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博格达晚古生代铜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以该地区开展的1:5万甘河子区调项目为依托,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地物化综合剖面及探槽工程,对东台子铜矿化点特征进行了研究.该铜矿点1:5万化探显示有Hs-18乙3类异常,异常元素组合为Au-Ag-Zn-Pb,具三级浓度分带,主成矿元素为Au、Ag,元素套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林西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的深入研究,应用综合物化探技术,根据区域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大井南矿带和北矿带的戚矿规律,系统地研究了物性参数及区域重力场和磁场的分布规律,总结了激电测深曲线类型和钻孔原生晕的空间分布,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内蒙林西大井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乔端钨金多金属矿位于瓦穴子—乔端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南侧,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但和相邻的栾川大型、超大型钨钼矿区相比,本区钨矿找矿工作至今未获突破.为此,通过土壤次生晕、岩石原生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等物化探方法,结合矿区遥感地质解译、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预测工作区存在斑岩型钨矿.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是今...  相似文献   

4.
Lukuni铜钴矿产于著名的中非铜矿成矿带,在区域上位于卢菲利弧形构造带外部褶皱推覆带中,区内地层以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罗安群、孔德龙古群和恩古巴群地层为主。矿区地层呈复式褶皱形态产出,受推覆构造作用影响和后期断裂构造破坏,背斜核部南侧矿体被分割为3条,背斜北部1条矿体。矿体主要产于背斜核部南侧,主要赋存于罗安群矿山组(R2)白云岩为主的岩系中,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区内矿体以氧化和原生矿体为主,地表浅部为次生氧化富集型,深部原生矿体为层控型。该矿床类型为受地层、断裂、褶皱改造控制的层控型矿床。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北东方向、矿区南部区域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对江西银峰尖金矿床的区域物化探成果进行整理、研究,运用物化探资料循序渐进地揭示出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银峰尖火山岩型金矿的发现,不仅为在江西找寻类似金矿指明了方向,也为江西乃至全国在对重点成矿(区)带和已知矿床周深部"二轮找矿"勘查评价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彩虹铜矿区地球化学异常找矿靶区中运用激电方法进一步缩小靶区,同时用瞬变电磁法评价激电异常的深部构造地质特征,运用地质—物化探—工程查证有机结合的勘探方法组合,发挥不同信息的印证补充作用,可扩大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刚果(金)是全球第一大钴资源国和生产国,非洲第一大铜资源国和生产国,其金刚石、钽铌、金以及油气等资源潜力巨大。本文在分析刚果(金)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及地缘政治等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对刚果(金)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认为刚果(金)矿业投资机遇大于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在刚果(金)矿业投资策略,投资者应充分利用刚果(金)矿产资源丰富、市场准入门槛低及地理区位与市场辐射广等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向西延伸机遇,开展多元化投资,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同时密切关注政治局势,做好风险评估和成本预算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23(5):738-738
[本刊讯]为推进物化探新技术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交流在深部找矿中取得的成果,湖北省地矿局于十月22日在武汉召开物化探新技术方法深部找矿研讨会。该局地调院、鄂东南队、二队、四队、鄂西北所、鄂东北队、宜昌队、科研所、实验所、环境总站、地建工程院等单位总工程师、综合研究负责人、主要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的中家山一带,为中型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由不同走向的构造控制,以近东西向的构造对成矿最为有利。且矿体厚度不大,延深大。铅锌品位较高,并伴有金属金银。由于该矿区基岩出露较少,地质构造复杂,给找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采用地质物探相结合找矿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表土覆盖下的找矿问题,为该地区的找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获各琦铜多金属矿基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属于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Sedex)矿床,后期经热液改造.矿床铜矿石品位变化较均匀,但受到断层构造的影响使得矿体发生错断和品位富集的现象.通过分析矿石品位空间分布特征、断层构造特征、褶皱构造特征,推测了矿床找矿方向,对获各琦铜多金属矿深部及边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仕锐  杨朝云 《中国矿业》2021,30(S1):222-228
海南岛陵水县南平农场银金矿的发现为海南岛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东段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有望提供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开发的后备资源基地,从而拉动该区多金属矿的商业性勘查开发。本文在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对矿区的物化探特征、异常进行分析查证,评价找矿前景。研究表明:矿区中高温热液元素组合为特征的土壤化探异常明显,化探异常和激电中梯低(中)阻高极化异常带位置吻合较好,异常与深部矿化体有密切关系,成矿作用和早白垩世燕山期岩浆岩相关,成因类型为热液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3.
青海泥巴山一带地处东昆南断裂以南的华南板块鲸鱼湖—阿尼玛卿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缝合带。分析了青海泥巴山一带Sb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富集特征,讨论了元素组合特点及相关性。对比分析了1∶5万水系沉积物Sb异常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Sb异常,认为Sb异常重现性好,且伴生有Au、Cu、Pb、Zn等元素组合,呈现水平分带现象,具有层控型Sb矿异常特点。结合区内化探成果,进行了异常工程验证,发现锑矿体1条(Sb品位为0.48%~5.97%,平均3.23%)、金矿体1条(Au品位为1.2 g/t)。研究表明:(1)昌马河组浊积岩为金锑矿的成矿母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和热液提供了良好的上升通道,从而严格控制着区内金锑矿(化)体的分布;(2)在该区采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观察→槽探工程揭露的找矿方法效果较明显,1∶1万土壤测量Sb异常大于20×10-6的地段均有可能发现锑矿(化)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出了A、B、C 3个找矿靶区,并在A靶区经探槽揭露发现了锑金矿(化)体,显示出该靶区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4.
云南羊拉铜矿床为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内最为典型的铜矿床,其矿体明显受构造控制,研究深部中段的构造特征、总结构造控矿规律成为找矿预测的有效手段。以羊拉矿床的3 175m中段为研究对象,对其构造(断层、节理)进行了详细调查、描述。结果表明:羊拉矿床经历了近南北向构造带→早北东向构造带→晚北东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的四期构造运动,分别对应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而成矿构造为印支期早北东向构造带。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和构造控岩控矿规律,提出了三个找矿预测靶区:28#勘探线北西侧、10#勘探线西侧、11#勘探线西侧。  相似文献   

