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在多方位、多层次存在着互动作用,两系统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构建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区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全省的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河南省多数地区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状态。应加大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投资力度促进河南省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借鉴物理学中系统耦合模型,通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工业化与城镇化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内,苏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交互作用关系,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时空差异性和动态波动性,但协调度总体水平还不高,尚未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据此,提出促进苏北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下18个重点省(市、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3系统协调共生关系,构建适用于时空尺度下重点地区3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计算耦合度(coupling degree)与耦合协调度(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按其结果对2006-2015年各研究区的3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对地区协调发展给予评级.结果反映出研究范围内全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态势,表现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3系统共同向好发展以及时空上的差异性.并对2类协调问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3系统协调发展对策,应在战略推进过程中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水利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口与经济系统提出自适应耦合协调度与自适应协调区间,借助RBF网络学习算法实现了银川和石嘴山两市的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预警策略与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通过引入自适应耦合协调度与自适应协调区间,形成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关系的预警策略;其次,结合影响人口与经济系统的二级因子、自适应协调度,利用三层网络学习模型,得到影响人口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子并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因子加以干预和控制;最后,将本文所得方法和结论用于银川、石嘴山两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市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提出了推动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情况,基于2011—2021年国内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数据,设计构建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再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的协调程度不断增强,整体耦合水平呈现稳步优化的趋势,但存在增速缓慢的问题。提出采取提供政策便利、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等建议,以提高湖北省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系统间的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和创新链协调发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 2012 — 2021年 31 个省份双链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描述全国双链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和差异;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挖掘 TOE 框架下 6 个前因变量与双链耦合协调度提升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双链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省际差距不断增大;单个要素并不构成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数字产业建设在产生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方面发挥着普遍作用;驱动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特征,产生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路径分别为数字产业-教育驱动型、数字经济驱动型和数字设施-数字产业-教育均衡驱动型。  相似文献   

8.
在协同论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论中系统演化思想,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动态耦合模型,将云模型引入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评价中,对河南省1990-2012年间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0-2012年期间,河南省环境经济系统发展经历了螺旋上升的过程,由低级协调、共生发展,到相互胁迫、极限发展,直到演化至目前中度协调发展的状态。河南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动态耦合的过程表明,环境经济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通过相应经济手段、环境政策等外部条件的调节和干预,可以影响经济和环境序参量的演化速度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推进环境经济系统的有序演化。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福祉、社会发展.本文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两者进行研究,发现两者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后期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水平发展稍微滞后于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基本持平,但领先于人口城镇化;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由失调逐年发展为优质协调,其中建筑工业化与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在前期较低,到后期有了很大提升.据此,就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推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屏障主体功能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逐步退化,探究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尤为必要.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市2009-201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发...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标准之一就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淮南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GM(1,1)模型,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淮南市经济发展较快,生态相对滞后;耦合度由磨合耦合阶段迅速提升到高水平耦合并保持稳定;协调度由失调向协调演变,总体呈现上升...  相似文献   

12.
以长江经济带为分析对象,从多元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9年该区域内11个省市的碳排放-经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探究,并使用莫兰指数对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子系统均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并趋于平衡,整体耦合协调度类型由中度耦合协调转变为高度耦合协调;从各省市层面来看,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下游>中游>上游”的阶梯状地域分布特征;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主要表现为下游江浙沪的高-高聚集与上游的低-低聚集。为促进该区域的高水平协调发展,未来可以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深度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3.
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针对重庆市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协调性问题,建立影响铁水联运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和ARIMA模型对重庆市2007—2016年铁水联运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预测2017—2020年铁水联运的协调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方法进行纵向、横向综合评价;根据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建立协调评价模型,计算扬州县域两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扬州6区县2012—2017年两系统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增强;横向来看,主城区广陵、邗江、江都的两系统综合实力均位列前茅,仪征次之,高邮、宝应排名较后;从整体态势来看,6区县2012—2017年两系统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的层次水平之上;从协调度数值变化来看,除高邮稳步提升,其余5区县都有明显波动;从空间格局来看,宝应、广陵两系统协调度较好,仪征最低.针对上述结果,从加大创新经费和人员投入、激发产业机构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3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长三角港城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港城协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静态港城协调水平整体不高,动态协调水平逐年优化,港城协调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港城协调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聚集的趋势;港城协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建议通过统一布局港城建设、加强区域联动分工提高港城协调水平;发挥高协调港城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长三角整体区域经济增长,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涵义,首先确定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数学模型,并应用此方法从系统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目前福建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系统协调发展主要问题,指出各地市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活动能否持续开展取决于资源环境.因此,探讨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益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研究将延安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构水平、结构效益、环境压力、环境状态、环境响应5个层次选取24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延安市2010—2020年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进行定量化判断.结果表明:(1)延安市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耦合度保持高度相关水平;(2)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曲折上升,产业结构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增长缓慢,平均增速慢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延安市实现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巨大挑战;(3)两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延安市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水平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协调状态逐渐向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 2012 ~ 2020 年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业和绿色物流面板数据,构建绿色物流与旅游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各个地区绿色物流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从空间维度出发,得出以下结论:耦合协调度值整体缓慢上升,疫情下小幅减弱,旅游业和绿色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且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空间差异显著;旅游业和绿色物流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具有不断减弱的相关性,且空间差异较大,高—高集聚地区多集中于东部,低—低集聚地区集中于西部,南部地区整体比北部地区发展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和强度在不断提高,这加大了资源环境系统的压力,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加剧了人地关系矛盾。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十四五”期间通过加强三地之间的沟通合作,通过加速推进区域协同低碳发展,实现高水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在此背景下,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使用以自然因子为主的遥感生态指数,研究张家口市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同时,利用ArcGIS对张家口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直观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探讨张家口市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强度以及资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作用。为张家口市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经济、土地利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发展提供指导,统筹区域协同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等建立了徐州市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测算了徐州市2005—2014年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徐州市经济与资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低,而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高.为此,提出了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生态补偿及生态文明社会监管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