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模糊评判法优选沉沙池高地还耕土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由自流沉沙到“以挖待沉、弃土堆高”、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基本历程。设计了5种不同的覆淤土层结构,经过作物种植试验,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引黄灌区沉沙池还耕的覆淤土层结构进行了优选,确定了3种覆淤还耕土层结构。  相似文献   

2.
尊村引黄于2003年修建了湖泊形沉沙池,经过十余年运行,已达不到原设计沉沙能力。本文以尊村灌区沉沙池改造为例,分析了沉沙池运行一定时长后产生淤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造难点,并提出了湖泊型沉沙池的改造方案、通过优化设计确定沉沙条渠方案及规模,改造后延长了原沉沙池的使用寿命,且排沙可靠、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可靠。为沉沙池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位山灌区沉沙池区高地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在沉沙高地治理中应用覆淤还耕技术和高效农业种植模式的具体建议,以期为黄河下游其他引黄灌区沉沙池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介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运行的基本历程,总结出适合黄河下游灌区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新模式,并分析了产生该模式的特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设计了5种覆淤土层结构、10种种植处理方式,经过4年规范的作物种植试验,分别获得其产量、产值,之后采用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中优选出3种覆淤土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尊村引黄沉沙池改造自排沙廊道沉沙池方案、原湖泊型沉沙池清淤加高方案、新建湖泊型沉沙池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自排沙廊道沉沙池方案只需要对原沉沙池作较小改造,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少、不需要专门场地,可随时适应水量、泥沙的大范围变化,对排沙地形条件适应性好,排沙效率高、耗水少,维护管理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分析了自排沙廊道沉沙池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了相关的改造指标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潘庄引黄灌区多年来引水引沙情况、泥沙处理方式、沉沙池布置及还耕情况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潘庄引黄灌区在全年引水时间大大延长、灌区上游放土场紧张、引水与传统泥浆泵清淤在时间安排上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相应提出了如沉沙池、输沙渠轮换使用,引进小型挖泥船安排在输沙渠及一级沉沙池内进行带水清淤作业、远距离输送等工程措施和泥沙处理方式,达到了科学合理处理引黄泥沙为灌区多引抢引黄河水提供可靠工程保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河中下游十几座引黄灌溉工程泥沙处理措施的调查研究,泥沙进闸后当前最有效而且也较经济的工程措施,就是因地制宜的兴建各类沉沙池。本文对目前常用五种沉沙池即:条带形沉沙池、棱形沉沙池、直线形沉沙池、湖泊形沉沙池、曲线形沉沙池的适应条件、优缺点以及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根据已建沉沙池的运用观测资料和运用管理经验,对沉沙池沉沙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加强沉沙池的后期管理,是延长沉沙池使用寿命与提高沉沙池沉沙效果重要措施之一。农用沉沙池出口对泥沙的控制,应按“拦粗排细”的原则来控制,由试验资料和黄河中下游农田灌溉经验得知d<0.03~0.04mm的泥沙不仅易于渠道输送而且养分亦高,送至田间对改土肥田均有好处。陕西机械学院对65h-9型离心泵试验研究,含沙率ρ≤10时对水泵的杨程、出水量、轴功率和效率影响不大。一般国内外有关资料认为当粒径d<0.03~0.04mm的泥沙对水泵磨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天池沉沙池是修建在著名风景区内的一个沉沙减淤工程,根据景区对沉沙和景观的双重要求,采用了六级"梯田式"沉沙池,每级形成了湖泊形条渠沉沙池,邻级沉沙池通过具有复式梯形断面溢流口的围堤连接.与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不同,沉沙池底没有采取工程防渗措施,利用沉沙池运行设计,减少部分渗流;利用河床的渗漏过滤作用,间接降低天池的入池输沙量.最后.在设计参数下,对泥沙的沉降率进行了计算.着重介绍了景区沉沙池设计的一种新思路,对以后类似沉沙池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灌溉沉沙池以沉沙达到排清的设计思路及方法,针对沉淀粒径较细的粉沙质泥沙沉沙池设计长度较长的问题,结合具体工程模型试验实例,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即从沉沙池排出清水这一最基本要求出发,在有害泥沙还没有沉到池底时,从沉沙池含沙水流表层提取清水,以缩短沉沙地设计长度。最终,通过合理的工程方案和运行措施,达到提高沉沙效率、延长使用周期的目的。其基本原则可供此类沉沙池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沉沙池沿程分组悬移质含沙量变化的基本计算式及其αi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概要论述了沉沙池沿池分组含沙量变化的基本计算式及其αi的由来,以便在沉沙池设计中应用,这是作者主持编制的国家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中的一项主要解析。  相似文献   

11.
