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极大地推动了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于一体的群智感知服务的发展.隐私保护作为保障服务安全运行和鼓励感知用户参与的必要手段,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科学问题.文中首先从群智感知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在描述其主要组成部分和业务流程之后,再从群智感知场景对隐私保护的特有需求出发,对隐私保护的定义和衡量指标进行讨...  相似文献   

2.
移动终端群智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终端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内置传感器,移动群智感知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用户所处情境便能被识别,还原用户所处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文中通过归纳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移动终端群智感知模型,并从数据处理、激励机制和群智感知应用、群智感知平台等几个方面具体归纳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文中归纳了最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群智感知应用场景,并提出了竞争和协作相辅相成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3.
4.
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协同工作者的参与度,以获得高质量的协同结果,是群智协同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和分析,描绘了群智协同激励机制的层次分类图,介绍了不同激励机制的实现措施和方法,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点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任务分配是群智协同计算和众包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即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分配策略,在满足任务约束条件下,将群智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工作者,以提高群智任务的完成效率和结果质量。分析了目前任务分配方法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一个通用的任务分配框架,并分别从工作者模型、任务模型、任务分配算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群智协同任务分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7.
群智感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垚  曾菊儒  彭辉  陈红  李翠平 《软件学报》2016,27(8):2025-2047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感知环境、收集数据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模式,群智感知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激励机制是群智感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方式来激励足够多的参与者参与感知任务,并提供高质可靠的感知数据.对近年来在群智感知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概述群智感知和群智感知激励机制;然后从关键技术入手,介绍4类主要激励方式和6类核心研究问题;最后,对现有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研究挑战,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置高性能传感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新兴的移动群智感知技术逐渐成为实时感知与收集环境信息的有效方式。为协调与鼓励用户参与感知任务,并最大限度地保证感知数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针对移动群智感知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任务分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移动群智感知的相关背景;其次,根据感知任务的要求对任务分配的约束条件进行分类;然后,讨论与分析了任务分配的研究现状,包括平台为中心的优化算法设计以及用户为中心的激励机制设计;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群智感知的极端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对收集到的用户智能手机相关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利用动态步数检测和随机森林等方法来识别乘客的用户情境信息。针对不同的极端驾驶行为,选取不同位置乘客的智能手机来进行数据的收集,综合考虑乘客的手机放置位置因素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实现多特征融合的极端驾驶行为感知。针对不同位置的乘客所感知的结果不一致问题,提出采用贝叶斯投票模型来解决。通过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司机的极端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0.
群智感知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感知数据并不一定是可靠的.因此,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保证用户高质量地完成群智感知任务是群智感知研究中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然而,大多数现有研究并未充分考虑系统无法吸引足够高质量用户参与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如何通过设置额外的奖励机制,激励完成任务质量较低的用户更好地参与任务,从而转换为高...  相似文献   

11.
李志星  余跃  王涛  蔡孟栾  王怀民 《软件学报》2023,34(9):4056-4068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开源社区的开放协同,大量的开发者通过提交PR(pull-request)为AI开源软件做贡献.然而,外部贡献者所提交的PR质量参差不齐,开源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对PR进行代码审查,并要求贡献者根据审查意见对PR进行修订. PR的修订过程对AI开源软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该过程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实证研究很有必要.首先,从TensorFlow开源软件社区中收集一组PR的修订历史,通过对PR的代码提交信息以及审查评论进行定性分析,归纳总结PR修订类型的分类体系.其次,根据此分类体系人工标注一组修订数据集,并基于此数据集定量分析不同修订类型的频率分布、次序分布以及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ensorFlow开源社区中的PR存在3大类共11种不同类型的修订,其中完善类修订出现的频率最高;此外,相比于其他类修订和完善类修订,修正类修订更常发生在PR的早期更新中;与结构相关的修订更有可能与其他类型的修订同现或邻现,配置修订以及变基修订有较大概率会接连出现.实证研究结果可帮助AI开源实践者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PR的修...  相似文献   

