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1)
需求侧热控负荷资源丰富,可为电网服务。本文构建了需求侧热控负荷协同管控架构。家电厂商沟通电网与需求侧,将负荷资源虚拟聚合,各组协同完成消纳任务;电网通过非侵入负荷监测终端获取负荷信息,结合聚合商反馈信息为其分配消纳任务。建立了热控负荷容量双向评估机制,以用户舒适度和可调负荷容量构建了消纳分配最优化问题;利用系统辨识实现对同种类热控负荷的统一管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之一,频率质量的波动不仅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而且对电力系统本身影响也很大。当电网的负荷功率发生变化时,发电厂发电功率与负荷用电功率出现功率不平衡现象,使得电网频率相对于其额定值将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和偏移,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为减小系统频率偏差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我们将频率进行一次调频、二次调频保证频率在规定的范围内,以至于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分析供暖室内温控技术现状,对供暖室内温控装置、控制算法进行综述。与国外相比,我国供热系统缺乏热计量装置的使用及室内温度调控方法,用户很难实现用热量实时调节。用户对热量的概念不清楚,按面积收费的计费机制也导致部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不高。国外的室内温控设备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在室温控制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将相变蓄热技术与室内温度控制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热舒适性,而且对降低供暖能耗有重大意义。在供暖室内温度的控制算法中,除传统PID控制外,模型预测控制(MPC,基于模型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能耗模拟与控制算法将成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推土机普遍采用的定传动比风扇冷却系统和温控液驱风扇冷却系统存在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智能电驱冷却系统,该系统由车载发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控制器和PWM直流调速器控制安装在直流电机上风扇的运转,实现根据散热负荷的实际需要合理控制整机各系统的散热情况,使各冷却系统温度保持在最佳范围内的同时,降低冷却风扇功耗,提高整机效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3)
电力负荷调整的目的在于避免同一电网中的电力用户都集中在某一高峰时间段用电,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将其进行合理调整。在一个统一的电网环境中,鉴于各行业都有其不同的用电量需求,所以采用电力负荷曲线这一指标来衡量不同情况下的用电量。通常情况下,电力负荷曲线能够体现电力负荷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当摸清这一规律以后,有利于电力管理部门更顺利地为社会各界做好供电服务工作。本文就电力负荷的相关内容及其调整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为了减少系统能耗并对静压控制回路进行稳定而有效的控制,提出了一种静压优化控制方法,根据各末端风阀开度的变化确定空调系统所需的最小静压设定值,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调整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通过PID控制器调节变频风机的频率,把实际静压控制在设定值附近。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满足空调系统负荷需求的前提下能使末端阀门处于较大的开度,降低了风机的运行频率,改进了控制质量,提高了控制精度,不仅能够有效节能,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工程机械设备传统温控风扇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数字电液控制温控风扇系统,并建立了此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温控风扇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数字电液温控风扇系统的智能性、节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定压差控制方法中,在同一流量需求下,由于用户负荷分布不同,系统对水泵的扬程需求也不同,即实际空调冷冻水系统中用户非等比例负荷变化时,所有系统运行工况点组成的是控制带,而不是控制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带的存在,指出对于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定压差控制方法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级泵变流量风机盘管系统在末端压差控制下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当系统各支路调试平衡后,任一支路末端用户作为信号取点,部分负荷下系统的水力工况基本类似;控制信号取点用户的启闭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显著,应将信号取点设置在长期用冷较为稳定的位置;上游用户工况变化对下游用户影响不大,而下游用户工况变化严重影响了上游用户;压差信号取点支路各空调用户工况改变会造成系统水力严重失调,提出了针对此种情况的变压差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首届住宅楼盘(深圳)智能化应用调查报告中各子系统在楼盘中的投诉率进行评析,分析和总结各主要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成败得失,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为系统集成商和产品研发商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