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纽带,语用推理研究交际意图的具体产生和理解过程。传统的语用学理论在解释语用推理时存在某些缺陷。从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入手,分析转喻的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待两个过程,以期发掘转喻在日常言语中更为普遍的特征。通过对关联理论的评述,总结出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中转喻的构式化表征,并与新近提出的构式语法结合,将转喻这种思维方式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怀奎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56-59
已有的评论显示,关联理论和言语行为转喻理论都有其不足之处。把它们结合起来能够比较充分地解释语用推理现象:首先,听话人能够把新接收到的信息与相关的旧信息结合,获得相应的语境用意。其次,听话人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他具备了无论在词汇还是言语行为层面的部分一整体,或者部分一部分的转喻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翻译研究纳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通过对一词多义、隐喻以及文化信息的传译的探讨,揭示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关联理论显示出对翻译研究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王志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56-158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听力理解一般包括对显义、蕴含意义、前提和命题态度几个方面的理解,其中任一方面的理解出现偏差都会导致信息差。语用推理主要指听者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话语与语境的关联,解读其中语境暗含的过程。听者能否正确运用语用推理,弥补听力理解中的信息差,对话语含义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翟学凤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36-38,66
本文从认知探讨了语用视角语用模糊现象.语用模糊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看,语用模糊可分为消极语用模糊和积极语用模糊两种,前者主要源于认知、表达及意义映射的模糊;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交际策略和语境效果的需要.而关联性可以对语用模糊交际起指导和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认知与语用两个维度对构式X是X进行探讨,认为此构式的建构与识解是在关联理论的指引下,结合范畴理论对后一X的范畴归属及转变进行判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用角度,运用语境理论及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提出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机制模型。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都受制于语境,其中关联是前提,语境是制约因素,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推理贯穿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青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3):79-81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成一种认知活动,话语理解基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事物进行认知表征的能力,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以认知语境为参照。从比较关联理论、语码模式和合作原则的对比中来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用推理机制的发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余姿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4):27-31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界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词汇层面为基础,对词汇意义进行动态研究。词汇项目不仅有其本身的词汇意义,而且受语用因素的制约,如词义的收缩、扩充、近似、喻化等,它们始终贯穿于其使用的调整过程中。本文将以词义的语用收缩和扩充为对象,分析语用收缩及扩充的现象和特点,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语用过程进行关联性阐释。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用角度,运用语境理论及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提出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机制模型.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都受制于语境,其中关联是前提,语境是制约因素,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推理贯穿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夏菲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6):149-150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语用推理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学生在做听力理解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学生应进行实用的语用学习,准确把握语调和重音,把握非语言暗示。 相似文献
12.
13.
14.
郭磊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4):75-78
模糊语在英语使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了解模糊语有利于促进语言交际。选用会话语和书面语中的实例,运用语言学原理,对英语模糊语的使用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探索出十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马利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3):99-101
语言本身的差异是导致外语学习上负迁移的因素之一,但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也是产生负迁移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以防止或减少母语的社会文化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的负迁移,避免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5):101-103
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文学、法律、政治、广告、新闻等方面举例,分析了模糊语言在不同文体和不同语境里所体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刘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4):60-61
本文主要阐述了语言的模糊性、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几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对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顺利实现交际目的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詈语在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和使用是不争的事实,但长期以来詈语被视为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禁区。文章在探讨詈语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詈语在交际中的认知语用价值进行了实例论证。进而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对詈语重新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