验(QoE)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将该信息纳入带宽再分配模型中,提出一个基于QoE的带宽分配机制QBAV(QoE-based bandwidth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VoIP application),它在满足用户期望QoE的同时兼顾带宽分配的公平性。理论证明该算法满足非线性问题最优化约束条件,所分配带宽满足目标函数全局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别以低于传统NRG算法9%及最新FC-MDI-S算法15%的带宽满足了90%以上用户的期望QoE,避免了现有带宽分配机制针对小部分高优先级数据流的弊端,提高了VoIP业务的整体性能及网络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VoIP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沟通手段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企业采用,在企业网络中,构建在数据通信基础之上的VoIP应用与维护,已经是企业网络维护中的一个重点。文中介绍了在思科模拟器PacketTracer中配置与测试VoI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张凯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3,(2)
本文采用定义法、引用法、规范分析法,对网络电算化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以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为起点,运用定义法、引用法、规范分析法通过论述电算化的演进,分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安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针对VoIP应用,提出了一种负载平衡的对等网络架构。该架构基于Chord对等网络,采用动态更改节点标识的方法平衡各个节点上的注册用户负载。根据两个阈值,监测节点的注册用户负载量,根据负载量使用两种方法实现节点间负载的平衡,以减少节点间负载的转移对网络带宽的额外占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单个节点的最大注册用户负载量和节点负载量均方差均小于Chord对等网络。基于该架构实现的对等网络,单个节点资源占用少,适于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VoIP终端上实现。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IP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VoIP接入技术的简单易行,在电信市场中存在着大量非法的VOIP业务,网络运营商对网络流量缺少有效的监管方案,结果是合法运营商的话务量流失,利润下降。该文重点研究了运用DPI技术检测VoIP流量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各种基于VoIP协议流行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网络流量检测识别系统,能够满足对VoIP网络流量的识别和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通信接入需求的多样性,接入网络的异构融合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必然趋势。为了解决由于异构网络和终端性能的不稳定及用户需求的实时变化而导致的通话连续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的基于RTP/RTCP的VoIP系统智能切换技术。通过对RTP/RTCP协议的应用扩展,系统实时检测VoIP会话的端到端网络的QoS性能,并对终端和网络性能、用户信息进行采集,从而使系统可根据用户所需的业务性能需求、所处的网络环境、终端性能、用户偏好等,智能地将用户切换到最佳的可用网络和终端,以满足服务连续性与接入方式多样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洪涛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8):57-59
随着VoIP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许多有关的犯罪活动浮出水面。本文从VoIP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了当前VoIP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漏洞,进而提出了涉VoIP案件的调查取证方法,对涉VoIP案件的主机、运营商服务器、任意号修改软件等进行了实际分析,为公安实践中应对涉VoIP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SIP协议VoIP软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并实现一款VoIP终端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了基于IP平台的基本语音功能,为基于IP平台的多业务终端实现(语音、数据、视频)及融合预留了充足资源,只需通过接口扩展及相应软件模块开发即可实现新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