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关于开展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院长、优秀设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优秀协会工作者评选的通知》(中水协秘E200539号)文件要求,协会秘书处组织专家按评选条件对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院长、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设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优秀协会工作者申请人进行了认真评审。经评审,钮新强等十二位同志被评为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院长;彭土标等十二位同志被评为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设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王如新等八位同志被评为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优秀协会工作者。现将获奖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建华 《中国水利》1998,(12):30-31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是水利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提供可行性研究、前期的勘测、设计及后期的服务和监理等项工作。在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中,勘测设计(包括监理)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设计单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中少数不吃事业费的行业之一,改企业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勘测设计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过去设计单位一直吃事业费,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技术经济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管理方法曾经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然而改革发展到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伊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于1年前更名为伊春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后,又于2004年6月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乙级工程设计资质。这些,使伊春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今天的伊春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9~10日,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第八届第四次理事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理事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是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参会代表级别最高的会议;在“十一五规划”开始进入实施的今天,承前启后,本次大会召开的意义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会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5.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4):F0004-F0004
西藏自治区水利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为西藏自治区水利勘测设计队(设计队成立于1972年)具有30多年的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5年8月在原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基础上改制创建而成。公司始建于1950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已成为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的国家甲级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具有承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规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作的职工约8万余人,其中部属勘测设计单位17个,3.1万余人。这是一支集规划、勘测、设计、科研、咨询为一体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技术队伍。80年代后期,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内部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改革分配制度、化化劳动组合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设计单位向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水利勘测设计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上述改革措施还都  相似文献   

8.
2021年9月,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总承包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总承包是指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项目管理并总价承包的管理模式。该规范的发布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利用SWOT分析法[1],研究传统水利勘测设计企业如何把握机会、利用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项目管理总承包业务。  相似文献   

9.
5月21日,省水利厅在哈尔滨召开了加强全省水利勘测设计工作座谈会,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三个单位的代表围绕如何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做了典型发言。省水利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徐春太在会上做了题为《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助力龙江水利发展》的重要讲话。会议由省水利厅总工程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力发电》2009,28(1):94-94
2008年12月9~10日,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矫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多年来,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勘测设计行业管理,积极推进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佳木斯市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侵蚀、毁坏幼苗、冲沟发育吞噬农田、水库河道淤积、旱涝灾害等一系列危害,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与自然因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铁坚  洪梅 《人民黄河》2015,37(6):56-59
多环芳烃是危害较大的一种水体污染物,以菲为特征污染物,利用纳污河流和地下水系统模拟装置,对其在河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变化时的迁移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探索纳污河流与地下水间多环芳烃的迁移变化规律。采用Sufer软件分析了菲在地层中的迁移变化情况,并计算了其迁移速度,结果表明:模拟纳污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菲迁移速度缓慢,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水平迁移速度为1.33 cm/d;模拟清洁地下水向河流排泄时,菲的水平迁移速度为1.67 cm/d,并在河流附近发生了短暂富集。  相似文献   

13.
<正>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设计标准较低、安全系数较小的特点,容易使管理者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参建各方往往会因掉以轻心而使小问题酿成大事故。要真正解决此问题,须认真扎实从每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对1950年以来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5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水沙总体上呈逐年代递减的趋势,其中尤以80年代和90年代减少量为显著。90年代是1950年以来黄河上中游径流总量最少的十年,而输沙量较80年代有所增加。本文还就气候因素、工业业用水以及水利水保工程对水沙变化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黄河三门峡以上区的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王世江 《中国水利》2010,(24):86-86
<正>2010年,新疆水利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特别是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通过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水资源调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牧区水利、防洪、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改革迈出新步伐,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库淤积市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泥沙的淤积,使水库有效库容逐年减少,蓄水调节性能相应降低,对水库上游工程造成影响,同时威胁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安全,还会引起河道冲刷下降,给水库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对水库进行泥沙淤积计算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允许在受到资料限制时采用类比法和经验法对水库泥沙进行冲淤分析计算.以万两河枢纽工程泥沙分析计算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渭河水沙变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渭河流域水沙异源,西北多沙,东南多水。70年代以来,渭河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但水量减少幅度大小沙量,而且较小流量级输沙百分比增加。1986-1996年,渭河发生大洪水较少,洪水量也较小,但高含沙洪水仍然存在,而且含沙量增加,输沙量也很大,特别是以泾河来水为主时,常出现高含沙水流。  相似文献   

19.
台安县地处辽、浑、绕三大河流下游,素有"千里长堤"之称,堤防始建年代久远,堤防坝基存在的问题,管理问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对堤防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堤防进行安全监测,充分利用科技进步,走向即时化、智能化、网络化,确保堤防以较少的投入来保证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今后加固堤防提供源头技术。  相似文献   

20.
郑珊  吴保生  侯素珍  吕宜卫 《水利学报》2019,50(12):1433-1445
基于三门峡水库1960—2016年水沙和冲淤资料,本文分析了水库纵向与横向、年内与年际、时间与空间上的冲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的冲淤过程可大致分为1960—1969年快速淤积、1970—1973年快速冲刷、1974—2002年缓慢淤积和2003—2016缓慢冲刷4个阶段;库区冲淤是上游来水来沙与下游水库运用协同作用的结果,1974年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前,主要受水库运用引起的溯源冲淤的影响,之后水沙作用增强。溯源冲淤向上游传播过程中冲淤幅度逐渐减小,溯源冲刷的影响时间相对较短,而溯源淤积的影响时长向上游不断延长,上游回水区河道溯源淤积累计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滞后于库区河道,当库水位开始下降及库区河道开始冲刷时,上游回水区仍可处于溯源淤积的影响之下。改进了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得到了权重归一化的滞后响应模型,克服了原有模型中特征量平衡值的权重之和小于1而可能对平衡值进行偏大估计的缺点。采用改进后的模型建立了三门峡水库累计淤积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较好模拟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的冲淤演变过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