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港南部油田有杆泵井偏磨机理探讨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港南部油田部分油井抽油杆和油管偏磨严重,造成抽油杆断脱、油管漏失及频繁作业,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对165口因杆管偏磨造成抽油杆断脱、油管漏失的井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抽油杆下行阻力理论计算,发现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是高冲次、高含水、低沉没度导致抽油杆下行弯曲和井斜变化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抽油杆底部集中加重、中性点扶正、配套应用大流道泵减少抽油杆下行弯曲;底部减少加重、偏磨段连续扶正、上部延伸保护和井口旋转减少井斜偏磨;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减少杆柱共振等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现场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大港南部油田偏磨现象。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有杆泵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井筒内弯曲段的存在,使得井下抽油杆柱与油管之间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摩擦力增加,在下冲程时抽油杆柱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这种杆柱弯曲会对抽油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水平井的井身轨迹决定了举升管柱在井眼中的弯曲,从而带来了杆柱变形而引起的侧压力,在侧压力的作用下杆柱和油管发生摩擦,影响杆管寿命。抽油杆柱受到的侧压力与油管直径、井斜角、全角变化率等有关,随井斜角的增加侧向压力增大,并受全角变化率影响。安装抽油井杆柱扶正器并合理设置安放间距可以有效防止杆管之间的摩擦。  相似文献   

3.
从现场抽油杆偏磨状况知道,抽油杆本体或接箍偏磨严重,这是因为它们与油管壁有接触,出现接触的原因是在井下杆管的受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状况的,抽油杆在井下运动过程中,与油管不同心,从而造成油管与抽油杆发生接触。为避免杆管偏磨,采取技术对策:(1)降低阻力;(2)提高杆管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自油田开发以来,在有杆泵采油方式中,普遍采用的是以实心抽油杆作为抽油泵抽汲动力、以油管作为出油通道的方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为了经济有效开采,曾试验无油管空心杆采油技术,但由于杆柱下行阻力大,造成空心抽油杆承受压变载荷过大、弯曲严重,导致在较短  相似文献   

5.
在定向井的有杆泵采油中,由于油井有一定的斜角,而导致抽油杆与油管间的摩擦加剧,使泵的工作状态不佳且使抽油杆磨损加快。从而限制了有杆泵采油装置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有杆泵井生产中油管和抽油杆磨损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杆泵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油管和抽油杆磨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方法。应用管柱锚定、杆柱加重和扶正技术,有效地解决油管和抽油杆磨损问题,确保了原油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斜井有杆泵采油杆管防偏磨自润滑工艺管柱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斜井有杆泵采油系统杆管偏磨问题提出了采用封隔器、分离器、抽油杆脱接器、泄油器、抽油杆扶正器、润滑剂共同组成的自润滑工艺管柱。现场应用表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斜井、直井及其他复杂结构井在采用有杆泵采油时的杆管偏磨问题,大大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油井中砂、蜡、水对抽油杆偏磨的影响,充分保护抽油杆和油管,增加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江河矿抽油杆断脱的探讨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锡伦 《河南石油》2004,18(B06):62-63
通过对有杆泵采油井引起抽油杆柱发生弯曲变形的载荷分析,得出抽油杆柱在下行程中存在一个中位点,中住点以下的部位受压,杆柱将失稳形成空间螺旋弯曲,与管壁产生多个接触点,杆柱所受交变载荷及摩擦栽荷而易断脱,同时导致油管偏磨严重,为此,提出了预防抽油杆断脱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有杆采油方式中,油井管柱一般采用油管和抽油杆配套,抽油杆作提升工具,油管作采油通道,作业成本高,同时油管和抽油杆的磨擦降低泵效。无油管采油技术则省略了油管投入,节省费用(单井节省材料费5—10万元),提高了泵效(泵效提高30%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抽油机小泵深抽井的杆管偏磨问题日趋严重。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是抽油杆的失稳弯曲变形所引起,油田高含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偏磨。为此,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小泵深抽井的抽油杆扶正器,即强制支撑内摩擦副式抽油杆扶正器。该装置扶正体可支撑固定在油管内壁上,使之与油管没有相对运动。将抽油杆与油管的摩擦与磨损转变为抽油杆扶正器自身的摩擦与磨损,防止抽油杆柱及管柱失稳弯曲与偏磨。现场应用37井次,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162天。  相似文献   