15.
玉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水矿床为一以富铜为主的特富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壶天群灰岩与忠信组石英砂岩的接触界面上,矿体厚度大,品位高,矿物成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具水平、垂直分带现象。其成因为海底的热液沉积矿床。根据-208中段F11断层对矿体的错动关系及相邻矿体的产状、形态及层控特征,提出-208 m中段东部可作为新的找矿地段,预计可获铅锌矿石量50 000~80 000 t。  相似文献   

16.
拿若铜矿是较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该矿床成矿母岩为花岗闪长斑岩,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及蚀变长石石英砂岩中,大部分铜矿体由蚀变长石石英砂岩组成。该铜矿床中含有大量隐爆角砾岩,角砾为蚀变长石石英砂岩和少量岩体。拿若矿床发生过大量岩浆热液作用,岩浆岩主要以岩株和岩脉的形式产出,具有有力的成矿条件。主要的控矿因素有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矿区内的找矿标志较为显著,例如岩石、化探和围岩蚀变等。  相似文献   

17.
包尕斯达坂铜矿床位于阿吾拉勒山西段,是尼勒克铜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为裂谷环境中火山热液充填形成的脉状矿床,不排除沉积过程中铜的初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多不杂—波龙矿集区位于金沙江缝合带和怒江缝合带之间,缝合带内已发现了多个成带状分布的金、铜、铬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详细分析多不杂—波龙矿集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特征的基础上,以该矿集区内的多不杂铜矿为例,详细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构建了包含岩浆岩特征、控矿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地层岩石类型、物化遥异常特征以及表生矿物组构的找矿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经工程验证发现在多不杂—波龙集矿区的尕尔勤铜矿区内存在一个长10 km、宽3 km的巨型蚀变体,经ZK1901钻孔深部验证,当钻孔穿越300~400m厚的黄铁矿+硅化带后,逐渐出现了铜矿化体,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铜矿化更趋明显;在该集矿区NW侧存在规模较小的铜矿床,SE侧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黄铁矿,前者形成于距晓坑火山2.5 km处,沿NW走向的断裂破碎带区域内,晓坑火山机构SE侧2.5 km范围内的主含矿断裂为该矿集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区域。上述分析对于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铜矿及其他多金属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拿若铜矿是较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拿若矿床在近两年开始进行商业性勘查之后,矿床资源量有了突破性增长,但是深部找矿潜力问题还需要解决。笔者对矿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科研编录,对矿床有了更详尽的认识。因此,在钻孔岩芯基本元素分析数据和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对矿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隐爆角砾岩筒和岩体发育的ZK0001孔附近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p-XRF)等方法对紫金山铜金矿床的铜矿体中As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As元素主要赋存于含As的铜矿物,且与其他铜矿物共生,极少以单独相产出;少量As元素以类质同象赋存于蓝辉铜矿、铜蓝、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中;As元素在选矿过程中难以单独选别,造成铜精矿中As含量普遍超标。为了降低铜精矿中As元素含量,采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钻孔副样进行分析,建立As/Cu比值的三维模型,划分矿石类型,进行科学配矿,有效减少浮选精矿中的As元素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山的配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