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运用差热分析折原理,对差热法测定水泥生料煤含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找到一种新的水泥生料煤含量测定方法-差热测煤法,力图为实现立窑水泥生料的均匀配料和熟料的稳定烧成,提高立窑水泥熟料质量提供可行的测热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言我国有几千家机立窑水泥厂,其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左右.然而,这些厂的生产自动化水平较落后,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本文研制了一个水泥配料分布式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1 水泥配料过程的数学模型水泥生料一般由石灰质原料、铁质校正原料、粘土质原料、煤这四种物料配合制成,要求所制成的生料含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有合适的比例.在中小型水泥厂,由于  相似文献   

3.
生料的均化工艺是提高水泥生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生料均化器装置,并对均化装置的均化机理、结构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对现有的生料贮存库不作大改动的前提下,可以明显提高生料的均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稻草饲料生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灭菌发酵和生料发酵的比较,建立了稻草生料发酵工艺,在土霉素作发酵添加剂条件下,使稻草粗纤维含量降至15.4%,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6%。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在水泥生料配料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水泥生料配料的工艺要求,将一种神经网络的控制系统运用于生料配料,对于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冷水在热生料中的扩散慢,水料拌和不匀,物料润湿时间短,使热生料成球质量差的原因,提出了采用热水或烟囱水收尘排放的废水进行成球的措施,从而提高水在毛细孔中扩散速度,尽快使干燥后的粘性颗粒恢复可塑性,加快水料充分均匀混合,改善热生料的成球性能,解决热生料成球问题对于生料库存量不足,生料磨产量低的工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力配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配煤是国内近年来大力推广的节煤节能技术,本文在单种动力煤和配合动力煤常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并首次提出了适合于常规动力配煤的综合质量指标和动力配煤的最优化计算了方法,不仅丰富了动力配煤理论,增加配煤过程的适用性,而且降低了动力配煤成本,使配煤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分形几何学理论探讨煤的条带结构特征,统计分析了大同侏罗纪部分煤的条带结构分维数,发现煤的条带结构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可用分形维数表示煤条带结构的复杂程度。同时,将煤条带结构分形维数与煤相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煤条带结构分形维数与煤形成的泥炭沼泽相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认为煤条带结构分形维数可作为煤相划分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9.
热液变质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液与煤发生对流换热导致煤的变质,该作用称煤的热液变质作用,形成的煤称热液变质煤,渗滤和扩散作用是热液变质煤的主要形成机理,影响煤热液变质的作用的外因是热液的温度,规模,作用时间及频繁程度;内因是煤的渗透性,水分,变质前煤阶,围岩的封闭性。介绍了热液变质煤的空间分布、地球化学和化学结构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数种方法确定水泥生料为难流化的C类粒子,它的流化曲线具有逐步流化特点,但只要控制其含水率和流化用气流速度是能获得很高混合质量,通过试验水泥生料气力均化提供了强气,弱气速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国内外主要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我国现行的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的不足之处,同时给出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在煤自燃动力学基本方程基础上得到了煤绝热氧化方程,并设计了相应绝热氧化实验装置.通过理论和实验研宄,提出了能够反应煤自燃关键阶段,即低温氧化阶段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作为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指标,并测试了3个典型煤样的低温氧化活化能E.最后,通过现场煤自燃发火期与煤物理吸附氧量和低温氧化活化能E的对比,对该指标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动力配煤是国内近年来大力推广的节煤节能技术,本文在单种动力煤和配合动力煤常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并首次提出了适合于常规动力配煤的综合质量指标和动力配煤的最优化计算方法。不仅丰富了动力配煤理论,增加配煤过程的适用性,而且降低了动力配煤成本,使配煤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煤岩学方法,探讨了山东省唐口矿区三煤形成环境和三煤煤相,得出三煤下形成于上、下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带;三煤上形成于上三角洲平原,三煤可分为六种煤相,三煤煤相的分析为三煤成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4.
黄台电厂优化配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配煤技术的概念和国内外动力配煤技术的发展,针对黄台电厂配煤技术研究的目标内容,关键问题,技术方案和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配煤技术的经济性做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在试验装置上进行多因子水泥生料间歇式气力均化的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找出各因子对均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在试验所考察的因子和水平范围内提出了最佳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探讨了河南省下二叠统山西组二1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成因,指出煤中硫的含量主要受泥炭沼泽介质性质和成煤植物的控制。当介质为半咸水时最易形成高黄铁矿硫煤,淡水介质时往往形成低典铁矿硫煤,煤中有机硫的含量主要受成煤植物控制,当成煤植物为辉木类时易形成高有机硫煤:以石松类为主时,有机硫含量极低,最后从微生物地球化学角度论述了煤中黄铁矿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煤中黄铁矿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粉煤灰代替粘土配料时,影响生料易磨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配料生料的易磨性有所降低,硅质校正原料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粉煤灰的种类对生料易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在简单压缩实验上获得了煤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较好地再了煤的应变强化和应变化软化特性。实验表明煤材料具有典型的弹塑性性质;煤和地壳中其他岩石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煤的应力,应变及破坏规律及煤的力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全面分析测试了煤中15个稀土元素,发现煤中稀土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产物。未变质煤和低变质煤中的稀土元素几乎没有发生分离和迁移,区域变质煤中的稀土元素略有分离,热接触变质煤和热液变质煤中的稀土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和迁移。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一种新的构造煤采样与加工方法,通过大量的试验测定,对比分析了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的力学特征;定量讨论了主要力学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描述煤体破坏状态的颁上函数式,并且模拟构成煤与瓦斯突出4个主要能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简化力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构造煤厚度是煤与瓦斯突出的一个启动因素,讨论了计算其临界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