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纯涤纶织物阻燃整理探讨(I)——高温高压整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含P、Cl的阻燃剂TCEP对于纯绦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整理法阻燃整理织物,用垂直燃烧法、氧指数法、织物含P量、皂洗牢度测试阻燃效果,提出了最佳整理工艺,同时探讨了乳液稳定性问题。热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选工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3.
含磷阻燃涤纶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郝自力 《工业计量》1999,9(2):25-27
仪征化纤涤纶一厂共有3条聚酯生产线,通过增容改造使每条生产线由原设计生产能力200t/d提高到300t/d。为适应聚酯3线增容改造,满足生产和工艺管理的需要,对切片输送包装装置监控系统进行了改造。提高包重精确度,满足用户对包重计量的要求,同时达到国家...  相似文献   

5.
界面粘结的性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复合材料的破坏往往是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先破坏,因而对于增强体的表面处理是影响复合材料能否发挥最优性能的关键。涤纶帘子线(尤其高模低缩涤纶帘线)被广泛用于轿车轮胎增强体,但由于其界面的粘结强度制约了涤纶帘线的发展,有必要探索性能优良的方法来改善界面的粘结强度。在传统的RFL(间苯二酚-甲醛-胶乳)胶粘剂的基础上,用环氧树脂预浸胶来对涤纶帘线进行表面预处理,用H-test来表征粘结强度的优劣,以及模拟轮胎在运动过程中发热测定粘结强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同时用红外-拉曼光谱对胶粘剂在界面发生的反应及电子显微镜来探讨界面破坏形貌对粘结强度的影响;并且对尼龙与涤纶帘线与橡胶粘合的一些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石忠  路书勇 《安装》2000,(1):18-19,25
长丝熔体夹套管是涤纶长丝工程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从介绍涤纶长丝工程熔体套管的制作材料、安装、焊接、系统试验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阻燃聚酯研究和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我国对阻燃聚酯纤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有不少项目通过了鉴定,但由于种种原因,进行工业经生产的却很少。目前市场上唱主角的仍然是档次较低的后整理型。由北京化纤研究所研制、瑞安阻燃化工厂生产的六溴环十二烷阻燃剂,采用染色、阻燃同浴工艺,生产涤纶阻燃针织物,工艺简单,不需改造原有设备,很多厂家已采用这一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绍兴阻燃集团和北京光华染织厂均引进了英国普罗本阻燃后整理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涤纶后整理型阻燃织物。青岛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四川大学、仪征化纤研究院等单位近年来也在重点研究磷系永久性阻燃涤纶,其中青岛大学在山东、天津等地做了大量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磁控溅射技术在涤纶纺粘非织造布表面沉积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ITO纳米薄膜在纤维表面沉积的微观结构,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溅射时间、溅射功率、氧气流量、气体压力以及基底温度对ITO透明导电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沉积时间的长短、工作气体压力的大小对成膜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较高的射频溅射功率将导致纳米颗粒因团聚而增大;而氧气流量的大小则影响着颗粒结晶程度的好坏和晶粒尺寸的大小;基底温度升高则会导致颗粒产生热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配备有动态拉伸装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高吸水多孔涤纶的拉伸断裂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纤维的断裂端形态,对微孔的形态、大小和大小分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结论为,经不同碱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的纤维断裂行为是不同的,经短时间处理的纤维以局部剪切屈服为其断裂的主要形式,而长时间处理后的纤维断裂主要发生在其真实截面最小处。在同样的拉伸条件下具有圆形孔洞的纤维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银视线离子注(beam ion implantation,BⅡ)对医用涤纶(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料进行表面改性,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材料表面有效地形成了银离子注入层。细菌粘附实验结果证明,经过银离子注入的表面改性PET薄膜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vlococus epidermis,SE)的粘附有明显抑制作用,比较培养时间为24h的细菌粘附可以看出,改性后的PET表面与未改性样品相比,表皮葡萄球菌的粘附率降低了76%。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的分析结果表明,注入银离子的薄膜在水中两小时的银离子释放浓度为0.22μg/mL。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提高,且表皮葡萄球菌对改性涤纶的表面粘附自由能(△Fadh)为正值,因此不利于表皮葡萄球菌的粘附。  相似文献   

11.
