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三相绕组Y接法单相电容电动机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得到瞬态特性,提出了三相绕组Y接法单相电容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对该电动机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该电动机能否在最小不平衡条件下运行,与电容的数值密切相关。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了三相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最小不对称运行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并由此初步计算电容的数值,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较准确地加以确定电容的数值。  相似文献   

2.
对三相感应电动机Smith接法单相运行时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得到瞬态特性,推导出电动机定子绕组端电压约束条件,建立起单相Smith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三相感应电动机Smith接法单相运行时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三相感应电动机Smith接法时的电路系统,确定电容的数值.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单相Smith电动机在负载一定、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恰当的电容可以实现完全平衡对称运行.单相Smith电动机在由三相电机额定相电压的单相电源供电时带负载能力较弱,起动转矩较小,适合于对起动要求不高的风机泵类负载,当要求起动转矩较大时,可采用双值电容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对Y接法三相感应电动机接单个电容时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得到瞬态特性,建立了Y接法的三相感应电动机接单个电容起动系统在α-β坐标系中的瞬态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用对称分量法分析Y接法三相感应电动机接单个电容时的电路系统时导出的起动时获得最大电磁转矩的条件,计算起动电容的数值.  相似文献   

4.
对SemihexTM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的能耗制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三种接线方式进行仿真研究.建立SemihexTM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直流制动时在静止d-q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时在三种接线方式下的能耗制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瞬态仿真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SemihexTM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时可以进行能耗制动实现快速停车;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电压的数值可以调节制动停车时间.  相似文献   

5.
邓建国  罗隆福 《微电机》2007,40(10):26-30
制动一直是电力拖动系统的重要问题之一。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气制动的研究在文献中已广泛涉及到了,然而,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电气制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Y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的电气制动交流制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提出的两种接线方式进行仿真研究。根据Y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瞬态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时在所提出的接线方式下的交流制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仿真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Y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时可以进行交流制动实现快速停车;通过改变电容的数值可以调节制动停车的时间;当电容一定时,可以在定子电路中串联电阻来限制制动过程中的电流和电磁转矩,调节制动停车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Y(星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故障运行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喇以及故障状态时的端点边界方程,推导出绕组的端电压约束条件,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异步电动机的几种故障状态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Y(星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故障运行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以及故障状态时的端点边界方程,推导出绕组的端电压约束条件,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异步电动机的几种故障状态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三角形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的交流制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和仿真研究。建立了三角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瞬态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在提出的两种接线方式下的交流制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三角形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可以通过交流制动实现快速停车;改变电容的数值可以调节制动停车的时间;当电容一定时,可以在定子电路中串联电阻来限制制动过程中的电流和电磁转矩,调节制动停车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三相感应电动机Semihex^TM接法单相运行时的瞬态特性,根据三相感应电动机在A、B、C相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及三相感应电动机采用Semihex^TM接法时的边界方程,编制计算机仿真程序,对三相感应电动机单相Semihex^TM运行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三相感应电动机Semihex^TM接法时的不对称系统,确定电容的数值。试验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单相电容电动机能耗制动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瞬态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根据△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该电动机带不同性质的负载(通风机负载、摩擦阻尼性负载和恒定转矩负载)时的能耗制动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带通风机负载、摩擦阻尼性负载都可以进行能耗制动实现快速停车,尤其适合于通风机负载的快速制动停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容补偿原理及分类,对三相电容自动补偿常见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低压电容补偿装置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含水量是衡量原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原油的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油水混合液分界面不断变化,因此全过程都要用到高精度传感器对其进行界面检测。基于电容边缘效应设计了一种侵入式平面电容传感器,其主要结构由基板和平面电极阵列两部分组成。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8电极阵列传感器模型,对不同电极工作时的电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了平面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成像精度。并且,研究了电极宽度、长度和相邻间距对传感器灵敏场分布的影响。对介电分布进行图像重建,使设计的平面电容阵列传感器可以检测3个分界面的高度,且经过尺寸参数优化,提高了传感器的成像精度。实验证明,运用平面电容阵列检测油水界面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合理使用标准提高西林电桥的检定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及检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提高检定质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微小电容测量电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介绍了代表性电容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评述了各种电路的优缺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并指出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开关电容技术的一种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容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容信号很小,一般为几pF至几十pF,因此其后续测量电路的选择与设计非常关键。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开关电容技术的测量电路是把被测电容转换成微处理器可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克服了传统测量电路易受寄生电容影响和测量结果精度依赖于电源电压稳定性的不足。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实验验证了所述测量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用于ECT系统的低成本、宽带微小电容测量电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目前满足ECT(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要求的三种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原理、优缺点;分析、设计了程控增益负反馈交流型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采用分立元件设计激励信号,降低了系统成本,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电容层析成象系统的测量中;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于高频干扰计算的HVDC换流变压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两种用于换流站高频干扰计算的换流变压器模型.在传统的简单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换流变压器的绕组间电容和低压绕组的对地电容,提出了综合漏感和分布电容影响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在频率大于20kHz的高频段可简化为纯电容模型,同时给出了两种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给出了贵广工程的计算结果,证明所提出的两种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交叉电容原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述交叉电容用于电容基准的研究现状以及对1pF电容量的测量不确定度逐步降低到10-8。综述了交叉电容器用于传感器制作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典型应用,对比传统电容传感器对交叉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了如下分类:变介质型、变面积型和变极板间距型,并对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讲述了微小电容检测的方法。在分析现有交叉电容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优化交叉电容式传感以及发展方向。通过对现有的交叉电容式传感器进行综述归纳,使得电容传感器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为后续的交叉电容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容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王静  蔡忆昔  王军  王攀  李小华 《高电压技术》2008,34(2):264-266,308
为深入理解放电机理并优化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设计,提高运行效率,介绍了通过Lissajous图形计算介质阻挡放电气隙等效电容Cg,电介质层等效电容Cd及负载电容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外加电压及气隙距离的变化对Cd、Cg和总电容C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介质厚度和电源频率时,随外加电压的增加,Cd逐渐增大,在相同的电压下,Cd随气隙距离的增加而减小;Cg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电压下,Cg随气隙距离的增加也是减小的;C随外加电压先增大再减小,中间会达到一个最大值,相同电压下,随着气隙距离的增加,介质电容减小,而且,随着气隙距离加大,介质电容所能达到的峰值会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以矿井直流架线正弦波逆变器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逆变器的控制性能。逆变器带不同负载时其电流特性要发生改变,为此建立了不同负载下逆变器输出的近似传递函数模型。系统阻尼偏低,输出波形质量难于控制,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控制可有效提高系统阻尼。该逆变器以PID控制为主配以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正弦波逆变器带不同负载的适应性问题,提高了正弦波的输出质量。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及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