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建筑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根据这样的任务,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重新思考了建筑学的理念,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2.
王骏阳 《建筑师》2014,(1):6-12
建筑理论是建筑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笔者自2007年以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持硕士研究生课程《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及正在主编的《理论、历史、批评:建筑学论文读本》的具体工作为线索,对建筑理论的性质以及当今中国建筑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保罗·马可尼(Paolo Marconi)在《修复与建筑师:两个世纪论辩中的理论和实践》中阐述了意大利在建筑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众多思路中的一种。这本完成于1993年的著作反对"纯保护"的观念,提倡带着"设计"的观点处理建筑和城市遗产。它将一种设计的理论应用于既有建筑修复,依据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再利用传统。25年后的今天,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年轻文化的基于功能主义的"适应性再利用"观念盛行,但对于建筑师而言,在人造物自身的历史内寻找设计解决方案,似乎更有意义。在中国的语境中,记忆、真实性、历史遗产等观念与欧洲并不完全相同,意大利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建筑、景观以及城市设计等方面,或许都会找到新的探索和发展领域。本文也就此提出了一项下个十年内可能在中国与意大利之间逐步展开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4.
建筑类学科作为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而常用常新的重要工程学科,由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物理和更加广义的学科交叉方向共同构成。本文从未来中国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出发,系统整理和收集了近十年的中外权威学术期刊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数据集,探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建筑物理学科的关键研究领域及其演进脉络,进而建构了学科发展地貌图,对建筑类学科的“学科高地”“学科热点”“学科前沿”“学科洼地”“学科边缘”作出研判。基于建筑类学科的内核式交叉、外延式创新等发展趋势,探讨了建筑类学科的几大热点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同济报道     
《时代建筑》2009,(4):137-137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二级学科初具雏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增设“历史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二级学科暨硕士、博士点,并设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历史景观保护理论与方法、历史保护设计理论与方法、历史保护技术及其理论4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鹏 《建筑师》2023,(2):48-55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在价值评估和实际施工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导致在保护过程中遗产价值有所流失,建筑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亦往往为项目团队带来诸多困惑。欧美国家应用较广的操作指南性文件—“保护管理规划”,为不同背景的利益各方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以便在此基础上谋求共识。本文通过伊姆斯住宅、罗比住宅和耶鲁英国艺术中心等保护案例,介绍了保护管理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并比较研究伊姆斯住宅和乾隆花园两个项目保护规划之异同,冀望借助他山之石以启发相关案例的探索研究,促进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文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乔景顺  刘华伟 《安徽建筑》2012,19(6):21-23,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对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思想,并从旧工业建筑自身特征,以及城市更新、生态节能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的根本原因和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功能置换"、"新旧建筑融合"、"内部空间整合"和"低能耗改造"等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期对旧工业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安徽建筑》2020,(1):226-229
在地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大背景下,建筑技术已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要理论。为探索建筑技术理论在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嵌入,南京工程学院进行了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两类理论的"嵌入式"教学模式改革,将技术理念贯穿到整个建筑学专业培养中。通过构建平台和设计教学中多学科互动,利用时空的理论学习、移动课堂(素描写生、认知实习和测绘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嵌入式"教学途径实现建筑技术在设计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融合重构,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发挥学生、教师、课堂和课外实践平台的有效性,促进各教学载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建筑学教学效率与质量,实现建筑学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其他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潘卫涛 《城市建筑》2014,(11):275-275
文章梳理了1949年之后建筑学领域对西汉长安建筑的研究,对建筑复原、历史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希望为建筑学界研究此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要在存量建筑适应性改造实践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该文以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核心保护范围内的非保护性存量建筑群(“双非”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理论和实践,调查“双非”建筑在名城保护背景下的发展和更新现状。针对其多元适应性特征,重点分析了苏州地区的典型案例。研究梳理了增建扩建、整体拆改、功能重置、结构修缮、装修翻新等五类再利用模式,提出具体的多元适应性改造目标、原则和策略,为今后“双非”建筑的活化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曾立 《华中建筑》2009,27(12):200-202
在当前建筑大发展时期,社会对建筑精神需求愈来愈高。如何进行建筑情感的营造?该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教学,从建筑空间和建筑表情两方面阐述建筑情感的营造理念。  相似文献   

12.
冯江 《城市建筑》2011,(3):40-42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求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结合学术研究和建筑史教学的教育方法、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精耕细作之道和在建筑教育管理中倡导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专题"天津滨海新区京海石化运销厂储油罐再利用设计"。包括课程介绍、课程亮点、作业解析及教学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苏夏 《工业建筑》2012,42(12):5-8
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再利用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几乎从这类建筑建成之日起就伴随着其最初使用目的的不断改变。但这种不断改变使用目的的再利用行为实际上还是一种在其本身使用功能范围内的变动,而真正意义上的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则是近50年左右的事情。在这方面,西欧各国毫无疑问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以英国旧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经验为重点,辅以德、法等国在这方面的成果案例,就西欧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方面的宝贵经验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现阶段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几位同济建筑系前辈建筑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历史回顾,呈现同济早期现代建筑教育探索的多种途径、思想渊源及实践特征,以进一步认识这一建筑教育机构寻求现代建筑教育之路的独特贡献。同时也希望,这一回顾能有助于为20世纪中国建筑学成长的西方影响和自身发展轨迹提供更多的历史性思考。在庆祝同济建筑系成立60周年之际,本文谨以对部分历史人物的追忆,向开创同济建筑教育之路的所有前辈们致敬。  相似文献   

16.
适应性再利用,即改造既存建筑以使其能够延续过去的功能或适应新的功能,已成为一门涉及建筑学和保 护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当今欧洲建筑界最重要的实践方法之一,向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欧洲遗产保护界,也逐 渐将其关注点从标准严格的保护修缮转向再利用和(适度的)适应性改造。本文从历史角度对适应性再利用这一 现象进行定位并介绍当代欧洲的相关政策;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描述了佛兰德斯地区目前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活动; 展望了适应性再利用这门学科的未来,以及其他文化现象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群体设计中,针对二者功能和空间上的不同需要,设计者从群体建筑的构成原则出发,重在体现法学院的内在逻辑性和建筑系馆空间的流动性;同时使用湘江砂石,运用水刷石工艺,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性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8.
吴蔚 《南方建筑》2015,(2):62-67
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争论。首先,谁是教授这类课程的最佳人选——建筑师还是工程师?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偏重于专业技术理论还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实践知识?最后,如何将建筑技术理论与建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所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论文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希望以此促进我国建筑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建筑声学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培生  路晓东  王季卿 《华中建筑》2008,26(10):237-240
该文通过分析建筑学在各工科类专业中比较特殊,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是主线,学生的艺术修养、创作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占着相当重要地位,学生对此的兴趣最大,投入多,但不免带来一些忽视建筑技术知识的倾向,如果这些建筑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得不合适,更会影响教学效果。对这一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建筑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加强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