11.
有杆泵抽油斜直井防冲距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梅卿  申秀丽 《石油机械》1998,26(12):9-11,15
在高油气比油田有杆泵采油中,防冲距对抽油泵泵效有较大影响。斜直井中抽油杆柱受力状况不同于直井,故其防冲距的计算也不同于直井。斜宜并检泵作业碰泵时,抽油杆柱由于重力作用在油管内呈螺旋状弯曲。对变形抽油杯柱作受力分析,应用虚功原理推导出油管内变形的抽油杆柱长度;在抽油杆接箍位置把螺旋曲线简化成轴向力作用下的压弯曲线,推导出修正杯柱长度的公式,利用计算机计算出防冲距。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防冲距在稠油斜在井上进行了多次检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12.
使用梁式有杆泵时,由于抽油杆磨损而引起的油管破损,是导致停机,产量损失,起油管作业的最普遍的原因,通过旋转转油管、增加了油管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有杆泵采油是石油工业传统而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采油方式。而有杆泵偏磨是抽油机采油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油管、抽油杆在上下冲程中的相互偏磨,造成大量油管、抽油杆直接报废,也是抽油机井维护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抽油机井维护作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就有杆泵偏磨机理进行探讨,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相应的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有杆泵采油井引起抽油杆柱发生弯曲变形的载荷分析 ,得出抽油杆柱在下行程中存在一个中位点 ,中位点以下的部位受压 ,杆柱将失稳形成空间螺旋弯曲 ,与管壁产生多个接触点 ,杆柱所受交变载荷及摩擦载荷而易断脱 ,同时导致油管偏磨严重 ,为此 ,提出了预防抽油杆断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斜井采油呈逐年上升趋势。斜井有杆泵诊断技术是针对在斜井采油生产中出现的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和油管与套管之间磨损严重、抽油杆易脱扣、抽油泵易损坏、泵效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而开发的。该技术的应用对及时了解深井泵的工作状况、诊断井下抽油杆在不同深度的磨擦情况和优化设计杆柱组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斜井泵效。延长了斜井检泵周期,较好地解决了斜井生产及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影响抽油杆偏磨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井斜;二是柱塞下行阻力;三是底部油管屈曲.通过应用摩擦强度的概念对这三大因素的分析发现,井眼轨迹的弯曲、底部油管屈曲是抽油杆偏磨的主要因素,井斜、柱塞的下行阻力所引起的偏磨并不严重.对彩南油田抽油杆偏磨情况分析后,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在弯曲井段,全角变化率越大,杆管摩擦强度越严重.在斜直井段,当井斜角大于4度时,需要考虑安放抽油杆扶正器;在大间隙柱塞副、低粘度井液、小泵径的油井工况下,柱塞的下行阻力并非是抽油杆偏磨的主要原因;上冲程在柱塞拉动下,底部油管发生屈曲,由此形成的杆管之间的摩擦强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井数不断增加 ,杆断比例上升 ,检泵周期缩短 ,作业费用增加。通过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因素分析 ,提出了响应的预防措施 ,对减少杆管偏磨 ,降低杆断比例 ,提高泵效 ,延长检泵周期是十分必要的。在有杆抽油井中 ,当抽油机驴头下行时 ,抽油杆和油管的弹性变形位移存在差值 ,驴头悬点的位移与抽油泵活塞位移也存在差值。这 2个位移差达到一定程度后 ,抽油杆发生弧状弯曲并与油管内壁接触 ,造成管杆偏磨。分析产生波动偏磨的机理 ,并论述了发生波动偏磨的几何和力学条件 ,为预防管杆偏磨提出了措施 :(1)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三种人工举升方法的改进,即有杆泵采油、螺杆泵采油、气举采油。有杆泵采油8种改进为:大型抽油机;抽空控制器;减速器;气井中的水处理;电加热抽油杆系统;井下盘根盒系统。螺杆泵改进包括地面驱动和控制系统以及旋转部分和关键部分的涂敷方法。在气举中采用了连续油管和气举阀。设计了两种新阀,一种改进了内部结构,另一种设计了地面液力控制可调装置。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抽高含水开发期,由于腐蚀和磨损的影响,有杆泵生产井中抽油杆接箍早期磨蚀失效,造成抽油杆断脱油井作业。论述了一种旋转防偏磨抽油杆接箍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结构的改变减少管杆接触比压力,在减小管杆问的摩擦力的同时减少旋转减小抽油杆接箍及接触油管的磨损,可有效解决有杆泵抽油井管杆接箍磨损造成作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耀忠 《石油机械》2007,35(11):23-23
目前,一种用钢丝绳取代抽油杆的新型有杆抽油系统由美国Vann抽油系统公司研制成功。该抽油系统用钢丝绳取代抽油杆,用地面Tower举升装置取代抽油机,可用计算机控制。该新型有杆抽油系统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它可减少泵气锁和泵抽空,其上安装于泵底部的专用工具,可在需要时卸去油管流体载荷。它的双功能,可使其易从油管锚和化学喷射器中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