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  李蕾 《山东化工》2014,43(10):128-129
《有机物生产技术》作为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内容复杂、过程抽象等特点,传统教学枯燥乏味,效率低,学生积极性不高。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改革,以"乙醛氧化生产醋酸氧化塔的结构与操作"教学内容为例做了具体介绍,教学效果表明信息化教学能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将"信息化"应用于高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中,从教学设计、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信息化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升~([1])。  相似文献   

3.
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垫圈类零件冲裁模拆装为例,采用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演示操作、小组讨论、分组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冲裁模拆装教学设计,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能力提升,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新方法,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教学质量,将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资源共享、虚拟仿真等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日趋成熟,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高校随之都推出了"移动式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陶瓷装饰·彩绘》课程也不例外,教学团队剖析了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问题,采用"移动式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三个教学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在线课程现状,发现阻碍在线课程发展的共性问题;然后对"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课程建设中以解决网络教学遇到的问题;最后将研究结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用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传统的大学化学也面临着信息化教学的改革。针对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文以《反应热的测量及计算》这节课为例,结合本校大学化学网络课程、普通化学实验虚拟软件等教学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阐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大学化学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技术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视频、在线测试、微信等,基于生活饮用水中铁含量的测定项目任务,从教学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此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仪器分析”教学效果,可为化学化工类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过程工艺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技术基础课,过程设备选型与设计是适应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其基础上推出的替代性课程。为解决教学时数减少和教学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围绕过程设备选型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考核方式科学化等进行了创新改革,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学徒制,机械工程材料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根据《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特点,通过线上模块、线下模块和评价模块教学设计,达到"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解惑释疑、课后巩固提升"的目的,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同学们对课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在材料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中采用"流动式"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改革过程中研究了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内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深入地加强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想,对于学生进一步进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实质性的前驱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13)
针对"新工科"、"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并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通过智能、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构建《工程制图》"云、网、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MOOC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与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现状,在互联网技术日趋完善的背景下,针对本课程开展了信息化和"小班授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经过连续三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资源丰富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1)
基于OBE教学理念,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晶体和晶体性质"内容的教学为例,从教学要求、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设计中学术思想的融入,可使学生掌握科学前沿,有效提高创新思维,实现了传递高质量知识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沉淀滴定法"进行说课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设计,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药物分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将Blending Learning教学理念和微课两者进行深度融合,应用到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对于改善药物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微课在该课程中的教学补充和延伸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化工工艺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基于"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模式,针对化工工艺学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实施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改革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本课程紧贴时代背景,改革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吸附色谱技术"项目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细化,转换成微课程资源。依托课程平台,将微课程的资源运用于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顺应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需要,让学生在吸附色谱技术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不断互动、相互促进,具有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宝杰  王玉强 《广东化工》2013,40(5):133+132
《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几乎涵盖了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器以外的所有的典型工艺过程及原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质量。在《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教学中摒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状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用仿真教学系统、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在做中教、学中做,边学边做,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蚌埠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实践证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