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史"教育是整个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在实现其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同时,完善资源保障机制,打造合力共管机制,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破解当前高校全方位协同育人合力不足、全过程育人衔接不畅和全员育人动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搭建全方位协同育人共同体、建构全员育人导师机制、打造党建引领全过程育人生态链的"体-制-链"育人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责任,对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可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需在创新育人机制、构建育人平台和拓宽育人阵地三个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校工科各专业必修的核心课,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绘图技能技巧,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做事与做人.为了实现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课程团队通过6个关键环节的把握落实,进行了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凸显课程本身如何进行育人过程,实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进行创新。"艺术+思政"协同育人具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渗透性、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目的一致性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艺术+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高校可通过对课程协同、载体协同、育人主体协同和育人环境协同达成"艺术+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分析理工类课程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福建开放大学理工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特色举措为依据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在构建新时期"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需要推动三类课程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党史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将党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有之义。在深入分析党史文化融入高校“概论”课程可行逻辑的基础上,从用好党史红色资源、推动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调动教师学史主动性等方面提出创新性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使线上教学不走过场、不注水,内容与形式并重,对广大学生始终保有吸引力和育人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革新、教师角色转换和创新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多管齐下地推进高校思政课深层变革,使线上教学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本文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调研,总结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现状及影响"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制度等维度赋能.尽管"课程思政"正在积极推进,但仍存在不少障碍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又”的基本用法是表累加,累加的前后项不一定有时间顺序,语义指向后项;“又”对谓语中心的选择较宽;由于“又”同时关联前后两项,因此有关联功能,在多项状语中位置靠前.“复”只表示相同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单次重复,重复的内容在时间上有先后,语义指向其后整个谓词性结构;“复”对谓语中心的选择严格;“复”是对整个VP的重复,故要求紧靠VP,在多项状语中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12.
口译同笔译相比,即席性强,压力大,独立性强,综合性强,知识面宽.口译过程涉及听力、记忆和口头表达;口译是需要当场、即时完成的,译员通常听到的是不再重复的话语,在正解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一般情况下,译员不大可能在现场求助于他人、查阅词典或其他资料,译者不可避免地会"照本宣科"或出现"译文的信息冗余".首先介绍了口译传播中的"熵"与"原语效应", 然后总结了相应的口译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今盛行的欧式装修风格发表一些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倡现代的住宅装修设计,应结合传统建筑文化观念,融入更多的自然因素。在设计时应强调轻松、简洁、独特等自然休闲的装修风格,强调"闲"与"趣"。并通过一些实际事例,介绍设计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内部“学”、“术”的特殊矛盾,以“学”代“术”是这一矛盾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一矛盾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提出高职教育中“学”、“术”矛盾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做”与“作”二字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混淆现象,举出部分字典、词典中“做”与“作”二字的释义,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造成二字混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混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勃兴成就了网络文学,网络的自由开放,使之欲将成为未来文化的引领者,同时也导致其不断转向"数字化生存"的境况。"超文本"技术的广泛运用,令原有的文本形态发生"格式化"般的裂变,挣脱了原有秩序和内在规则的束缚,由此扩大了文学的多元共享空间;同时,网络文学的积弊也随之显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园冶》中的名言"巧于因借"进行浅析,从而得到对未来居住环境的选址和建造工作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甜"和"sweet"在英汉语中词源、语义的辨析,加深对两词的理解程度,澄清两词在翻译时存在的问题,为两词的互译奠定一定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园冶》中的名言"巧于因借"进行浅析,从而得到对未来居住环境的选址和建造工作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心理.文章着重探究"黑暗"和"花"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