12.
句间引用关系自动识别是篇章分析中一项重要内容。句间引用关系影响着对句群篇章的分析,而目前自然语言处理中对引用这一句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句间引用关系主要体现在引语中的引用句上。引语由引导句和引用句组成,一般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其中间接引语的识别难度最大。引导句和引用句相对位置不定、不同领域语料的引语与非引语比例极不均衡等进一步增加了引语自动识别的难度。该文主要尝试对引用这一句间关系进行初步探索,采用条件随机场(CRF)以及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条件随机场相结合(BLSTM-CRF)的方法对引语进行自动识别,并引入引导句中管领词特征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RF模型和BLSTM-CRF模型对引语的识别精确率分别达到85.49%和80.19%,F值分别达到78.75%和79.60%。  相似文献   

13.
Labeling connected components and holes and computing the Euler number in a binary image are necessary for image analysi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omputer (robot) vision, and are usually made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in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wo-scan algorithm for labeling connected components and holes simultaneously in a binary image by use of the same data structure. With our algorithm, besides labeling, we can also easily calculate the number and the area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and holes, as well as the Euler number. Our method is very simple in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various kinds of images in cases where both labeling and Euler number computing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4.
矩形NAM图像表示及其上的连通区域标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能减少数据量又能直接快速地进行运算是图像表示方法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为克服传统的图像层次结构限制条件过多的缺陷,在借鉴Packing问题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逆布局模式表示模型(Non-Symmetry and Anti-Packing Pattern Representation Model,NAM)。NAM模型的非对称层次结构使其在表示一幅图像时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而且它可以直接进行某些图像处理运算,其基于像素块的运算方式使它的运算效率更高,矩形NAM图像表示和基于它的连通区域标记算法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语义角色标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语义角色标注任务以语义角色理论为基础。语义角色标注任务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都要求同一个动词在不同语句中相应的语义角色成分保持一致。该文统计了北京大学973课题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及中文PropBank中“施事”的语义分布,进而根据该语义分布,加上人工筛选,共找出了85个在“施事”语义角色的标注上无法保持一致的动词。该文指出,这些动词的 “施事”语义无法保持一致的原因在于它们是一类有致使语义特征、无自主语义特征的动词。该文的研究对于处理其他语义角色(如“客体”)也存在的标注不一致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的改进连通域标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量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连通域标记方法-包围判断式标记,快速完成对影像分割结果的连通域标记。尤其对分割结果中含有大面积连通分割子区域的情况,此方法能大大减少像素4-连通比较的次数,并且能在标记步骤有效地去除部分无意义的分割小区域。复杂度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包围判断式标记方法比传统的顺序式标记方法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更能适应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矢量方法的等高线自动标定与检验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永明 《计算机学报》2002,25(9):976-981
等高线作为传统地图和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要素,常用来表示各种地形变化的形态,基于自动方法的等高线高程标定和检验是地图自动化输入,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的重要手段。该文在基于光栅图像等高级自动标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矢量等高线的高程自动标定与检验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生成一种称为包含树的数据结构,然后利用这种数据结构转换成等高线自由树,从而实现对等高线高程的自动标定和检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推荐算法忽略用户社交影响、研究角度不全面和缺乏物理解释等问题,提出一个融合社交行为和标签行为的推荐算法。首先用引力模型计算社交网络中用户节点之间的吸引力来度量用户社交行为的相似性;其次通过标签信息构建用户喜好物体模型,并使用引力公式计算喜好物体之间的引力来度量标签行为的相似性。最后,引入变量融合两方面信息,获取近邻用户,产生推荐。采用Last.fm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说明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八邻域边界跟踪的标号算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八邻域边界跟踪的物体标号算法,该算法与基于线扫描的标号算法相比,真正做到一次扫描完成标号,同时可以获得物体的边界点序列以及边界链码等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20.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documentation is critical for developers to learn APIs.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API documentation indeed improves the API learnability for developer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 types of API documentation, i.e., official API tutorials and API crowd documentation. First, we analyze API coverage and check API consistencies in API documentation based on the API traceability. Then, we conduct a survey and extract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o analyze which API documentation can help developers learn API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1) API crowd document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official API tutorials to some extent;2) the concerns for frequently-used API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API documentation show a huge mismatch, which may prevent developers from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usages of APIs through only one type of API documentation;3) official API tutorials can help developers seek API information on a long page and API crowd documentation could provide long codes for a particular programming task. These findings may help developers select the suitable API documentation and fin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they n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