燃气空调--21世纪的住宅空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国住宅空调的需求量已居世界的首位,且将不断增长。目前,中国住宅空调以电力房间空调器为主,住宅空调间断性负荷是拉大中国电力峰谷差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单一发展电力空调器将危害电力工业发展,使中国经济不堪重负。21世纪初,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大幅提高,发展住宅燃气空调对平衡城市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燃气空调应用于住宅的必要性及两个重要应用途径:户式燃气空调和楼宇冷热电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用于洁净手术室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内前置风机和后置风机两种配置方式的功能、机内风压及实际能耗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后置风机优于前置风机的结论.吸取两种配置的优点,提出了双风机结构机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适用于智能房间空调器的无线通讯模组。以STC系列单片机为模组的控制核心,可以处理对空调器的短信查询指令、短信控制指令和遥控控制指令,并能搜集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信息,及时传输;用GSM模块完成模组的短信收发功能,通过RS485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指令和数据的传送。通过移动控制设备对模组进行恶劣工况试验、极端电压试验、故障报警试验和远程操控试验,结果表明,模组达到日常使用要求,且安全、稳定、可靠,可以在空调器系统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型冷库风机动态模型的建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风机旋转气流对库内气流分布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风机及冷库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冷风机采用FAN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运行工况下的速度流场和速度矢量分布,经分析得出各参量对流场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能效比(EER)及季节能效比(SEER)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国内2009年度新增加的房间空调器的耗电量,经分析比较,指出采用SEER计算更加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特种车用高温空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温和宽温带范围等特殊工作环境空气调节的需要,研发了HLD-45B高温空调。该空调使用R22/R142b混合制冷剂,采用常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冷凝器传热面积和风量的设计较常规空调增大15%~20%。进行了焓差法性能实验和宽温区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HLD-45B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1)标准空调工况至75℃高温工况,蒸发器回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差值变化平缓,制冷量最大衰减小于15%,在宽温区空调系统运行稳定、可靠;2)75℃高温工况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分别为2.84MPa和121℃,在理想的安全范围。中高温混合制冷剂的合理使用可改善制冷系统的高温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拓宽其运行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北地区某热电厂配电室散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蒸发式冷气机进行通风降温,并与配电室常用降温方案进行能耗及经济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式冷气机降温方案全年运行能耗仅为柜式空调机降温方案的9.45%,不仅初投资较低,而且每年运行费用可以节约27.7万元。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同类型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微模块数据中心概念及发展现状,分别介绍了单柜微模块数据中心、单列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系统组成及空调方案。假设一个组级微模块样本,以列间机房空调方案的数值为基准值,按照单机柜散热量为3 kW^10 kW的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出1~10个不同模块数量时下送风机房空调方案的面积比及运行功率比。应依据不同应用场景及机柜散热量选择合理的空调机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采用6流程40扁管微通道冷凝器试制了一台6kW窗式空调样机,在标准焓差实验室提供的T1工况,T3工况和T3最大工况等三种工况下实验研究了该样机的性能,结果表明:在T1工况下与采用传统翅片铜管的样机相比,制冷量提高了4.27%约254W,输入功率减少了204W,而能效比则提高了12.32%,达到了2.28,可见,采用微通道冷凝器能够明显提高空调系统的容量,降低能耗,提高空调效率;T3工况和T3最大工况下该空调样能够保持正常运行,表明该空调样机配置合理,且满足T3类型炎热气候地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ARI210/240标准中,变速空调器季节能效比(SEER)的评估需要进行7个工况的测试。本文从这7个测试工况人手,首先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整机SEER的测试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比(EER)变化对整机SEER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优化能够大幅度提升整机的SEER值。该研究对于北美变速空调器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