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7,(1)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对人生情趣与理想的追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将美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从初读课文感受美、细读课文体验美、精读课文理解美、生活实践创造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1)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学科知识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不可少。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优秀文章的鉴赏,体会作者对文字的高超应用、表现能力以及领会文字表现出来的各种意境、人物美。另外,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适合审美教育的方面,对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依据新课标对中学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中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个发掘美、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文学欣赏的手法,创造审美情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将美育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6)
文章阐述通过美术教学中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4)
小学美术教育不能缺少审美教育,教师要通过开展有效的审美活动,不断改进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措施,不断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筛选能力、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从组织形式、课程资源、教师熏染、苦学乐教等角度着手,培养学生健康、正确、高尚、持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7)
语文学科是教育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喜怒哀乐等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丰富、有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2)
在美术新课程的改革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将审美性放在大环境中去认识,即把美术看成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现。美术学科给予学生的知识是丰富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形象、直觉思维去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其心灵在美的感染中得到升华,进而激励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
写生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是锻炼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学生写生创作的指导,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善于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美术分析和实践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贯彻审美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写生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育学生独特的审美视角,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提炼和创造,做到寻找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该文探讨如何在小学写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审美教育融合渗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7)
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文化具有多元性,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故而美术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生活,使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因此,各普通高中应重视美术课,尤其重视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富于思维性和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勤思善赏,乐于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其审美能力。然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想象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创设情境,想象美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河山、名胜古迹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祖国河山的壮美,加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2)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小学美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审美教育作为小学美术中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要在讲解美术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水平,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阐述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6)
高中美术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艺术启发和熏陶,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就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进行审美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3)
小学生审美观念的确立与完善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引导学生朗读与品味文本,体验与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1)
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如若一个人具备了审美能力,那么他就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觉得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充满了人情味的美和物质性的美。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妨在教学之中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感知语文课文的美丽,以及语文科目的强大魅力。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来进行一些方法性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0)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在直观教学、情境朗读、想象创造、链接生活等方面的努力来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指出,音乐审美是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6)
审美教育是语言教学的关键,让小学语文主课堂充满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自我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