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莱钢1#1 880 m^3高炉检修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炉况失常,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多、布料矩阵不合理、渣中Al2O3升高及操作失误等。通过采取热洗炉、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布料矩阵等措施使炉况恢复正常。此次炉况处理过程表明,长时间休后加负荷不宜过快,生产中要确保布料参数准确,并应加强对原燃料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张贺顺  王春生  王刚毅  鲁俭 《炼铁》2008,27(1):32-34
首钢3号高炉由于外围原料条件恶化、高炉设备故障以及操作制度的调剂不及时造成了炉况失常,对炉况失常原因、前期表现和恢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莱钢3#3200m3高炉由于原燃料条件恶化、上料系统紊乱、操作制度调剂不及时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采用减轻焦炭负荷、锰矿洗炉、优化装料制度、改善原燃料、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快速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4.
唐志宏  杨剑  黄庆周 《炼铁》2001,20(2):42-43
1 概况 柳钢1号高炉(306m~3)1987年12月扩容大修后至今已生产近13年。2000年1月25日至3月3日,1号高炉出现了严重的炉况失常。炉况失常的原因是失常前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热风阀漏水及上料故障,引起了  相似文献   

5.
介绍萍钢公司3号高炉炉况失常产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飞  李小东 《炼铁》2001,20(4):38-39
1 引言 沙钢1号高炉(380m~3)于1999年12月26日点火开炉。开炉后,由于设备故障多等原因,高炉经常处于慢风状态,无计划休风次数多,导致高炉炉况失常、塌料频繁,高炉顺行遭到破坏。后来,通过采取洗炉、减少入炉  相似文献   

7.
余映红 《炼铁》2012,(4):57-59
总结了萍钢九江炼铁厂3号高炉炉况失常处理的经验与教训,重点分析了炉况失常的原因。通过采取充分活跃炉缸、选择合理的装料制度、加强炉外的渣铁排放工作等措施,炉况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8.
邓新民 《炼铁》2002,21(4):41-42
1 引言 2001年12月31日,因马钢2500 m~3高炉4号热风炉助燃空气支管波纹管断裂,造成高炉紧急休风,引起风口灌渣。休风约8 h处理灌渣的风口,复风后炉况失常,历时7天,炉况才恢复正常。在这次炉况失常中,共损失产量约2万t,多加焦炭约3800 t。本文  相似文献   

9.
韶钢7号高炉(2200m3)采用铜冷却壁、陶瓷杯、薄炉衬结构等先进技术。开炉1年后,由于原燃料质量变差、操作制度调整不及时、风口中套变形、风机频繁故障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通过合理调整装料制度、改善原料质量,优化风口布局,狠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八钢由于受成本压力影响,开始尝试冶炼低价原料,高炉外围原燃料条件恶化、高炉设备故障及操作制度调剂不及时造成了炉况失常,失常原因、前期表现和恢复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莱钢1号1880m3高炉装料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生华  程树森  孙建设 《炼铁》2007,26(1):33-36
对莱钢1号1 880m3高炉装料制度的调整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经验是:采用大矿角、大焦角、大角差的装料制度,炉料偏析小,炉况稳定性好,煤气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2.
莱钢1^#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莱钢大修改造后的1#750m3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控制功能,对控制功能的软件实现方法也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济钢3号1750m3高炉开炉达产达效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开炉过程中控制适宜加风、开风口及渣铁排放进程,开炉后及时停用锰矿、硅石、萤石等各种辅料,稳定炉料结构,调整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煤气流分布,较早地喷煤并坚持使用高风温,济钢3号1750m^3高炉实现了安全顺利开炉和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4.
张庆喜  刘超志 《炼铁》2006,25(1):33-35
对武钢5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拉风频繁、慢风时间多、原料带入Al2O3高、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差、炉温偏低、碱度高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采用锰矿和净焦洗炉、堵风口恢复、压边缘疏松中心煤气流、凋整O/C、控制稍高炉温、较低碱度、增加出铁次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潘辉  魏淑超  亓春兰  亓伟  张志伦 《炼铁》2007,26(4):39-41
莱钢2×1000m3高炉喷煤工程采用中速磨煤机和高浓度低压脉冲收粉器进行一级收粉的短流程制粉工艺,以及以流化上出料为技术核心的浓相单管路直接喷吹工艺.在总结以往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投产后迅速达产达效,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莱钢1#1880m3高炉自投产以来,经不断探索和完善炉内操作,加强原燃料管理和基础管理,确保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通过保证炉缸均匀活跃,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合理的焦批,实施低硅冶炼,适当提高炉渣碱度等,建立了完善的炉内操作制度;通过控制原燃料质量、确保布料精确等,严把原燃料入炉关;通过加强设备管理、炉前出铁管理等,强化基础管理。高炉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煤比168 kg/t,焦比355 kg/t,燃料比523 kg/t。  相似文献   

17.
莱钢2号1880m3高炉通过对送风制度、布料制度、煤比提升的技术攻关,对炉前出铁模式、设备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对原燃料管理力度的加强,使高炉生产逐步走向稳定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8.
李玉宏 《炼铁》2004,23(4):29-31
海鑫1080m^3高炉是近几年第一批新建的1000m^3级高炉,在原燃料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高炉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同行的关注。目前国内又新建了一批同级别的高炉。工艺配置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结合海鑫1080m^3高炉的装备情况,对1000m^3工艺配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莱钢1号108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亮点和不足。认为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使用铜冷却壁情况下的渣皮稳定性的研究,探索适应不同冶炼条件下的上下部调剂制度,用以指导高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