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筑与美的分析——建筑美学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什么是美引申出建筑美的内涵,和建筑美的规律、功能、特征等几个方面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最后总结建筑美学的人文艺术底蕴是构建城市建筑和谐之美的源泉,建筑美学与文化、艺术密不可分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潘峰 《饰》2013,(1):83-85
翡翠颜色丰富艳丽、种质优良、晶莹剔透、光泽莹润,被人们称为"玉石之王"。本文从翡翠的材质之美、雕琢之美和寓意之美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翡翠的美学价值:材质之美是其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艳丽的色彩、优良的种质、灵秀的水头等几方面;雕琢之美是对翡翠蕴涵美的人为艺术创造;寓意之美则体现了翡翠在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美学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中一类重要的方法。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自身蕴涵着特殊的美。数学无论在内容上或在结构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特殊的美——数学美。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它既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极其丰富的。数学美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是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它们有机结合,组成数学美的整体,是数学发现和创造中的美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的诸多领域,老子提倡以水为师,其生活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社会生活美、人际关系美、个人生活美"等方面。在社会生活美的实现方略上,他倡导圣人无为而治;在人际关系美的处理策略上,他倡导慈爱节俭、谦让无争;在个人生活美的获取方法上,他要求人人虚静、无欲、无知、知足。这些深见可谓道家生活美学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5.
反秩序之美—山地建筑空间与形式精神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山地建筑空间的同发,分析山地建筑的美学特征,揭示了在存在于理性秩序美之中的非理性的反秩序之美。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高等数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往往能更深层次地反映美的特征,给人以更深刻的美的感受,因此具有美育功能。本文论述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数学美教育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数学美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学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中一类重要的方法。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自身蕴涵着特殊的美。数学无论在内容上或在结构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特殊的美——数学美。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它既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极其丰富的。数学美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是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它们有机结合,组成数学美的整体,是数学发现和创造中的美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是一项美的运动,它以独具的艺术魅力,在体育与艺术长河中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美给予健美操永恒的生命力。健美操是通过人的智慧创编的,并通过音乐、意境、动作、服装等形式表现美。它以这些和谐和颇具艺术感染力的形式,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美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美学等角度探求教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论述了教学语言的形象美、情意美、理性美,旨在提高教学过程的审美情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言学、美学角度探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审美特征,论述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以及教学语言的形象美、情意美、理性美。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古代哲学“虚与实”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士园林的美学特征;运用了一些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对已经熟知的园林进行了美学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之美”、“运动之美”、“空间之美”和“意境之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阐释,证明了“虚与实”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试图透过中国古典园林表面的形式美,发现其内质的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苏州留园艺术建构赏析,明确其私家园林的艺术特色,为欣赏私家园林和建构现代园林作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安宁市的楠固,是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老先生按苏州私家园林风格独自设计“小而精”的杰作,不仅体现了陈教授造园之“法”,更是我国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建筑、山水、花木这三物质性建构要素,结合审美实例,浅谈楠园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在于含蓄抒情、富于绘画美.其妙在曲,欲露先藏.园林中的参差布局,虚实对比,组成园中有园,变化的空间序列成为旋律上的起伏收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兴”的内涵非常广泛、丰富,它已涵盖了艺术构思和审美鉴赏两大领域。文章试从文学创作论角度来探究“兴”与意境生成的关系。认为“感兴”状态下情景的交感、浑融必然影响意境美的生成,而“兴”作为修辞手段所具有的“曲包”技巧并由此而产生的“余味”和“味外之重旨”,也足以显现意境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从商殷时代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园林营造体系,浓缩了中国古人千年的文化追求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山水意识、闲适心理以及意境追求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对于园林审美欣赏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美学视角追溯健身气功的起源、演变、发展脉络。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健身气功之美产生的源泉;人体功能变化是健身气功之美存在的基础;广为传播是健身气功之美发散的条件。健身气功的美学元素来源于人的生理活动、狩猎行为、动物运动等。健身气功美学特点表现在健康美、意境美、韵律美与柔和美。健身气功的美学价值体现在扩大认识范围、探寻发展轨迹、完善研究体系、促进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三方面论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在英译中得到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汉语散文的英译过程中,译者立足于译语文化,通过多种翻译方法与手段构建译语文本,并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话语层、形象层与意蕴层)之美,并最终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作的美学效果。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再现三个层面之美的过程中,译者采用音韵补偿,文化图式构建,背景信息加注等翻译手段在审美再现中的效用,以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近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西思维方式存在鲜明的差异,一为整体性、直觉性、模糊性,一为分析性、逻辑性、精确性。这种思维特点渗透在中西戏剧中,使中西戏剧这同一艺术形式在戏剧形式、表演特征、审美空间、观众心理以及意境美等方面有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