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制造质量控制过程中与设计决策相关度较高的质量信息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在深八分析了产品与工艺设计决策需求的质量信息基础上,建立设计决策支持的制造质量信息需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STEP标准的制造质量信息三层表示框架,即应用层、逻辑层、物理层;最后,从应用层上,建立基于IDEFO的设计决策支持的制造质量信息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分布式异构环境下企业文档管理的特点,结合实例阐述基于XML的文档描述及交换,实现了文档内容与其形式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制造中的企业文档管理的模型,从应用层、逻辑层和物理层三层结构对企业的产品信息文档及商务文档进行统一的安全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分布式异构环境下装备文档管理的特点,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舭的装备文档描述及交换.实现了装备文档内容与其形式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制造中的装备文档管理的模型.从应用层、逻辑层、物理层三层结构对装备技术信息文档及商务文档进行统一的安全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基于Viewstar ICS系统构架下开发的一种适用于油气调控中心使用的电话语音自动拨号系统,通过基于Windows环境的ODBC服务实现报警信息在Viewstar ICS数据库与第三方数据库MySQL语音拨号服务器联通,将Viewstar ICS系统中报警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后,通过第三方电话服务厂商服务器发送至电信运营商网络,实现自动拨号功能,极大地缩短了查询联系人号码及拨号时间,提升了公司调控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描述人手自然动作及其背后隐含的操作意图,达到在大空间增强现实环境下高效、自然地进行车间布局设计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手套、磁跟踪器的人机交互语义模型。该模型借鉴图灵机的思想,分成物理层、词法层和语法层三部分。其中,物理层的作用是从数据手套、磁跟踪器中获得操作者手部信息(手势、手势变化和手部运动轨迹);词法层由可组合成各种不同操作意图的基本手势信息组成;语法层则是根据手部信息映射到具体操作意图的逻辑推理层。该模型的提出可为实现在真实车间环境中进行车间布局设计的各项操作奠定基础。通过原型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所提交互语义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文介绍了基于CAN bus的汽车网络设计的关键要素,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交互层,网络管理及通讯矩阵等的设计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超前钻探地质预报的多参量融合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的多参量信息融合模型的建立分别在数据物理层、通信控制层和决策应用层3个融合层次上进行,通过对4路传感器信号进行融合,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与岩性间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给出了现场实测结果及判断。  相似文献   

8.
物理层过程与MAC层联系紧密,是TD-LTE物理层与上层之间的联系纽带,本文通过对物理层过程及MAC层的概述,使读者对这个纽带有总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飞机尾翼装配自动制孔方式为盲制孔,受飞机蒙皮和肋板自身形状结构限制,极易造成末端执行器制孔位置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数字的飞机尾翼装配自动制孔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包含物理层、数据层、连接层、虚拟模型层和服务层5个层次。构建数字孪生多领域多维模型,搭建基于统一架构的通信协议平台,利用虚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参数,对制孔加工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实现自动制孔。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仪器》2007,5(7):11-11
“食品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战略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当代食品安全管理亟须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这是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基于政策的风险管理和基于信息传播的风险交流三位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优化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在充分结合MAC层与物理层实际状况下,发挥跨层设计优势,组建了更为简单的网络拓扑。相比于使用IEEE802.15.4的原有系统,新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远、反应速度快、数据一次采集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海油应急管理体系讨论了现有基于事故应急指挥系统(ICS)的应急管理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定量风险的事故应急管理方法及其在中海油应急管理实现有效融合的应用方法,从而得出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在中海油事故应急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飞机导管零件制造过程中传统的取样制造模式,以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联通制造过程所涉及的设备、人力等资源,设计一条飞机导管智能生产线。