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及实现村镇绿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严寒地区村镇的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需求的特殊性。研究通过对大量典型村镇的实地调查,从解析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问题入手,在探讨严寒地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差距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地域差异,转变规划思路,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布局、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效率优先向社会公平转变.城市规划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与否则是社会公平在空间上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设施空间位置及其联系,而不是基于设施服务人群能力和特征.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以...  相似文献   

3.
空间公平发展是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必要途径,是提升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驱动机制。为探究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性的研究进展,文章利用Cite Space文献分析工具,对1993—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初步计量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的整体现状与趋势。此外,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精读,归纳该领域在解释内容、影响机制、应用模型方面的研究重点,并从研究设计、指标选取、因果关系三个方面提出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均衡公平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敏 《山西建筑》2015,(2):15-16
以南方某市老城区小学为例,采用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可达性分析方法,研究小学的可达性、服务饱和程度及布局合理性,以期为类似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现有规划编制实践主要依据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缺少定量化的手段和工具支撑设施的精准化布局决策。基于数据增强设计的理念,梳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布局优化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思路,构建面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规划支持系统技术框架,以期推动设施布局规划技术创新,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出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生活圈有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规划,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也逐渐走入社区.但我国生活圈起步较晚,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布局历程,以生活圈的视角对我国公共服务社设施现状从需求、特性、品质、交通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关布局优化策略,探讨如何进行改善人居环境与便民服务,以此满足人们对于更高生活品质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深。伴随着我国住区体制的转型,住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生活居住模式。本文从体制变革背景下的住区组成、千人指标和住区人群组成等角度浅析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方法,进而提出相应可持续的设施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正由快速发展转向稳步提质阶段,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作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生活圈理论的兴起,从居民需求角度评价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的研究日趋成熟,反之,从资源统筹角度评价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研究则被学界所搁置。文章梳理传统规划与生活圈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研究,对其立足视角、技术手段及局限性进行归纳,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合理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研究注重配置可达性与评价研究,国内注重布局与标准研究.结合国内研究的不足,指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后续研究应注意拓宽研究案例范围;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体系;创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研究和关注数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明明  王竹  裘知  王思成  华懿 《室内设计》2023,38(2):129-135
我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内外 合力作用下经历了由“增量”到“提质”的转变, 相关研究也从过往规划统筹的导向逐步转向以 人为本,进入百家争鸣的新时期,但其建设仍表 现出闲置和类型不全等问题。以动态发展的视 角梳理我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的发展 历程,从配置原则、配置方法、配置结果三方面 对其进行分析,发现研究总体上对标城市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的营建逻辑,配置原则体现出效 率与公平的角力伴随以人为本的转变,配置方 法由空间因子分析转变为融合非空间因子的综 合建模,配置结果则反映出层级化配置体系逐步优化的特征。目前借鉴城市社区配置理路的研究及案例研究无法应对乡村的多样化特征和村 民需求,提出在乡村特性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基本项+特色项”的菜单式设施功能类型框架和 在已成型的乡村内为设施科学“选址”的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的理解,提出如何在动态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设施供给的公平与效率。文章重点以常州市乡村地区的基本教育设施为实证,运用社会调查与GIS等定量与定性方法,提出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导引标准。  相似文献   

12.
高频率使用的小型服务设施是社会基础建设中的微小细节,往往被宏观的城市设计所掩盖,成为被忽略的部分。很多高频率使用的小型服务设施的建设都只能勉强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很难完美地平衡其自身的舒适性与环保性,能耗存在巨大的浪费。本文将以吐鲁番图书馆外独立式公共卫生间为例,探讨在满足功能要求、地域特征的前提下,在生态观念的指导下,运用绿色生态技术设计策略,设计具有文化特征强、舒适性能好、能源消耗少的绿色小型公共服务设施,并通过模拟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街道和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服务补缺”和“治理协同”的视角,揭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短板与问题,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与基层公共服务单元相耦合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路径和实施政策机制,提出通过建设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20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和“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优化城市基空间组织结构,促进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江绿 《城市规划》2011,35(1):92-96
基于西方正义理论对于结果正义、形式正义和过程正义的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均等到后果均等的中间转化环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保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质量与距离所代表的后果均等和形式均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实困境。针对后果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提出应对不同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目标和手段。对于低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是必要的;而对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应充分结合城市化目标和重点,利用过程调解后果均等与形式均等;对于高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基本实现,更高层面的后果均等将是城市区域和谐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形势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新要求,杭州市开展了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的评估与修订。有别于传统的自上而下制定各类设施配套标准的思路,此次评估与修订工作采用基于日常生活服务需求视角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型思路,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并将调研设施从公益性设施拓展到商业性设施,了解居民使用设施的频率、步行容忍时间等特征及对设施集中设置的意愿,以此为依据,对杭州市公共设施基本配套规定中设施类型的确定、设施功能的复合设置、服务半径的选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瓶颈,外来人口在我国城市中无法享受相应的公共福利。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外来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实施,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本文以上海中心城边缘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外来和本地户籍人口相对集聚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剥夺"的视角,借助六普人口数据和问卷调查及访谈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外来社区和本地社区的公共设施供应进行了打分,并通过方差分析法检验了设施供应和居民满意度的关系。文章最后,从缓解空间剥夺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外来人口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大型公共设施规划与实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长春  李沛  李文彬 《城市规划》2007,31(4):71-73,8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政府和各个部门缺乏统一政策的情况下,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实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大型公共设施的现状、规划与实施的分析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型公共设施规划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官卫华 《城市规划》2015,(12):80-90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约束,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建设仍不成体系、缺乏建设标准。本文以南京为例,深八分析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并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引入政策导向、规划干预、社会公平、交通可达等因素进行空间拓扑分析后,建立起适合南京大都市地区的农村聚落体系。然后,适应农村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乡统筹、社会公平、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构建起南京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配建体系,并从设施集中布局、空间复合利用、公共利益保障、配建标准优化等方面明确相应的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研广州三大安居解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现状,居民的需求意愿和需求满足程度,发现在由政府主导建设的这类居住区中,虽然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随着分期建设的进行而建成,并不同程度投入使用,但由于规划目标调整与随着社会进步而居民需求变化间的差异,由于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者、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衔接关系与运营状况的差异,由于对区域级大型设施依托程度的差异,以及由于与周边城中村居住环境的差异等,而导致不同居住区、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需求的满足程度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主要成因,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新兰  陈晓 《城市规划》2007,31(4):86-88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在公交发展“四优先”的发展政策中居于首位,落实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是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首先明确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概念,分析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落实面临的问题,从规划、供地、管理、立法四个方面提出落实用地的可操作性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公共交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