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64-165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校企合作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实现社会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实现"知识-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迁移。结合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因,以及人才培养中成绩、不足与成因,探讨并改进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覃仲欣  余玲  蔡锦源 《广州化工》2012,40(24):178-179,19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院校转变教学理念,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独立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深度合作和共同研发、兄弟院校的深度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学院是如何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和实施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合理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为培养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奠定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原动力。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社会需求的教育新模型,并在校企合作的平台搭建、教学改革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地研究。同时,还对构建校企协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义。通过调研校企合作情况;校企双方共建专业,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校企合作教学与科研平台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并介绍了学校的实践成果,提出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我院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一主线、三平台、五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师工作室是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主要通过技能大师对学生进行培养,企业得到所需人才,学生得到技术实践经验,大师工作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在实际运作方面还需摸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我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学历+资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建设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性的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水平制药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分析了目前该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实践"贯通式培养课程群和"四步走"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培养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竞争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制药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外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情况,并结合国内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提出了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我院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一主线、三平台、五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校自动化专业已被纳入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专业围绕"素质为先导,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根本"的工程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大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实践中率先尝试引入了CO-OP的理念,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元化校企合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光谷生物城发展为契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借助校企合作,探索了一套适合于民办高校特点的从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双师双能"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的内涵建设的模式,培养了一批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技术型制药工程人才,为湖北区域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强化玻璃行业特色培养卓越工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艳红  熊淑华  王平  张骞  蒋鸿辉  谢辉 《广东化工》2013,40(10):179-180
文章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提出了以强化玻璃行业特色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推进校企合作,以此实现校企之间的互利双赢,培养适合玻璃企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笔者通过对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在实训基地选择与建设、课题选择、双导师制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为当前国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实践表明,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模式具有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能够促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满足新形势下化工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教改为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积累了经验,为校企展开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结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论述了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政策措施、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和国际化等教学实践,说明了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实践教育的传统功能,促进教育的改革,推动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等相关措施和机制改革,确保了"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借鉴当前国内外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构建化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阐述卓越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的优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等相关配套改革的措施,形成我校化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结合湖北省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然后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及国际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以转型为契机,高校需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由供给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导向型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以本专业16级培养方案制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以"卓越班"为试点等几个方面,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目前,在工程应用能力方面,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落差"较大.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能够整合高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及其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分析了国内高校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面临的一些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一些措施,最后介绍了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