导管智能生产线以导管数字化模型为制造依据,导管数字化模型是驱动生产线的上料、下料、弯管、清洗、切割、焊接、端头加工、检测全过程的唯一数据源,通过以太网联通设备硬件实现信息流通,生产线上的产品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通过信息层和物理层的交互,实现导管生产全过程横、纵双向的数字链传递。在信息层,导管智能生产线主要对生产计划、资源管理、运行控制、状态监测和统计分析等主要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将数据以指令的形式传递至物理层。在物理层,生产线执行下料、弯管、切割、焊接等工序和物料配送等物理业务流程,以工业机器人实现物料的自动流转,产生的数据传递至信息层,形成闭环。实际生产线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导管智能生产线能够实现飞机导管零件制造过程中切割、焊接、清洗、检测、物料配送全过程的数字链接,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导管零件制造精度与一致性,提升设备使用率和准时交付率,实现智能化、精益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追本溯源为质量问题纠正的前提,为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源头追踪,基于产品设计质量特性的关联关系和波动传播机制,提出了设计质量特性波动溯源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矩阵运算的多领域关联信息的统一建模方法,以产品的设计规则和装配关系为基础关联信息,建立了设计质量特性局部关联矩阵,并通过矩阵运算得到设计质量特性全局关联矩阵,进而映射为设计质量特性全局关联网络,建立了完整的、可追溯的设计质量特性关联模型;然后,提出了波动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建立了节点的波动度量化模型和关联边的波动传播强度量化规则,基于此可对不同关联传播形态的波动传播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质量问题-问题原因-设计质量特性多层网络进行分析,得到针对某一特定质量问题的象设计质量特性,对设计质量特性关联网络进行上游广度优先搜索,并进行设计质量特性波动诊断,得到源波动设计质量特性及其波动路径,对波动路径的波动传播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即可得到最终溯源结果。最后,通过起重机卷筒变形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算法,该方法在准确性以及算法效率和成本的平衡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过程中同步采集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在分析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同步采集误差累积机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信息跨层实时跟踪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累积误差控制方法。以节点物理层跨层实时捕获同步信息,避免任务抢占所导致同步信息捕获迟滞;研究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晶振频率偏移计算方法,提升晶振频率偏移计算精度;构建反馈控制系统动态反馈和补偿同步采集累积误差,避免同步采集误差累积效应;设计嵌入式多任务优先级管理固件系统,在采样率极高的机械振动信号采集过程中确保采样任务和同步任务实时性。实际测试表明,在高达51.2 kHz的采样率下连续采集30 s,节点间同步采集误差始终保持在0.6 us以内,同步采集误差最大值仅为采样周期的3%,满足机械振动信号同步采集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全数字量驱动的装配精度控制,从完整描述精度信息的角度出发,以基于模型定义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集成精度信息模型。首先按照精度信息类型论述了基于模型定义的集成精度信息模型的组成;然后基于各类信息的逻辑关系建立精度信息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将关键特性点作为装配精度控制的主要对象。按照精度信息形成过程将模型分为初级层、定义层、预测层和优化层。以发动机前端辅助传动系统装配为例,建立了完整的精度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零件更改触发的更改传播现象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和成本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更改预测方法(CPM)的零件多关联更改传播风险预测研究,系统的评估受更改传播影响后各个零件的更改风险值以降低产品开发设计的周期和成本。在梳理零件间复杂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融合两个维度关联关系,即纵向基于映射的零件—功能关联关系与横向基于约束的零件—结构关联关系,构建了零件多关联更改传播矩阵;根据上述两个维度的零件多关联更改传播矩阵,提出基于CPM方法的零件多关联更改传播风险预测算法;计算获取了某一零件更改时其余各零件受更改传播影响的风险优先级及零件多关联更改传播风险矩阵。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风险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境分类目标信息传播方法无法高效提升信息传播速度,提出一种互联网环境下语境分类目标信息分布式传播方法。互联网环境下,在语境中寻找关联因子,通过关联因子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侦查到的信息找到目标信息,利用点模式匹配方法将所得到的目标信息进行关联,验证信息的特征层、分类层、综合信息和属性信息;最后根据侦查技术和成像技术对目标信息进行传播,由于语境信息种类不同,所以传播方式为分布式传播,传播层次可以分为图像信息层次传播、特征信息层次传播和关联信息层次传播。为检验该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分布式传播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层次传播,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对于信息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所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介绍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所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