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氯甲烷为稀释剂的异丁烯低温聚合。考察了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及调节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得出了调节剂α-二异丁烯用量与聚异丁烯分子量倒数间的回归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亚 《兰化科技》1995,13(3):157-160
研究了以乙烯为稀释剂,三氟化硼为催化剂的异丁烯低温(-100℃)聚合过程。试验表明,仅在无水乙醇,苯甲醚类活性物质存在下,才能引起聚合;正丁烯、二异丁烯和叔丁基苯酚-硫化物是聚合物分子量的有效调节剂和稳定剂;选用30%单体浓度,1.5%催化剂用量,借对叔丁基苯酚-硫化物的无水乙醇溶液和二异丁烯的协同调节作用,合成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量聚异丁烯。  相似文献   

3.
4.
吴一弦  张文芝 《化工学报》1992,43(3):367-371
<正>1引言遥爪聚异丁烯的制备生要有2种方法,即聚合物降解法和链引发转移剂法(Inifer)。通过Inifer技术,可以得到末端带有叔氯的遥爪聚异丁烯’“,再由氯端基经有机反应转化为带有不同官能团的遥爪聚异丁烯,如C一C—[2]、羟基[3,4]、浚基”‘和苯基”’等。 Kennedy等“”‘研究表明,采用双端或三端引发剂,可得官能度凡。 2或 3土 0.二的遥爪聚异丁烯。武冠英等”‘研究探讨了合成端氯基遥爪聚异丁烯过程中的环化反应和链转移反应。本文选用双端直链烷烃叔酯为引发剂,三氯化硼为共引发剂,于CHzCI。中合成线性叔氯遥爪聚异丁烯。  相似文献   

5.
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Oxone)/丙酮体系制备二甲基双环氧乙烷(DMD)环氧化LMPIB(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异丁烯)。探讨了反应体系中溶剂、n(Oxone)∶n(NaHCO3)比例、V(H2O)∶V(丙酮)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双键转化率、环氧值和环氧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DMD环氧化LMPIB的适宜工艺条件是"0~5℃反应0.5 h→25℃反应1.5 h"、n(Oxone)∶n(NaHCO3)=1∶2.40和V(H2O)∶V(丙酮)=5∶4,即反应体系中水150 mL、丙酮120 mL、Oxone和NaHCO3分别为23.05 g和15.12 g;此时,环氧化LMPIB的环氧值0.138 8 mol/100 g、双键转化率62.68%和环氧收率67.10%。  相似文献   

6.
陈杰 《化工进展》2014,(2):459-462
利用高活性聚异丁烯和两种有机硅化合物,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聚异丁烯聚硅氧烷和聚异丁烯三硅氧烷两种产物,并对两种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异丁烯聚硅氧烷的表观黏度高于聚异丁烯三硅氧烷的表观黏度,当在大庆原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6%产物时,聚异丁烯聚硅氧烷可使大庆原油黏度降低34.6%,聚异丁烯三硅氧烷可使大庆原油黏度降低64.8%。聚异丁烯聚硅氧烷的热性能高于聚异丁烯三硅氧烷。  相似文献   

7.
以高活性聚异丁烯和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对聚异丁烯苯酚(PIBP),考察催化剂、溶剂、温度和时间对PIBP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锆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在100℃反应3 h,能够得到高选择性的对聚异丁烯苯酚,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单一的四氯化钛催化体系与3种不同质子酸/四氯化钛催化体系(四氯化钛/水、四氯化钛/乙醇和四氯化钛/乙酸催化体系)在合成聚异丁烯时的催化性能,其中四氯化钛/水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初步推断该体系形成活性中心~~C~+(CH_3)_2TiCl_4OH~-的活性比四氯化钛体系形成的活性中心~~C~+(CH_3)_2TiCl_5~-要高。以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为溶剂,在用四氯化钛/水作为催化体系的条件下,考察了溶剂极性、聚合温度以及催化剂和异丁烯浓度对异丁烯聚合时的催化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己烷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0/60、聚合温度为-60℃、异丁烯浓度为9 mol/L时,催化体系的活性相对较高,可得到α双键含量也较高的聚异丁烯; 催化体系的活性均随着水和四氯化钛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α双键含量随水浓度的增加呈阶段性下降趋势,但四氯化钛浓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H2O_2(过氧化氢)/乙酸为反应试剂、IER(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原位过酸法合成了环氧化LPIB(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异丁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及IER含量等对产物的双键转化率、环氧值和环氧基团收率等影响,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LPIB环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LPIB的末端双键易被环氧化,并伴有一定量的副反应;LPIB环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双键):n(乙酸):n(H_2O_2)=1:0.7:1.65、w(IER)=13.5%(相对于树脂质量而言)、反应温度70℃和反应时间12 h,此时产物的双键转化率为86.5%、环氧值为0.083 mol/100 g和环氧基团收率为79.2%;IER循环使用4次后,其催化效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用过氧甲酸作氧化剂,在石油醚体系中氧化高活性聚异丁烯制得了环氧聚异丁烯。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聚异丁烯与过氧甲酸质量比为1∶3,石油醚的用量为聚异丁烯质量的0.5倍,滴加反应温度为35℃,保温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经精馏处理后,产品环氧值达到1.08。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聚异丁烯合成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异丁烯的聚合机理,并探讨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等各种因素对合成异丁烯聚合物影响规律,确定了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酸酯盐酸盐、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为主要原料,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催化剂,基础油为溶剂,经反应合成了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类乳化炸药用乳化剂。考察了氨基酸酯盐酸盐种类、基础油种类、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以220 N基础油为溶剂,n(PIBSA)∶n(o-叔丁基-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1.0∶1.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 h。此合成工艺简单,安全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合成乳化剂临界乳化剂用量为1 g,乳胶基质水溶值为1.26%,适合用于制备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13.
陈杰 《广东化工》2011,38(12):16-17
以高活性聚异丁烯(PIB)和苯酚为原料(C6H5OH),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合成了聚异丁烯苯酚,然后加入P2O5对其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聚异丁烯磷酸酯。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合成的聚异丁烯苯酚和聚异丁烯磷酸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预期产物。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DSC),表明聚异丁烯苯酚与高活性聚异丁烯相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产物与大庆原油进行降凝效果的测定,证实聚异丁烯磷酸酯在大庆原油中的加入量为0.6%时降凝效果最好,降幅为9℃。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聚异丁烯的合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辉  常玉红 《河北化工》2003,(2):15-17,50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进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宏宇 《云南化工》2006,33(4):26-29
利用分子筛催化异丁烯合成二聚异丁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查了温度、空速对异丁烯齐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制的R2型分子筛条件下,反应温度180℃,质量空速3h-1,异丁烯单程转化率达80%以上,二聚异丁烯选择性为90%。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发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发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聚异丁烯的合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发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的实际 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络合F-K酸作引发剂进行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在过量马来酸酐存在的情况下,与异丁烯低聚物进行热反应,再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将得到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酐与多烯多胺反应得到活性物含量达95%的最终产品。实验考察了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各步反应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聚异丁烯胺汽油清净剂的合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溴化加成法合成新一代的汽油清净剂聚丁烯胺(PIBA)。将高活性聚异丁烯与HBr气体在过氧化物存在下进行自由基反马氏加成反应生成溴化聚异丁烯,然后再与氨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聚异丁烯胺。实验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的加入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基本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