粉沙质泥沙沉沙池设计方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灌溉沉沙地区池以沉沙达到排清的设计思路及方法,针对沉淀粒径较细的粉沙质泥沙沉沙池设计长度较长的问题,结合具体工程模型试验实例,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即从沉沙层排出清水这一最基本要求出发,在有害泥沙还没有沉到池底时,从沉沙池含水流表层提取清水,以缩短沉沙池设计长度,最终,通过合理的工程方案和运行措施,达到提高沉沙效率,延用周期的目的,其基本原则可供此类沉沙池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鲁北引黄沉沙工程现状和引黄泥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总结了适合鲁北自然特点的引黄沉沙方式,提出了几项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措施或方法。对引黄的时间安排、引黄闸闸址的选择、泥沙的分配、沉沙池的还耕等诸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春晖 《山西水利》2008,24(1):75-76
对尊村引黄灌区的泥沙沉积问题提出了“避沙、防沙、沉沙、输沙”的处理对策,认真研究了泥沙处理标准,合理选择凹地湖泊型沉沙方式,并提出了泥沙运行沉降管理方案,实验证明,这样既减少了沉沙池的渗漏,又延长了沉沙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溢流堰出池含沙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利工程平流型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是利用溢流堰输送清水的沉沙池.沉沙池末段表层水通过溢流堰出池.大禹渡沉沙池实测资料表明,沉沙池内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基本符合劳斯公式分布规律,劳斯公式可用来计算沉沙池含沙量沿垂线分布.采用谢鉴衡修正悬浮指标公式对理论悬浮指标值Z<5部分进行修正,其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Z≥5对含沙量计算影响甚微,可近似取Z1=Z.沉沙池溢流堰的极限吸出高度一般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在无试验资料的情况下,用式(6)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泥沙水力计算方法的研究不仅便于了解其它类似沉沙池的水力特性,而且 还能依据该方法推出满足条件的沉沙池尺寸。按照沉沙池的设计规范进行水力计算,包括泥沙沉速计 算、泥沙沉降率计算及泥沙起动计算,并与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泥沙各粒径 组沉降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偏差不大;泥沙起动流速的计算也为沉沙池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 再次验证圆中环沉沙排沙池设置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研究沉沙池的优化设计,为以后类似沉沙池设计提 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宁少妮 《陕西水利》2012,(1):113-115
水利工程平流斜板式定期冲洗沉沙池,主要利用沉沙池过流断面大、流速小、水流挟沙力很低的条件,使得水流较大粒径的泥沙得到沉降,出池含沙量得到减少。沉沙池主要由引渠、进口连接段、工作段和冲排沙设施组成。工作段是沉沙池的主体部分,工作段的主要尺寸确定了,沉沙池的规模也就基本定了。本文就蒲城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平流斜板式定期冲洗沉沙池工作段的主要尺寸进行了初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黄河最下游入海口的山东省引黄灌溉的概况,重点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泥沙系统治理的分级水沙监测工程、渠首引水防沙工程、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工程、平原水库蓄水工程、渠系防渗减淤工程、渠系机械化清淤工程、泥沙入田及田间工程、泥沙综合利用工程等8个子系统作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灌区泥沙系统治理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潘庄灌区的基本情况,对沉沙池进行了详细说明及布置,针对沉沙池荒漠化治理情况,提出了灌区泥沙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羊湖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时间多为拉萨电网有多余电量的丰水期,但丰水期正是雅鲁藏布江的丰沙期。为了减少泥沙对水轮机同轴的多级蓄能泵机组叶片等的磨损,因此在抽水系统中设计了沉沙池。本文对沉沙池溢流堰结构布置的设计优化,方便了施工,节约了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为其它电站沉沙池结构布置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灌溉沉沙池的设计标准是沉沙池设计的重要依据,包括入池和出池泥沙设计标准,内涵含沙量和级配两个指标。确定入池设计标准时,宜以引水期分析统计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入池泥沙特征值作为设计值。自流灌溉沉沙池出池含沙量的控制,应以干、支渠不产生淤积为标准,平原区沉沙池取值可低些,可以2~7kg/m^3作参考;山区沉沙池取值可高些,可以12~50kg/m^3作参考。泵站沉沙池出池含沙量应综合考虑泵站扬程、泥沙粒径对水泵磨损的影响,并结合下游干、支渠挟沙力要求,通过论证后确定。灌溉沉沙池出池泥沙粒径宜控制在小于0.05mm以下,O.05mm以上粒径的泥沙沉降率可取8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