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发动机正时链条试验后的滚子、套筒及销轴的显微硬度试验及表面磨损形貌SEM的失效分析,并对破碎的滚子断口及滚子表面的微裂纹进行了形貌诊断。结果表明:正时链条在工作中滚子的断裂及疲劳剥落、套筒内的疲劳点蚀和氧化磨损、销轴的氧化及微动磨损是正时链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系统中的链条出现的氧化点蚀、犁沟磨损及疲劳磨损等特征是系统中磨损的主要机制;链条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纵向划痕及滚子边缘部位台阶处的应力集中是影响链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配气正时机构的噪声是发动机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通过发动机缸盖反拖系统试验台,进行了润滑油温度、润滑油压力、曲轴转速等在不同交叉组合条件下的噪声特性测试,提出了获取正时传动噪声特性的新的试验手段和方法,试验过程专注于正时传动链条以及凸轮轴的机械噪声,与其他形式的链传动噪声试验相比,更加接近于正时链系统实际运行的工况。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张紧器油压和润滑油温度能够有效降低正时传动系统整体噪声水平,对正时传动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一个惰轴链轮将链条的松边分为两段,并分别采用两个张紧臂组件和两个张紧器对链条的松边进行张紧,从而减小了张紧器柱塞的工作行程,使系统结构紧凑。进行了正时链条的选择计算及其静强度验算,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采用该方法设计的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平顺性能和耐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开发流程及正时链条工作张力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正时链系统在总体布局设计时正时链条、导轨及张紧器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技术要点,同时对设计后的正时链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优化系统各零部件的结构及受力状态,达到较佳的传动效果,以满足发动机对\"高性能\"、\"低噪声\"的要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实用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叶斌  邢建恒 《机械传动》2012,36(1):32-34
提出了正时系统设计时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给出了正时链条的伸长量与活动导板转角变化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张紧器柱塞行程与安装位置的计算、活动导板轮廓及安装位置的优化设计等正时链系统总体优化设计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正时套筒链道路试验及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道路试验研究,分析了汽车正时套筒链的磨损机制及销轴和套筒的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压力喷油润滑条件下汽车正时套筒链的磨损机制是以疲劳磨损为主,并伴有磨粒磨损;摩擦热导致位错密度下降是销轴和套筒摩擦表面循环软化的主要原因;随着道路试验里程的增加,由于微动磨损的不断加剧,其销轴与外链板孔、套筒与内链板孔的联结牢固度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甲醇发动机正时链条磨损伸长的问题频发,本研究采用动态测试、耐磨试验和浸泡试验的方法,旨在找到甲醇发动机正时链条磨损伸长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动态测试结果显示,甲醇发动机正时链条的受力与同排量汽油发动机正时链条受力没有明显差异,不是导致链条磨损伸长的主要原因。耐磨试验和浸泡试验结果显示,甲醇不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甲酸和未燃甲醇降低机油粘度,导致销轴和套筒之间不能建立足够厚度的润滑油膜,且甲酸会腐蚀加剧销轴和套筒之间摩擦副的磨损,是正时链条磨损伸长的主要原因。在销轴表面处理过程中,采用NH4I作为催化剂和渗剂中添加SiO2的方法能改善销轴表面粗糙度和抗腐蚀性能,提升销轴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时链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够保证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的传动系统。本文对汽车发动机的正时链系统进行探究,首先是对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的运行工况和失效形式进行介绍,再接着是对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相关开发流程进行简单的描述,最后从三个方面对汽车发动机中正时链系统设计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链条的微动磨损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链条进行高速磨损试验和道路行驶试验,研究了汽车发动机链条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后链条的套筒与内链板以及销轴与外链板之间的压出力和扭矩均有所下降,这就说明了微动磨损现象的存在。通过对磨斑形貌的分析,探讨了其磨损机制,表明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是主要磨损机制。对汽车发动机链条微动损伤防护方法进行了探讨,表明通过对链板孔采用挤孔工艺,增加套筒与内链板,销轴与外链板的过盈配合量以及改进链板、销轴和套筒的表面处理工艺来提高其疲劳强度,可增加抗微动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硼酸的纳米摩擦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马向东 《润滑与密封》1999,(3):29-30,39
本文以原子力显微镜为工具,对不同湿度环境下氧化硼表面上形成的硼酸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其纳米摩擦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金玉谟  付振明 《机械传动》2012,36(1):6-7,22
阐述了正时链系统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特点,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的分类及其服役工况,预测了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了国内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研发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展望了全面实现我国汽车链传动国产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对LJ465QR1E系列汽油机进行了正时轮系的校棱计算,得出了发动机正时轮系的优化结果,为发动机的平穗高效运行提供保证,并为今后的正时机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一台单缸150柴油机性能方案计算优化的过程中,应用性能分析软件AVLBOOST建立了柴油机模型,在模型校准的基础上,针对该机排气门开启角较大这一状况,以满足功率、燃油消耗率等指标要求为目标,以气缸最高燃烧压力、排气温度为约束条件,对排气正时等进行了改进,为进一步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克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文章分析了本田VTEC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研制了一种组合式正时凸轮轴.可以灵活改变凸轮外轮廓(即凸轮曲线)的长度,改变气门的开起时间和气门处于最大开口的持续时间,可以改善发动机的配气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定时配气机构。对其工作原理与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其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并绘制了传动和调节的机构运动简图和算出了机构的自由度。建立了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并用反转法绘制了摆动输出凸轮的轮廓曲线。研究表明,机构的关键技术是根据发动机的需要来确定最佳的杆长参数及理想的输出凸轮轮廓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