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推断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时间一直是法医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具有快速、高敏、无损等特点,为DVT形成时间推断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FTIR测定大鼠DVT红外光谱数据,立足于血栓光谱数据建模分析的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合马氏距离法进行异常样品的筛选和剔除,探究该方法对血栓红外光谱建模能力的提升效能。结果表明利用PCA结合马氏距离法能够有效地筛选剔除血栓组织红外光谱样品集中存在的异常样品,提高血栓红外光谱建模的预测能力。当筛选权重为1时,筛选剔除异常样品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最优。为DVT的红外光谱分析提供了方法参考,为利用FTIR技术推断大鼠DVT形成时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合成茉莉醛,用柱色谱分离提纯茉莉醛与庚醛自缩物,茉莉醛的平均回收率96.01%,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它们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用于艺术玻璃彩绘的新型涂料——紫外线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主要通过涂膜硬度的测定、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涂膜固化程度与辐射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引发剂及其引发涂膜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梁达文  黄文榜 《化学世界》1995,36(9):486-489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合成茉莉醛,用柱色谱法分离提纯茉莉醛与庚醛自缩物,茉莉醛的回收率96.88~96.95%,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它们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UPR凝胶时间与储存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两步法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及其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测定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引发剂下的凝胶时间,并预测了UPR的储存期。  相似文献   

6.
周崇谊 《塑料技术》2001,21(4):58-61
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物理方法解决物质结构的有效工具。由于每种物质都有它的特征的红外光谱图,如象人的指纹一样,所以红外光谱图是定性的有交手段。红外光谱分析又不受样品物理状态的限制,从气体液体到固体,从无机有机到高分子各种材料都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GC/FTIR联用技术对一种纸用香精的组成进行了定性鉴定。比较了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选择DB-23色谱柱对该香精进行分离。采用红外光谱对香精组成进行了鉴定,确定该香精由34种组分组成。其主要成分为酮类、酯类、醚类、醇类及烷烃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醛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在胶片制造中,对胶片乳剂进行特定的光谱增感,加入红外增感染料,使乳剂的光谱敏感达至红外光谱区,即为红外胶片。  相似文献   

9.
从松节油中高效分离α-蒎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志刚  余林梁  周强  陈敏  陈实  陈玉芬  王平 《广东化工》2003,30(4):61-63,47
设计出一种从松节油中高效分离α-蒎烯的蒸馏-分馏工艺,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产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红外光谱结构表征,确证为α-蒎烯,纯度为98.76%,收率达到72.92%。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实践中掌握的一些制样技巧的举例介绍,得出简便易行的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制样方法,以使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柑橘皮为原料,稀盐酸为溶剂,用超声萃取…和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与普通酸提取法比较,提高提取率,减少提取时间。产品经红外光谱扫描,与酸提取产品红外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武晶  韩文霞  雷海军 《橡胶工业》2006,53(2):113-116
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EPDM/IIR和EPDM/CPE并用材料的并用比鉴定。结果表明,并用材料的红外光谱为两种组分红外光谱的叠加。且各组分的特征吸收峰强度均随其并用比的增大而增强。将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与所建立的红外光谱图库对照,可初步鉴定其组分及并用比,但若组分用量小于20份,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带可能被大组分掩盖,需用其它分析手段辅助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钡磷酸盐光学玻璃风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红外反射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波长色谱仪和椭圆偏光仪测定了钡磷酸盐玻璃的风化能力。研究了温度,湿度和时间对钡磷酸盐玻璃风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玉米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两个品种、三种水分玉米的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研究,比较了玉米品种和含水率对吸收红外光谱的影响,表明谷物品种差异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影响甚小。同时进行了玉米表皮和内部胚乳红外吸收光谱特性试验,表明二者的红外吸收特性有其相似性,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对玉米红外辐射吸收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非匹配红外吸收原则确定了对干燥比较有利的红外光谱区域。  相似文献   

15.
《化学世界》2009,50(2)
2008年12月10日,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作组在学会召开“红外光谱在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会,各高校、院所和产业界的红外同行54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协作组吴天明组长主持。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谱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结构的重要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红外光谱的实质、提高教学效果,从红外光谱分区、规律总结、红外光谱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红外光谱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提取法从花生红衣中分离白藜芦醇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利  吕会超 《广州化工》2013,(21):63-65,91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研究发现在花生红衣中含有白藜芦醇。实验以花生红衣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生红衣中的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萃取次数对白藜芦醇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泡时间为4 h,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30℃,萃取次数为9次。最后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的粗提取物中确实含有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18.
<正> 四、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红外吸收光谱自本世纪四十年代问世以来,很快就在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化学各个分枝,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有机化合物的大多数特征频率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TDI三聚体含量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所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测定了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TDI三聚体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微晶纤维素的FTI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不同晶型的微晶纤维素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广角X-射线衍射谱。发现了纤维素Ⅰ型和纤维Ⅱ型的微晶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在OH伸缩振动区均分裂为两个峰,并且它们的红外光谱的区别在于分子链堆砌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