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研究了胶粉复配反应性弹性体三元共聚物(RET)改性沥青经历短期及长期老化前后的高低温流变特性,并与SBS复配RET改性沥青进行了对比;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胶粉复配RET,SBS复配RET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胶粉、RET的掺入能改善沥青老化前后的高温性能;相比于SBS复配RET,胶粉复配RET对短期老化前后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更显著,且长期老化后其劲度模量增长幅度更低;随着RET掺量的增加,胶粉复配RET,SBS复配RET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高温抗变形能力随之增强,其低温性能变化不大;胶粉复配RET改性沥青的微观形态中出现明显的"黑白斑点"结构,相较于SBS复配RET改性沥青,胶粉复配RET改性沥青老化后的黏结力与耗散能提高,弹性模量降低,抗老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短期老化作用对胶粉(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对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然后在不同温度和荷载频率下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橡胶粉及SBS改性剂都能与沥青达到良好共融,老化后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界面结合状况却差于橡胶粉与沥青的界面结合状况;老化作用使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由储存模量G′(弹性)占主导作用转向由损失模量G″(黏性)占主导作用的温度转化点向高温转移;短期老化作用在高温下对SBS改性沥青产生的影响较大;短期老化前后,CR改性沥青较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强的高温抵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能力;随加载频率增大,2种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研究了再生剂对老化沥青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开裂能力的影响,并以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原样、老化和再生沥青的官能团组成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再生剂能增强老化沥青的低温抗开裂能力,但同时会降低其高温抗车辙能力;再生剂A主要成分为富含芳烃的轻质组分,而再生剂B是包含多种极性官能团的复杂混合物,可与老化沥青发生化学反应,使老化沥青某些特定官能团的吸收峰强度降低;沥青老化后极性成分聚集受阻,加入再生剂可增强沥青分子运动能力,促进极性成分聚集,使蜂状结构尺寸变大、数量减小,面积比例和高度增大,这些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沥青老化和再生过程中流变性能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薄膜烘箱老化试验(TFOT)模拟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短期老化过程,分析老化后沥青胶结料的质量损失、弹性回复率以及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老化导致沥青胶结料中轻组分挥发,低温弹性回复下降,高低温复合模量增加,但相位角变化较小,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大体呈增趋势。短期老化后沥青胶结料仍表现出很好的粘弹性,有利于保持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橡胶沥青,确定了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试验的适宜温度,通过老化模拟试验评价了橡胶沥青的老化规律.针对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设计了老化特征试验,并进行了胶粉单独短期老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温度应采用与实际施工温度相对应的180℃;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过程中橡胶沥青内部仍进行着剧烈的溶胀反应,此作用有可能超过橡胶沥青的老化作用,从而导致一些流变特性规律与老化趋势相反;橡胶沥青实际施工过程中,沥青对胶粉有隔氧保护作用,橡胶颗粒在沥青里主要发生溶胀反应,老化作用很小,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橡胶沥青的老化过程比较复杂,采用薄膜烘箱老化和压力罐老化室内试验模拟橡胶沥青在生产、施工以及使用期间发生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过程,并采用在结构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红外光谱法分析橡胶沥青老化后的微观结构变化,从而进一步解释橡胶沥青的老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SK90#沥青、中海油110#沥青对老化沥青进行了调和,并对调和前后老化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DSR)指标G*/sinδ(车辙因子)、δ(相位角)进行了对比试验。同时,借助红外光谱仪,对调和前后老化沥青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调和前后老化沥青的组分发生了变化,羰基、亚砜基比例明显减少,且调和沥青羰基、亚砜基的积分面积与G*/sinδ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6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与70~#沥青老化前后微观表面力学性能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室温下SBS改性沥青与70~#沥青微观表面均出现了类似蜂型的微观结构,且老化后蜂型结构聚集,70~#沥青表现更为突出;SBS改性沥青较70~#沥青微观力学性能更加稳定,从微观层面上证明了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同时采用DSR试验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宏观力学行为上也得出相同结论.