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磺化碱木质素聚氧乙烯醚(SAL-PEG)/聚乙烯亚胺(PEI)为壁材,阿维菌素原药为芯材,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木质素基阿维菌素微胶囊(AVM-CS)。考察了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交联反应pH、NaCl溶液浓度对微胶囊成囊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AVM-CS成囊条件为:芯壁比为2∶5、戊二醛用量为4%(戊二醛质量占壁材质量的百分比,下同)、壁材发生交联时的反应液pH=8,在1 mol/L NaCl溶液中成囊。制备的AVM-CS呈不规则球状,粒径范围1~5μm。缓释性能测定结果发现,以AVM-CS与聚氨酯为壁材制备的阿维菌素微胶囊(PU-CS)的缓释效果相当,AVM-CS的原药累积释药量大于93%,高于87%的PU-CS的原药释药量。  相似文献   

2.
葫芦脲系列分子是一类大环化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超分子的构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金刚烷衍生物分子,利用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制备以葫芦[7]脲为主体分子,金刚烷衍生物为客体分子的超两亲分子。以葫芦[7]脲为主体分子的超两亲分子在水中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很好的囊泡结构。同时,我们又可通过加入过量的竞争剂1-金刚烷胺盐酸盐将葫芦[7]脲疏水空腔中的金刚烷衍生物分子竞争出来,从而使其解组装。由基于葫芦[7]脲为主体分子通过自组装构建的囊泡作为新型纳米胶囊,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并详细概括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囊泡的原理、囊泡与胶束的相互转变及区别。综述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囊泡的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纳米材料、催化作用、药物缓释、模拟生物离子通道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自组装纳米药用泡囊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逆相蒸发法首次制备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自组装纳米药用泡囊。实验表明该自组装泡囊同时具有多层结构和多腔室结构,平均粒径在150m左右。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自组装药用泡囊的维生素B12药物包封率为13.42%;载药量分别为0.06mg/mg。载药泡囊的体外药物释放可持续24h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糖聚合物壳聚糖(CHI)、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纤维素纳米晶(CNC)为成膜材料,借助静电相互作用为驱动力的层层自组装(LBL)技术,进而通过多糖分子间化学交联提升薄膜稳定性,设计制备了一种CHI/CMC/CNC纳米复合薄膜,并考察了其抗菌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台阶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薄膜表面形貌、厚度、粗糙度、材料构成和表面浸润性进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层层自组装多层膜被成功制备,(CHI/CMC)20-(CHI/CNC)5膜厚度约为702.6 nm,原始水滴接触角为48.8°,化学交联后变为14.7°。细胞毒性测试表明多糖交联的CHI/CMC/CNC薄膜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来自动物多糖的正电壳聚糖和亲水表面赋予了多糖交联薄膜良好的抗菌性能,其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的表面黏附、聚集和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实验表明O,O–双十二酰化壳聚糖可形成一种新型的自组装纳米药用泡囊,其粒径主要分布在100~200nm。考察了3种不同酰化取代度的O,O–双十二酰化壳聚糖自组装泡囊的体外药物(维生素B12)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自组装泡囊的药物释放速率随酰化取代度的增大而降低。同时在自组装泡囊的制备过程中加入胆固醇,能引起自组装泡囊的药物释放速率增大。壳聚糖基材料的酰化取代度对自组装药用泡囊的载药量的影响较小,但对自组装药用泡囊的药物包封率有显著的影响。酰化取代度为1.3、1.4和1.7的三种O,O–双十二酰化壳聚糖自组装泡囊药物包封率分别为29.52%、31.55%和39.88%。  相似文献   

7.
静电自组装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表面带负电荷的多壁碳纳米管水溶胶,通过静电作用力与带正电荷的壳聚糖自组装,制备出生物兼容性的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调节pH值控制氧化碳纳米管和壳聚糖的Zeta势(表面电势),从而改变颗粒表面电荷类型和电势强弱,以及复合体系黏度发生的变化,使用NDJ-79旋转黏度计、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发现pH=5时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体系的黏度最低,表明碳纳米管与壳聚糖具有强的静电作用,得到性能稳定的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厚度约4nm规整非晶薄层壳聚糖;热重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达到40%.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填料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在导电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碳纳米管(CNTs)在塑料中的分散性能,设计碳纳米管填料(CNTs Filler)。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水中分散CNTs,并赋予CNTs表面正电性。与表面负电性的炭黑或聚苯乙烯微球复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形成均匀稳定的复合物,制备出CNTs Filler。对比了CNTs Filler、CNTs和炭黑在PS和ABS塑料中,经不同成型工艺的导电结果,证明了使用碳纳米管填料提高了碳纳米管在塑料中的分散性能,总结了碳纳米管相对炭黑作为塑料导电功能体适合压延成型加工。推荐碳纳米管用于导电片材、导电薄膜和高导电塑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针对聚酰胺反渗透膜(RO)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能力差的难点,提出改变反渗透膜表面荷电性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的乙醇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利用部分嵌入式静电自组装法对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改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和固体表面Zeta电位对改性反渗透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SEM图像显示膜表面形态没有发生变化;XPS元素分峰和含量分析证明了PEI成功组装在反渗透膜上;接触角验证了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增加,Zeta电位证实了改性后膜的荷负电性减小。改性后膜通量和脱盐性能均增加,抗污染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并具有耐酸碱稳定性(pH 2~11)。  相似文献   

