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下硐室是煤矿一项重大工程,也是设计和施工上的难题.文章阐述了吕家坨矿业分公司大中断面硐室支护破坏特点以及设计和施工上的方案优化流程,有力地说明了硐室的设计和施工应该从长远规划进行考虑,本着统筹兼顾优化合理的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深井煤矿TBM组装硐室围岩破坏机理和优化其支护方案,以张集煤矿TBM组装硐室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块体离散单元法数值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TBM组装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基于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揭示TBM组装硐室变形破坏机理,采用了以全锚索支护和硬化底板为主的组装硐室修护与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选用的组装硐室支护优化方案有效控制了围岩破坏和变形,且施工工艺简单,对TBM组装、始发工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调研国内同类矿山破碎硐室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合理选择硐室开挖与支护的施工工艺,缩短各工序衔接时间,并对凿岩、爆破、支护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减少了爆破对围岩的震动破坏,有效控制了硐室轮廓的质量,保证了工程工期。  相似文献   

4.
井底车场硐室围岩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济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原有支护结构破坏情况,介绍硐室围岩破坏机理及加固方案的选择和修复加固工程设计与施工,硐室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麻家梁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破坏严重,现有支护强度不足。通过分析硐室破坏原因,提出采用新型大孔径预应力注浆锚索加固方案,并介绍了支护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用大孔径预应力注浆锚索加固方案能够满足装载硐室的受力和变形要求,锚索受力合理,顶板及两帮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6,(3):33-35
对硐室过去支护方式及破坏机理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围岩变形破坏的机理。现采用格栅钢架配合高强度、高预紧力锚网索联合支护对变形破坏硐室进行修复,并合理设计支护参数,改进后的施工设计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硐室围岩的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大型箕斗装载硐室发生变形及破坏,门克庆煤矿对其支护方案展开设计,通过对某矿井箕斗装载硐室变形破坏原因的分析,对门克庆箕斗装载硐室装载工艺以及硐室支护方案的研究,提出了硐室底板采用反底拱,端墙采用圆弧拱、平台兼有支撑侧墙作用的设计理念;将硐室在高度方向上分成了3个空间结构,以避免断面上中下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的危害,并有效抵抗弯矩和围岩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及实践校验,该硐室支护断面形式、结构受力、支护方式较合理,有效控制了变形,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该文详细介绍了安居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表明大埋深软岩硐室采用锚网索初次支护和钢筋砼二次支护是成功的。采用预应力锚索增大围岩自支撑拱强度和范围,提高了硐室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利用短锚杆和钢筋网喷射砼,稳定残余应力圈,防止围岩结构的破坏。施工后,硐室没有发生变形破坏,经检验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鹤煤公司各矿井已相继进入深部开采,深部高应力条件下水泵房硐室群维护愈发困难。通过对矿井深部高应力条件下水泵房硐室群变形破坏原因的分析,确定高地应力、工程应力集中、施工顺序不合理、支护方式不合理是深部水泵房硐室群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优化原设计中水泵房布置方式,增高支护强度,减少巷道间工程应力相互干扰,降低水泵房硐室应力集中程度,加强围岩整体性等有针对性、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水泵房硐室稳定性整体提高、维护难度降低,同时减少水泵房施工工程量;在六矿-600m水平水泵房完成了现场试验,实现了提高硐室群稳定性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二次支护原理在深井软岩硐室支护中的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庞庄矿张小楼井-1010m输送机头部硐室在软岩内的支护技术和方法,解决了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的难题,为今后深水平大断面硐室软岩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臧金诚  高祥  黄玉兵 《采矿技术》2021,21(z1):164-168
万福煤矿煤仓硐室群包括煤仓、仓顶硐室、装载机硐室、仓顶联络巷和装载胶带机巷.煤仓硐室群施工过程中,存在上覆基岩薄、断面尺寸大、开挖扰动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其施工组织和支护方案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煤仓联络巷、装载机硐室的长期变形监测结果显示,采用设计的施工组织次序及支护方式后,煤仓硐室群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硐室两帮最大变形量仅12 mm,顶底最大移近量为21 mm.该施工方案有效地维护了深部薄基岩硐室群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大倾角胶带机头硐室纵向断面大于横向断面,顶板倾角大,为不规则形巷道硐室,采用U36箍支护,不但制作和施工难度大,裱背材料消耗多,而且支架在大倾角顶板条件下,支架本身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支护技术方案的设计优化,大倾角顶板条件下采用锚网索支护,较好地解决了大倾角机头硐室施工中面临的支护技术难题。实践应用表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磴槽煤矿十平巷泵房硐室因受复杂围岩应力条件、埋置深度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支护难度较大。针对此硐室的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硐室失稳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临近水仓施工对泵房硐室的应力、位移的影响,进而采用“三锚”支护手段,对泵房与水仓间的岩体进行整体加固,以达到对泵房硐室稳定性的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FLAC3D对复杂地质与富水条件下大硐室的支护和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大硐室掘进过程中围岩位移与塑性区演化规律,完善和优化了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及过富水断层带巷道支护技术方案与参数。  相似文献   

15.
杨营煤矿3100采区绞车房硐室经过支护设计优化,采用锚网索喷二次支护方式,既能有效控制硐室变形,又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类似条件硐室支护设计、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借鉴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采深不断加大,巷道逐渐向深部延伸,地应力越来越大,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问题将日益严重,传统的硐室巷道支护手段已不适用.在鹤壁中泰矿业三水平泵房及变电所大断面硐室施工采用锚网喷、锚索和网壳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这种联合支护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巷道支护强度,为类似条件硐室支护设计、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先进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4):35-37
针对门克庆矿井箕斗装载硐室局部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现象,采用FLAC3D对原有支护方案作用下的硐室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箕斗装载硐室稳定关键支护部位,提出了加固与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硐室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8.
陈鑫源 《中州煤炭》2021,(11):283-289
针对深部高应力条件下硐室围岩变形严重、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硐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围岩变形机理,对硐室围岩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模拟了相邻硐室和巷道开挖对硐室围岩的扰动影响,对硐室围岩进行了松动圈窥视探测,确定了硐室支护方案。结果表明,新的支护方案提高了硐室的安全稳定性,硐室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硐室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特殊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硐室施工具体情况,通过方案比较,优化永久支护方式,确定了合理施工方案及永久支护形式,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20.
冯伟  朱江  宋远卓 《矿冶工程》2015,35(3):9-13
针对极弱胶结软岩强度低、胶结差、易风化、遇水泥化、难锚固的特性, 在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初次支护采用网喷+拱形支架、二次支护采用单层钢筋砌碹砼的复合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分步开挖对硐室稳定性的影响, 并验证了该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现场监测结果进一步表明, 该支护方案能满足极弱胶结地层中硐室支护的要求, 对于极弱胶结地层中硐室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