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何在大数据时代,高效便捷的获取自身需要的个性化数据,则变成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Python语言具备简单易学的特点,其已经成为开发网络爬虫的热门语言。尝试使用Python语言设计网络爬虫,实现对网络图片的自动批量下载,从而为提高个性化数据的获取进行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孟祥伟 《水泥》2021,(12):66
介绍了基于Python语言的Scrapy爬虫技术在水泥厂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针对水泥厂设备众多、通讯协议不同、数据采集难度大等问题,采用一种带多类通讯协议的主动性网关,并提供HTTP接口数据服务,上位机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的Scrapy爬虫技术获取设备数据信息。这种解决方法实施方便,软件开发周期短,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中,序贯模块法广泛地应用于模拟计算。对于一个具有网络状回路的复杂过程,如何确定其计算顺序是很关键的问题。针对有复杂网络回路的异丙苯法合成苯酚过程提出了一个用计算机自动确定其计算顺序的方法。此方法不仅对该过程有用,对所有的化工过程模拟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化工设计通讯》2017,(8):30-31
针对海上传统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应急需求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海上应急无线通信系统。根据应急通信系统在可靠、健壮、灵活等方面的要求,详细阐述了该网络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包括网络分层框架、系统结构和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应急通信网络的部署方案和有关注意事项。最后,归纳了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海上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5.
多频率系统动态插值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些化工过程关键变量难以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采样率系统的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建立了动态插值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增强粒子群算法实现了网络参数的优化。将此方法用于实验室模拟建模,实现了变量的在线预估,并对网络的训练效果和泛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表明其建模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静态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6.
万年红 《中国陶瓷》2008,44(7):80-84
古瓷鉴别研究关系到世界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古瓷市场交易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古瓷有效测年。针对古瓷测年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和优化BP网络结构及算法的测年主旨模型;通过参考已知研究经验和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及帕累托法则,从大量复杂数据中逐步提取古瓷年代非线性关键特征及其数据;建立MNIBP网络模型、重点分析其节点网络启动条件及算法优化过程,并对模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该模型与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及MSBP算法相比,精确度超过97.1%,稳定性及推广价值也大为提高,测年推广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7.
张欣  周利  王诗慧  吉旭  毕可鑫 《化工学报》2022,73(4):1631-1646
针对原油性质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传递机理的随机规划建模框架,以实现炼厂氢气网络在经济效益和抗扰能力上的同步优化。该框架耦合了常减压蒸馏、加氢精制以及闪蒸分离等过程单元,从微观上解析原油性质波动对网络运行的影响;采用了代理模型技术增设脱硫模块,并利用了二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改造管网,从宏观上优化氢气网络以满足生产要求。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某一现有的炼厂氢网络进行了改造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集成过程单元的多场景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经济性能,并且能使其灵活应对因原油性质波动引起的操作场景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现代分析化学网络开放教学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开放教学平台是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新型教学模式的载体,是体现网络教学优势的关键。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分析化学网络开放教学平台的设计思想、基本特征、基本框架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的远程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web的通用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框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介绍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的单目深度估计网络复杂度高、边缘模糊、精度低等问题,本文以Fast Depth网络模型架构为基础,在编码网络中以改进的模型提升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在解码网络中融合了多尺度特征信息提升特征图推理精度,通过改进的D-ASPP模块细化编解码网络之间语义场景层次,解决边缘模糊和虚假纹理等问题。实验表明,此方法在保持较快的推理速度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深度推理精度,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轻量级单目深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孔芳香框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的有机多孔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改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多种吸附材料设计的需求。近几年众多学者将修饰改性后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应用于海水提铀,发现其具有较大的铀吸附量、优异的铀选择性、良好的可循环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海水提铀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其合成反应与合成技术,然后分类讨论了与铀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评估了多种改性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其对铀的高选择性和高吸附效率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目前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在海水提铀中的局限性(多孔芳香框架材料的合成、吸附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及机理的深层次研究等)为未来设计低成本高性能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吸附剂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言宏 《四川水泥》2023,(4):136-138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其在抗震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其应用要点涉及施工准备、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方面。加强钢筋质量检查、优化模板选择以及检测、改进混凝土的施工等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优势发挥的关键,在这些方面的优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共享的问题现状,本文对J2EE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在学院、企业、学生之间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并专门针对幼师专业提供了线上实习指导、答疑、调查问卷等服务,以有效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王华 《信息记录材料》2023,(1):87-89+93
物联网(IoT)是现代计算机领域先进和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数据存储的快速增长,在集中式服务器之间增加了大量数据。随着网络通信系统之间连接的增加,不足以在数据传输中提供高效的数据交付、安全性和扩展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分类和过滤的保护框架,并从框架体系结构和理论基础层面描述了与僵尸网络有关的网络多客户端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问题,识别DDoS攻击序列,确保了数据的隐私。  相似文献   

15.
硅负极因其理论比容量高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但由于其导电性差和体积效应等缺点限制了硅负极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简便、易操作的喷雾干燥法构建了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的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经过表征可知,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为近球形状,具有稳定的导电框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此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有商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丙交酯是由乳酸制备聚乳酸的中间体,其产率较低和纯度不够是制约聚乳酸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丙交酯的制备工艺,针对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缩聚阶段,加入了带水剂一二甲苯.简化了合成工序,提高了收率,并在此条件下探索了丙交酯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酶技术已经成为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此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酶的催化性能和操作稳定性,为酶在大规模生产中提供有利条件。载体作为固定化酶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材料的选择对于固定化酶技术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对比了目前载体材料的特点并总结了固定化酶筛选方法,以期为后续固定化酶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中心网络作为连接数据中心大规模服务器,进行大型分布式计算的桥梁,是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中的重要数据提供系统。本文先从数据中心网络的传统树形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数据传输性能方法,主要对BCube改进型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BMOF)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协同效应、组分和形貌可调控以及简易设计合成等特性使其在催化、生物传感、储能等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制备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了可设计与调控的形貌类型,讨论了在修饰前后的组分调控和形貌稳定性,简述了其在催化、传感、储能领域的应用性能和优势等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双金属的协同效应、可调控的多组分和形貌,有利于孔隙率的提高、活性位点的增加、电子转移速率和性能的提高。分析了目前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如导电性低、合成方法单一、精准设计调控还不够成熟等。最后针对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上述短板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海红  张仲明 《水泥》2009,(10):49-49
我公司2001年投产的2000t/d生产线控制系统是美国Fisher—Rosemount的开放性Delta V系统,该系统以控制网络为基本框架,现场总线标准为基础的规模可变的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该系统不断摸索和学习,对其功能进行了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