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问题 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环境保护 措施才能保证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基于 此,通过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环境植 物修复案例的实践分析,对大遗址进行的 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做 了简要的总结概述,并结合遗址的历史风 貌、生态环境恢复策略及国内一些大遗址 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似问题进行了有 效的探讨,使大遗址在被有效地保护利用 的同时,能够保证相应经济效益的提高,使 其在“丝绸之路”遗产建设上发挥重要的历 史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如何统筹协调城市中的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城市的发展需求,路县故城遗址进行了一次规划探索。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前提,对考古遗址公园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创新设计手法攻破技术难题,动态推动遗址公园实施,使其成为既能很好地阐释与展示遗址内涵,又能寓教于乐、被广大群众喜爱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3.
孟飞 《城市建筑》2014,(27):42-42
本文以谷阳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将景观体验理论应用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从个体感知、社会认同和场景塑造三个方面,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发掘和景观设计分析,介绍了遗址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谷阳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将景观体验理论应用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从个体感知、社会认同和场景塑造三个方面,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发掘和景观设计分析,介绍了遗址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王雅芬 《城市住宅》2021,28(6):16-19
从城墙类土遗址展示和保护研究入手,以大河村遗址城墙的展示设计为例,分析遗址本体信息、展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展示策略与方法,并与其他类型遗址展示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城墙类土遗址的展示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总结介绍了植物种植的基调,阐述了植物自身与其他植物、地形及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的组合与搭配,间接提出了一些对配置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较佳手段,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做到能够为丰富城市景观、创造合理的公园景观植物空间来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慧  姜芃 《中国园林》2023,39(5):75-79
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往往存在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高,但知名度、可视性、观赏性、游览性、配套服务和体验性差等问题。游客仅凭图、文的静态介绍,很难理解和认识其蕴含的价值,所以会产生“没得看、不好看、看不懂、不爱看”的直观游览印象。探索情境化设计方法在史前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应用,以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对景观空间序列、遗址保护、文化赋形和新技术赋能的情境化设计展开研究,以期处理好遗址“保护好”与“利用好”之间的关系,呈现特点鲜明、惠及民生的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实现文化资源活化与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9.
自考古遗址公园新概念提出以来,如何平衡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利用,使其良性循环,是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阐释文化空间与遗址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空间的3个属性:场所物质属性、精神文化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并进一步从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理论体系、属性与理论实践3个维度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保护利用的内容分为3个层面:遗址本体场所、空间表征形态和文化旅游体验。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例,划分核心区、展示区、辐射区分析其目前的保护利用措施,并提出其文化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虚拟文旅开发完善遗产活态展示、数字技术支撑公众参与保护营建、高校产学研助力广富林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构建,以期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文化遗产的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逐年增加,并成为区域发展中的新鲜血液,但其中存在大量的遗址公园自身旅游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低迷、与周边旅游资源缺乏区域联动的状况。如何将遗址公园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共生优势,成为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例,基于共生理论分析方法研判共生现状,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提出三大共生优化策略:配套服务品牌化,提升景区发展活力;景区交通系统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体验参与化,创新文旅融合机制。希望能够对其他考古遗址公园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共生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蔡超 《室内设计》2019,(4):14-19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 护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已走过了十年的探索 与发展历程。本文通过不同种类公园的差 异比较,解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定 位;通过梳理10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含 立项),分析其价值代表性、遗产完整性和 国家示范性等3个基本特点;其后,对国家考 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实践中存在的建设时 序、遗址复建、景观塑造、居民搬迁,以及 价值阐释与展示中的阐释与展示关系、遗址 博物馆展示等6方面问题展开讨论;最后, 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发展趋势中的几 个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分别是重手段,轻 研究;重建设,轻体验;重迎合,轻引导。  相似文献   

12.
巫小彬 《福建建材》2022,(10):29-31
马航洲湿地位于福州闽江河口,随着城市的日益建设,湿地的退化也愈加明显。为此从景观手法及绿化提升的角度出发,对处于退化中的湿地提出了相对生态的修复方法,以及探讨了植物生境空间和水体生境空间的营造方案,从而恢复马航洲湿地原有的鸟类天堂的愿景。  相似文献   

13.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多样化的考古遗址,文物保护界、建筑规划界的工作人员关于遗址展示的理论与实践却明显准备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遗址展示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日本在遗址保护、修复、展示、建设、管理等方面新的理念和技求,从而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更充分发挥遗址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杨静  成玉宁   《风景园林》2019,26(10):113-118
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与考古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与发展。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完备的法律保护制度、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文物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罗马图拉真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的梳理,从遗址的空间结构和历史时序性上解读遗址时空特性,探讨其在坚持遗址原真性的基础上,如何从遗址保护理念、规划设计策略和实施技术路径3个层面对遗址进行保护与阐释,旨在解析意大利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理念与方法,探讨其对于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东海 《重庆建筑》2021,20(6):20-21
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阳陵的绿化必须结合文物遗址特点和文物遗址的保护要求科学合理配置,否则就会背离考古遗址景观对绿化的特殊要求.目前该园陵绿化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资金问题,该遗址公园因财权不符而引发的绿化资金后续运营养护预算科目不足,财政政策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遗址公园建设,多数项目因绿化资金不足呈荒芜状态;二是景观问题,绿化景观存在与古遗址不融入问题.该文通过对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绿化历史进行梳理,从财政政策和绿化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较高标准,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要.以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为基本思路,通过景观格局恢复、优化功能格局、焊接文化生态、协调植物群落、强化社会调控等方法和措施,探讨以生态修复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图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对城市绿地系统构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阐析植物景观空间的概念,论述植物景观空间影响要素,以柳州市雀山公园为例,从整体规划和分区设计两个方面对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以人为本、施法自然、体验感知、要素组合的植物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公园绿地建设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多样化的植物景观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遗址保护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视角,以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大遗址保护中的环境整治环节作出了理论总结,同时结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现状,论述指出了当前环境的片段性、滞后性等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