10.
多糖改性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颖  朱平  潘元风  王炳  董朝红  张建波 《合成纤维》2007,36(6):28-31,43
合成细菌纤维素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壳聚糖等多糖,制备出了性能更优异的改性细菌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合成纤维素的产量、湿膜含水量以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刘志达  唐辉  黄剑  李斌 《化工科技》2013,21(2):57-60
综述了重氮盐静电自组装反应的特点,重点介绍了重氮盐与几种负离子如羧基、磺酸基、氧负离子和磷酸根之间发生自组装反应的研究情况,以及近几年来重氮盐静电自组装技术在碳纳米管、C60、石英、金属这些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一维孔结构的海泡石矿物为载体,以TiCl4为钛源,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海泡石负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及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甲基橙染料的溶液脱色降解来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硅烷偶联剂用量等对材...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目前材料领域新型的自组装模板法制备了壳聚糖空心微胶囊。首先使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范围在1~2μm。然后用H2SO4将聚苯乙烯表面功能化为磺化聚苯乙烯,并以之为模板,将壳聚糖静电组装于其表面,经戊二醛交联后用四氢呋喃溶解模板,成功制备出生物相容和可降解的交联壳聚糖空心微胶囊。研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纳米粒度仪测试合成聚苯乙烯微球的分子量、粒径及粒度分布等性能;利用Zeta电位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核-壳结构与空心微胶囊的特性进行表征。以吡虫啉为模型药物,通过吸附与渗透的方式负载到壳聚糖交联空心微胶囊,在甲醇下进行缓释实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的表征证明氢键力在壳聚糖对吡虫啉的负载起到了重要作用。释放实验的结果表明,壳聚糖空心微胶囊对吡虫啉的载药量达到31.78%,前期出现的释放量达56.63%,释放实验后期能保持一定的缓慢释放量,表明壳聚糖空心微胶囊的载药部位主要在其表面与内部,而进入微胶囊内部的药物则需要在交联壳聚糖降解后缓慢释出,达到所期望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填料的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在导电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刘佳鸿  熊高虎  瞿美臻 《涂料工业》2011,41(10):25-29,33
采用砂磨设备取代超声设备、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分散碳纳米管,分散液与表面电负性的云母或二氧化钛复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形成均匀稳定的复合物,制备出碳纳米管填料。探讨了碳纳米管填料在环氧涂料中的导电特性,对比了不同导电功能体涂料的防腐性能。提出碳纳米管导电填料在重防腐行业(如石油化工、煤炭工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磺化碱木质素聚氧乙烯醚(SAL-PEG)/聚乙烯亚胺(PEI)为壁材,阿维菌素原药为芯材,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木质素基阿维菌素微胶囊(AVM-CS)。分别研究芯壁比、交联剂的用量、交联反应pH、NaCl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成囊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确定优化的AVM-CS成囊参数为:芯壁比=2/5、戊二醛用量=2%、交联pH=8,在1 mol/L NaCl溶液中成囊。制备的AVM-CS呈不规则球状,粒径范围为1~5μm。缓释性能研究发现AVM-CS与聚氨酯壁材制备的阿维菌素微胶囊的缓释效果相当,但是AVM-CS的释放比较完全,原药的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层层自组装纤维素硫酸钠-壳聚糖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瑜亮  王明君  姚善泾 《化工学报》2008,59(11):2910-2915
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多糖类物质——壳聚糖(chitosan)和纤维素硫酸钠(NaCS)为原料,制备了NaCS-chitosan复合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膜形貌特征以表征自组装复合膜的形成,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复合膜形成机理,使用紫外-可见光吸收研究了复合膜形成的动力学特征。同时还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NaCS-chitosan复合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复合膜形成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在现有的制备条件下,层层自组装复合膜的形成是一个一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林珊  章文贡 《河南化工》2007,24(3):7-10
介绍了近年来溶胶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材料中的模板溶胶-凝胶自组装技术、表面活性剂模板剂法及其他的一些自组装研究中的新进展,最后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的邱介山教授领导的团队,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学术界认为纳米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难以在氧化性介质中实施的观念束缚,运用原位可控自组装新技术,制备出结构完整的微米碳管。这项技术在分离和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硅质基体上成功地使原位生成的碳纳  相似文献   

19.
20.
囊泡是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一种特异聚集形态,它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形成,也可以在生物体内自发的形成.囊泡的微小尺寸和多层结构为纳米材料开发以及生物膜研究提供一种途径,因此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囊泡的形成及其在医药和纳米粒子制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