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森华 《中国新通信》2002,4(7):100-101
彩电制造业巨头之间展开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导致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最终受益的无疑是广大消费者。目前,国内几家电信运营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无论是移动电话业务市场,还是固定电话业务市场无一例外。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彩电业之间的竞争,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彩电的购买消费行为属一次性的选择或周期性的(彩电寿命周期)选择,而电信用户消费是持久连续性的消费行为,并在连续性的消费过程中具有可选择电信运营商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电信大用户如何面对多家电信运营商的激烈竞…  相似文献   

2.
赵林 《移动通信》2002,26(9):98-9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完成,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为主的运营商“5+1”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电信市场将更加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从简单的价格战向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多种业务、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细分客户群等深层次领域转移,其中IP公话成为各运营商特别是网通和电信跨区域竞争的一张“王牌”。1 IP公话的定义和市场前景1.1 IP公话的定义和市场定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个人收入呈明显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的多数,这些不经常使用电话通…  相似文献   

3.
前言 随着电信南北拆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两大固定电话运营商将在各自领域内提供传统的固定电话业务的同时,又将渗透到对方的市场领域内,开展竞争性的固定电话业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完成,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为主的运营商“5+1”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电信市场将更加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从简单的价格战向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多种业务、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细分客户群等深层次领域转移,其中IP公话成为各运营商特别是网通和电信跨区域竞争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5.
郭颢莉 《通信世界》2001,(36):33-34
伴随着中国联通的成立,我国电信业的改革拉开了序幕,电信运营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运营商的出现,打破了垄断时代中国电信统天下的局面,电信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激烈竞争局面。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如因特网接入,移动电话业务、长途电话(IP电话)业务,甚至在最为基础的本地固定电话业务领域均已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有五家IP电话业务运营商,它们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吉通、中国网通(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CNC)和中国移动,除中国移动之外其余四家运营商都向市场发行了IP电话卡。另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对它们的用户提供了捆绑式IP电话服务(即话费直接计入电话用户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电信业市场环境 1.电信业竞争格局形成中国电信业的电信运营企业已有3000多家,初步形成不同业务、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竞争局面。在固定电话业务领域内,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经营;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内,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主体经营;国际通信业务已有数家经营;在数据通信业务市场,则已形成多家运营商齐头并进,市场日趋繁荣的局面。此外,我国还存在众多潜在的电信运营商,如广电网、电力通信网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电信全面竞争环境的逐步形成,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由原来单一固网运营商发展成为多网络的综合运营商。固网话音业务面临着移动和VOIP的大量分流,PHS业务发展快速放缓,同时同区域多家固网运营商同质化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通过网络融合实现固网运营商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引入竞争以来,我国电信业经过了邮电分营、移动剥离、电信重组等一系列变革。固定电话市场也经历了重大变化,由原中国电信的一家垄断发展为多家竞争:2001年,原中国电信北方部分和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南方部分则继续保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重组后的两大集团公司仍拥有原中国电信已有的业务经营范围,国家允许两大集团公司各自在对方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网通和电信分别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事实上的固网主导运营企业。由于1994年成立的中国联通和2004年1月移交国资委的中国铁通也拥有全国范围内的固定电话运营牌照,因此,在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固定电话市场,都存在一家主导运营商和多家新兴运营商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电信竞争背景下,各地区的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固网运营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子科技》2001,(7):37
据有关专家分析IP电话费竞相跳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中国电信在做假.目前我国部分IP电话采用的并不是IP分组交换技术,而是假IP电话.这是运营商为了利用原有的设备抢占市场份额的一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变相降价.但具有这种能力的除了中国电信,不会再有别人了.发展IP电话的首要目的既然是为了打破中国电信对长话业务的独家经营,使长话业务进入竞争,但现在的市场上,中国电信的IP电话据说占到60%的份额,这显然有悖于初衷.IP电话的发展,将在一段时间内使中国电信的长话业务收入(尤其是国际业务收入)大幅度减少,交叉补贴困难,从而进一步促进打破其他电信业务的垄断,促进整个电信行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竞争环境的建立.但因为IP电话与传统长话属于互相竞争的业务,所以必须严格管制中国电信的IP电话及相关业务,防止它以种种方式阻碍IP电话业务的发展或在我国发展IP电话目的的实现.政府应该对中国电信实行不对称管制,而且这种不对称管制应该持续到它在所有长话领域(包括传统长话和IP电话)的市场总份额降低到50%以下时为止.由于IP电话运营商目前属于国有企业,应该在发展初期以市场准人和资费管制的方式控制IP电话的发展速度为了避免在短期内对我国电信行业造成过大冲击,更为了避免IP电话领域在短期内"一哄而上”,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应对IP电话的发展速度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