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提高区域滑坡灾害事前防治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以江西省寻乌县为研究对象,以县域内716处历史滑坡点为研究基础,选取海拔高度、地形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滑坡灾害点总样本中随机选择80%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建模分析,并随机选取等量未发生滑坡的样本,共同组成因变量样本集,分别采用信息量、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信息量、逻辑回归确定性系数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分区。利用剩余20%滑坡样本,分别采用频率比法、Sridevi Jadi经验概率法和ROC曲线法检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并讨论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四种模型中,随着滑坡易发性等级的增高,其频率比值显著增大,其中低、中易发区频率比值均<1,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均>3,均可以有效评价寻乌县滑坡易发性;精度检验分析结果中逻辑回归信息量模型的AUC值最大,为0.854,其适用性和精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模型;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各乡镇河流的沿岸、靠近主干道相对集中的区域。其评价结果可以为县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滑坡灾害易发性研究在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滑坡灾害发育较多的三峡库区万州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基于指标因素状态分级和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高程、坡度、坡向等10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以128个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在深入分析和讨论当下机器学习模型在小范围区域易发性评价的不足与局限后,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达重构误差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通过重构误差来衡量某一像元与滑坡特征模式的相似程度,借此进行滑坡易发性的评价,并采取快速聚类法对所得到的易发性结果进行分级。再从统计分析、ROC曲线、制图结果等方面对该模型同常用的信息量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稀疏表达重构误差模型的AUC高达0.834 3,OA和Kappa系数为78.1%和0.562,均优于信息量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稳定性较好,制图结果与实际更为吻合,具有良好的滑坡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省丹凤县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质资料与野外调查获取区域基础地质信息,借助ArcGIS技术手段提取地质信息,建立信息量模型揭示地质信息与滑坡发生概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丹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区内滑坡划分为历史滑坡与滑坡隐患,建立各自的滑坡属性数据库;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对历史滑坡影响因素进行遴选,建立研究区滑坡评价因子指标分级体系;以历史滑坡数据为基础,建立信息量模型,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区划图,并采用滑坡隐患数据检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对丹凤县滑坡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磨刀溪流域为长江上游支流流域,流域内地质灾害以中—小型规模的滑坡和崩塌为主(合计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9.0%),在地质灾害频发的三峡地区具有代表性。为查明磨刀溪流域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特征,选取坡度、坡向、高程、斜坡结构、一级水系、其他水系、地层、构造、县乡公路、省道与国道10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法分别开展滑坡、崩塌的易发性评价;然后采用叠加计算矩阵,综合计算得出磨刀溪流域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结果。研究表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控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磨刀溪流域可分为地质灾害高、中、低、不易发区4类分区,面积分别为416.80、892.16、829.07、966.60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43%、28.74%、26.70%、31.13%。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沿主要水系分布,表明水系分布是流域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反映横山桥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灾害易发程度,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野外地质调查等工作,选取坡度、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植被覆盖度、断层距离、灾点密度作为评价因子,在ArcGIS平台下采用AHP-信息量法对横山桥镇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将横山桥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评价结果客观有效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能够为横山桥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做到各地区地质灾害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宜按行政单元的级别划分不同层次的地质灾害易发单元,冠以不同级别的名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必须同时注重灾害现状和形成条件两类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对青阳县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选取地形地貌(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质环境(工程岩组、断层缓冲)、人类活动(道路缓冲)5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5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应用ArcGIS平台将5类信息量评价图层与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获取易发性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对易发性指数进行重分类,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4类,为地质灾害风险和防治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9.
以鄂州市西雷山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差、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类型、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等6个因子,采用基于GIS信息量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最终分析结果在Arc GIS中成图显示,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效率,对今后开展类似的区域性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飞  邓良  陈俊  江玉杰 《地矿测绘》2023,(3):1-6+22
为提高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精度,在加权信息量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遗传算法对权重进行分析,从灾害因子的等级划分和权重确定两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理论体系。并以定远县为研究区,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选取10个指标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论证。结果表明,将定远县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易发区,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82.6%、8.7%、5.1%、3.1%、0.5%,易发性评价分区结果与研究区野外踏勘实际情况相近。定远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地层岩性较软弱,高程相对较高,坡度差相对较大的地区。通过接收灵敏度曲线检验结果为97.6%,说明模型评价精度高,分区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1.
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体系的现状,提出经济预评价、安全评价、共采效果3部分建立煤与瓦斯共采评价系统,并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煤与瓦斯共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模糊层次法(FAHP)与层次分析法(AHP)组合赋权,将专家的主观经验与目标区指标客观反映相结合,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沙曲矿煤与瓦斯共采进行综合评价。在共采系统各部分的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函数量化煤炭开采与瓦斯抽采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沙曲矿24207工作面煤炭开采子系统和瓦斯抽采子系统初级协调有序,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 theory of landslide model testing and applicatio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s, the similarity ratio of similar material parameters, component of similar material and the boundary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2D earth landslide model test were derived and stated by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A model test of the Qianjiangping landslide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eveal a two-step trigger mechanism of coexistence between retrogressive landslide and thrust load caused land-slide.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尾矿库安全检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尾矿库事故的频发主要是安全检查方面失效的原因,因此需要对尾矿库安全检查状况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用于安全检查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随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加权平均原则进行结果分析。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评价过程有助于尾矿库的分级监督检查管理,达到防止尾矿库事故发生的目的。因此对尾矿库安全检查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围岩稳定性对于矿山巷道的安全至关重要,为提高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和减少评价过程中的繁琐操作,提出因子分析与邻近算法耦合,建立因子分析-邻近算法模型(FA-KNN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对围岩稳定性的评价中。选取影响围岩稳定性的6个指标,因子分析对原始变量处理可得到3个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再利用邻近算法对3个公共因子指标计算得到各个测试样本的类别。该模型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围岩等级进行判别,其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准确率为100%,而KNN模型、BP神经网络、PCA-RF模型的评价准确率分别为50%、70%、90%,FA-KNN模型相较于其它模型有更好的预测评价效果。研究表明:因子分析-邻近算法模型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对围岩稳定性的评价判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1nSAR)应用于地面形变监测已经成为地质灾害研究热点。文中分析了InSAR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监测中GPS与InSAR的结合能够同时提高监测在空间域与时间域的分辨率;叙述了GPS与InSAR结合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说明利用干涉雷达结合GPS技术对滑坡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和密切值法,对神东矿区的大气环境、地表水、声环境及地面下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进行了风险指数和密切值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符合,其模型可行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条采控制开采方案在露天煤矿滑坡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煤矿边坡滑坡治理与煤炭开采相互制约问题,在边坡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类似的边坡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经济指标,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从而能够更直观、更合理地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相似文献   

19.
周志华  林维芳  徐标 《中国矿业》2012,21(1):119-121,124
本文以ArcGIS为平台,利用信息量模型,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沟谷密度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718个滑坡样本点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沿河谷两岸、山脉和平地接合的坡脚部位,地表破碎程度较高,沟谷密度值较大,对滑坡的产生最为有利。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该区滑坡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