对沥青微观表面杨氏模量与储存弹性模量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结果显示二者显著相关,表明沥青微观表面杨氏模量对沥青储存弹性模量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沥青绝氧热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沥青在绝氧状态下的老化特性,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模拟老化试验方法对LAL、ESSO 2种沥青进行了高温绝氧老化试验,通过对沥青不同老化时间的软化点、针入度、黏度、延度以及低温劲度模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沥青高温绝氧老化的性能衰变行为,并采用组分试验、胶体结构以及红外光谱(IR)分析,探讨了其微观变化及老化机理.结果表明,绝氧热老化过程中,沥青的高温性能先降低后提高,低温性能先提高后降低;老化过程中沥青分子的降解与交联聚合共存,在老化初期以断链分解为主,沥青变软,胶体结构向溶胶型转化;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交联聚合起主导作用,沥青的低温劲度和黏度增加,胶体结构逐渐向凝胶型转化.但与热氧老化相比,绝氧热老化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薄膜加热试验(TFOT)作为短期老化试验方法,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粘度作为常规评价指标,结合SHAP高温动态剪切试验及弯曲梁流变试验,开展GHWM-H8表面活性温拌剂对沥青短期老化性能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温拌剂不仅在降低施工温度方面减缓沥青材料老化,温拌剂材料本身也能一定程度延缓沥青老化,提高温拌沥青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似水流年     
泽弗(Zeff)在纽约的南安普敦(Southampton)设计得精湛而现代的海滩别墅反映了房主超脱的生活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沥青老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预测沥青老化寿命的非线性方程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明了国内现有沥青老化研究的局限性,为类似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建立SBS改性沥青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形成了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评价体系,评价了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拌和温度下对应的老化程度,指出拌和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的严重老化,因此拌和温度不宜过高,并应控制拌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包括理论类和设计类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引入建筑适老化理念,讲授适老化建筑设计原则与要点,开展适老化建筑社会调查与设计实践等,引导学生关注老龄化社会问题,认识适老化在建筑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解老年群体的建筑空间、建筑物理环境等需求,掌握建筑适老化的设计方法,这些探索有利于为老年群体营造合宜的建筑环境,促进社会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加速老化试验对沥青光老化机理进行研究,采用丁苯橡胶和纳米TiO2分别对沥青进行改性,研究表明,丁苯橡胶和纳米TiO2对沥青抗光老化性能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改善效果与纳米TiO2的掺量成正比,纳米TiO2对沥青抗光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丁苯橡胶。  相似文献   

18.
以老龄化社会为立足点,对目前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关于适老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理念层面、布局模式、设施配套、户型设计等角度,阐述了居住区适老化建设的对策,旨在为老年人创造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6组自然老化下的PVDF膜材和1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下的Ferrari 1202T膜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汇总,包括单轴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撕裂强度以及单轴和双轴杨氏模量,在此基础上对经历了自然老化的第6组膜材补充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并测得其抗拉强度.通过对比第1,2组自然老化膜材的试验结果,研究了环境因素对PVDF膜材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和对比了PVDF膜材在自然老化与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于性能保持率的等效时间为表征指标,验证了互易定律的失效性.采用两种经典拟合方法估算PVDF膜材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PVDF膜材的寿命以等效时间表示为1860h,换算成自然老化时间后,第1,2,3,4,6组膜材的寿命分别为18年、20年、17年、19年和19年,最终为膜结构的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积累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20.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从现象上看主要有裂缝、渗漏、剥蚀等3种.安徽省水闸混凝土老化以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胀缝、混凝土表面露石为主,偶见混凝土冻融剥落.严重的老化现象常出现在工作桥梁、工作便桥梁、公路桥梁、混凝土闸门等截面较小的结构上,尤其以边梁或该类构件的翼缘板最为明显.利用特征K值法和半电池电位法对安徽省水闸混凝土内部钢筋腐蚀进行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