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lanning》2016,(6)
图形符号元素在中国的建筑中应用极其广泛,建筑的形式美离不开图形符号的表现。本文通过阅读童寯先生设计的南京外交部大楼,认为童寯先生将民族图形符号以元素的形式大量的运用在建筑中,赋予了建筑另一种美学意义,再与西方的建筑符号进行比较,突出了中国建筑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阳毅  徐菁 《山西建筑》2007,33(7):200-201
基于对童寯先生早期文献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童寯先生在其中的重大贡献,从而完成对童寯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童寯先生早期文献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童寯先生在其中的重大贡献,从而完成对童寯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梁思成 《建筑创作》2006,(4):150-151
梁思成先生于1937年写给童寯先生的这封信是童寯之孙童明及杨永生先生近年在编辑《童寯文集》时在童老的遗物中发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建筑教育     
《建筑学报》2021,(9):114-115
梁思成先生一手创办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建筑系,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1928年梁思成学成归国,即赴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任系主任,他一生的教育事业由此发轫.在东北大学期间,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同窗陈植、童寯等共同执教,开创性地将西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布扎"(Beaux-Arts)建筑体系移植到中国.梁思成在1932年7月写给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的祝辞,向学子们充分阐明了他对建筑师这一职业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评析童寯的学院派受教背景,其满族遗民的成长经历,中国本土现代式建筑的实践经验,及其学院派、现代主义取向兼得的施教思想,初步得出结论:"沙坪坝时代"童寯的建筑设计教育,延续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早期中央大学建筑教育理念,并与同期上海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交相辉映。他们在学院派主导的建筑教育格局中,开拓了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先河。  相似文献   

7.
甘琳欣 《中外建筑》2014,(11):66-68
童寯先生不遗余力的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遗产达半世纪之久,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曾著《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等多部著作,对中国园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放在世界各国园林的大环境中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就以这些著作中童寯先生的观点为基础,探讨中外园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7,(3):37-42
以童寯在1933—1939年间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设计的四所园区规划为对象,通过对四所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单体的平面及立面进行分析,探讨童寯在工业建筑中对于平面布局方式、立面构图元素和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法。研究表明:童寯在重视工业建筑功能合理性的同时,活用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充分尊重场地的地形、气候、既有建筑等地域环境,体现出强调建筑功能性与地域性的设计倾向。  相似文献   

9.
将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的建筑设计置于中国文人建筑传统现代复兴与发展的语境考察,这一复兴与发展的轨迹以童寯、刘敦桢、郭黛姮、张锦秋、汉宝德、冯纪忠、贝聿铭以及王澍为代表,而王是将它发扬光大并在建筑学的多个方面贡献于世界现代建筑的最突出的一位代表。这一方面因为其探索规模更大、类型更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中国文人建筑空间与时间传统的发掘。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适性空间和现在时态时间,王澍注意表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象,他的建筑空间设计体现出对文人园林与绘画的理解;而将旧有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则创造出一种现在完成时态的时间体验,这也是中国文人艺术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15,(1)
童寯与刘敦桢均为中国园林研究的先驱,二人园林研究的一致性为人熟知,但差异性尚未得到细致认识。通过对童寯代表作《江南园林志》与刘敦桢代表作《苏州古典园林》各自特点的研究,可以得出二者间的深刻差异:童寯的园林研究主要是浸润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的传统文人的方式,而刘敦桢的园林研究完全是深受到西方学术影响之下的现代学者的方式;二者的差异有着外在的时代影响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待传统以及园林的不同观念。对这种差异的理解,对于今天如何看待中国园林、并开展对其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西传统建筑结构的宏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武生 《华中建筑》2002,20(2):88-91,103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代表,而西方传统建筑以石构力代表。中国传统的木构体系由于耐久性、防火性不好而使流传至今的传统建筑不多,而西方传统建筑则不同,建筑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建筑之不能持久深恶之,并为中国传统建筑不能砖石化深感遗憾。然而,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建筑与西方同期建筑相比是相当先进的,其优点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建筑上面完全不必厚西薄中。而对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视角下的分析,亦有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12.
王鲁民 《新建筑》2006,(5):54-58
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本体的吸纳西方建筑技术、纹样和造型特征的途径;一种是基于西方建筑观念,以西方建筑为本体的吸纳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的途径。这两种途径,从文化学立场看,均显示出中国传统的把建筑视为塑造人们起居格局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工具的观念具有深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张磊  黄欣 《华中建筑》2014,(11):24-27
以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建筑"观念的形成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立场的"空间"理论分析、直线进化时间观、杰弗逊"第三世界批评"三种理论为研究框架,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独特逻辑。认为"传统"遭遇了西方"他者"文化的碰撞,价值系统发生转型是中国现代建筑对待"传统"问题发生价值转移的重要?因。"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峙及赶超关系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4.
承传与交融——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璇 《新建筑》2009,(6):73-76
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激发了民族意识,奠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论基础;西方社会制度的传入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性、政府性和工程机构的建立;西方学术教育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了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的发展以及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汤里平 《华中建筑》2006,24(10):43-46
通过对中国自成体系的传统建筑审美观和受西方影响的现代中国建筑审美观的分析与比较,从美学发展的理论梳理出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内在逻辑。回顾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历程,从审美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国建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1993年以来有关外廊式建筑研究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这类建筑分为中国传统的廊式建筑、洋式廊屋及外廊式合院民居三大类,并综述其分布的特点、原因及社会意义。外廊式建筑的研究由商埠扩展到偏远地区,从立面特征深入到探讨内部的空间组织及生活方式。本文分析“外廊式”建筑研究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科发展的关联,指出从外廊式建筑在中国的分布及其特征也反映了“近代化”在中国各地区的不同发展方式和历程。  相似文献   

17.
杨涛  ;滕军红 《新建筑》2014,(4):94-96
1840年以来,中国建筑受西方Archjteeiure的影响颇深,既未彻底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问题,又缺失对西方Architecture观念的甄别与质疑。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要在现代中国探索出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既不是传统,也不是Architecture,更不是两者的“混搭”。在传统与西方道路上走不通的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恰恰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探索该“破题”了,“中国现代建筑”该“破土而出”了。  相似文献   

18.
曾经的胡同文化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式住宅令国人难以忘怀,将现代设计理念融汇传统风韵,是民众多年来内心深处所真正寻觅的居住感受。然而,这种传统居住空间的创新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传统符号重现,而更在于从中汲取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灵魂及象征精神;同时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简约设计手法,创造出符合当代居住生活方式的新中式住宅。作为首都,北京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建筑设计上更应追求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该文以位于北京望京地区著名京茂府住宅设计为对象。研究“传统中轴线布局——院落式围合——新中式建筑风格”的整体设计方式,探索当代富于中国特色,本土、本真的新中式风格住宅创作。  相似文献   

19.
王立明  于莉 《华中建筑》2008,26(12):220-223
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艺术特征。该文使用图示语言分析开平碉楼屋顶的形式与风格特征,探讨开平碉楼建筑所蕴涵的中西交融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浙江是受西方近代建筑影响较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该地域传统的营建特征与技术工艺。目前,浙江中西建筑的实物与文献的可依存度较高,但是仍有必要在营造样式与艺术倾向上进行梳理。本文基于浙江近代建筑风格的比较实证,论述其对浙江近代中西交融样式的承载特征,讨论其形制格局的演进与建筑细部的更替,进而提出西方营建形式对浙江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