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 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和研究概况 ,着重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结果与结论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应用广泛 ,但有一些方面仍有待于发展 .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概况,论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吸水机理与应用,并结合目前国内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和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但有一些方面仍有待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前途,本文以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大量的实验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合成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甲醛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甲醛存在下,将马铃薯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合,经皂化后制得了甲醛性高吸水性树脂,本文研究了该树脂的吸水性与甲醛,丙烯腈,糊化水和皂化的碱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稀土/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证实稀土加入到高吸水性树脂中,有效地提高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持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稀土/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稀土/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证实稀土加入到高吸水性树脂中,有效地提高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持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取代位点的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到骨架上,制备了3种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固态核磁、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种高吸水性树脂成功制备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吸水能力,其中N,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可达628 g·g~(-1)。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用途及用Ce~(4 )离子和Mn~(3 )离子作引发剂,制取高吸水性树脂的中间原料——淀粉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共聚物特征参数及相应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溶液法、反想悬浮法及反相乳液法等,简述了利用Flory-Huggins理论和溶液的热力学理论研究大分子结构及吸水机理的关系,并对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说。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吸水材料的合成及其除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糊精糊化,加入特定的引发剂与交联剂和丙烯酸盐接枝共聚,制得到高吸水性材料.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该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并通过实验对该材料的烟雾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该材料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烟雾颗粒的沉降速度,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除烟剂.  相似文献   

12.
环氧树脂耐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稳定剂GW-682、抗氧剂KY-1010、紫外线吸收剂UV-531等抗老化助剂为主,对环氧树脂浇铸体的耐老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其对环氧树脂老化行为的影响,并利用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抗老化助剂对环氧树脂浇铸体老化过程的影响,并测定了光老化过程中环氧树脂稳定剂体系物理机械性能,确定了最佳的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配比。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溶液共聚法合成易降解的高吸水性复合树脂.通过IR、DSC、TG和生物光学显微镜等对高吸水性复合树脂进行了初步表征,根据测试分析的结果初步探讨了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合成机理:复合树脂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在引发剂过硫酸铵、交联剂多羟基聚合铝阳离子的共同作用下共聚合成,膨润土微粒粘附在高分子网络结构的极性官能团上.  相似文献   

14.
以丁腈橡胶和自制的两性共聚吸水树脂为主要原料,以炭黑和白炭黑为补强剂,使用物理共混方法制备出吸水膨胀橡胶,并对其吸水性能,力学性能性能及耐环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水树脂质量份为40 phr,炭黑为20 phr,白炭黑为30 phr时制备的吸水膨胀橡胶的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达到最佳值,并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耐盐,及耐酸碱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The grafting polyacrylamide onto wood pulp cellulose (cell-g-PAM) was performed with cerous ammo-nium nitrate as the initiator and hydrolyzed to produce the super absorbent resin. The FTIR shows that the poly-acrylamide is grafted on the cellulose. After hydrolyzation, part of acrylamino groups are transformed into car-boxyl groups. The XR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raft polymerization occurred at the amorphous section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rystal section of cellulose. The SEM graph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layer of polymer on the surface of cellulose fiber and the fibril structure of the cellulose surface is covered. After hydrolyzati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ell-g-PAM‘s and the surface is scraggy.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to prepare high water absorbent resin were confirmed. Through the radical graft copolymerization, the high water absorbent resin can be produced from wood pulp cellulose.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醚化制备出羧甲基纤维素(CMC),以K2S2O3—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MDAA为交联剂制备出了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反应条件与高吸水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腈纶作为增强填料,与丁腈橡胶、吸水树脂通过共混制备改性吸水膨胀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腈纶、吸水树脂用量对吸水膨胀丁腈橡胶吸水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纤维在橡胶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腈纶在吸水膨胀丁腈橡胶中分散均匀,且当腈纶用量为10份、吸水树脂用量为60份时,吸水膨胀丁腈橡胶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应力方向上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6.37 MPa和943.08%,垂直方向上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86 MPa和715.29%,邵氏硬度提高至74 HA。吸水膨胀丁腈橡胶吸水达到平衡的时间由21 d缩短至9 d,此时吸水率可达570.34%,质量损失率为4.85%。  相似文献   

18.
大孔树脂对玉米花粉黄酮类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8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玉米花粉黄酮类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较优的玉米花粉黄酮类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玉米花粉黄酮类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淀粉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用分步法进行交联接枝。制得吸无离于水3000(g/g),吸0.9%NaCl水溶液140(g/g)的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分步法聚合反应机理及吸水性机理和后处理过程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吸附法脱除浓盐酸中微量硅氧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6种吸附剂,比较了对浓盐酸中微量硅氧烷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动态和静态吸附中强酸型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均具有较优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