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架空明线在不变动现有交叉制式的某些线对上,目前能传输的信号频率可以达到530KHZ,这样一对线路复用的载波电话电路为51条电路.这51条载波电路是由4种载波设备叠加得到的.它们是2MC—302高12路载波设备(外线传输频带156~280千赫),2MC—401超24路载波设备(外线传输频带298~530千赫),加上原线路开放的12路、3路等载波设备.对于前三种高频设备在叠加后相互之间有什么影响,这也是明线高频复用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将它们叠加后,对各个设备本身输出阻抗的影响和忙时负荷下,各个设备相互的串扰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在实际线路上测试.  相似文献   

2.
在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科委和省邮电管理局的领导下,由部五所、六所、省所和704厂共同进行了铝外导体单管中同轴电缆和300路载波设备系列的研究。1980年以来,在单管电缆试制成功和300路载波设备制成的基础上,为使这种设备系列能适应电缆架空、埋地两用和沿途分路(下电路)灵活的需要,又继续进行了360路载波系统的研究,即将在有穿管理地和架空的成都—温江间25公里电缆线路上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我国自动测试系统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还缺少理想验收方法的现状,提出了由测试设备体系、指标体系、验收方法等组成的技术体系架构,供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正线  李植棠 《通信学报》1996,17(1):126-130
使用国产光器件实现了1.3μm40km单模光纤微波副载波复用12路卫星调频电视宽带传输系统的实验。传输带宽为500MHz(0.97~1.47GHz),光纤线路总损耗为17dB。测量并分析了系统的载噪比特性,两者相符得很好。该系统经受了长期运转实验,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5.
邮电部只颁布了架空铁线在60kHz以下的传输特性,目前我国不少架空铁线已增开12路载波设备。本文计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36~143kHz4.0mm和3.0mm铁线的传输特性,并分析了开放12路载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微波与光纤相结合的多路微波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副载波的方案,对按照新调制方案试制的多路微波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1线路的基本状况1.1载波电话线路概况中央台现有一套载波电话系统,是配合960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载波电话终端设备,能够传输多种信息,例如电话、传真、广播和数据等。它是利用频率分割多路复用的原理,通过调制载波,把各路话音信号0.3kHz~3.4kHz搬移到线路传输频带内不相重叠的频段上,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互不干扰。即先经过预调载频116kHZ调制、取*边带116kHZ~12OkHZ,再分别经过18o、184、188……224kHZ12个通路载频调制,组成标准的基群谱6OkHZ~IO8kHZ作为第5基群与前4基群的广播信号成为一个超群发送出去。对端通过解…  相似文献   

8.
数字复接技术主要是指解决PCM (脉冲编码调制 )信号由低次群到高次群合成的技术。在频分制载波系统中 ,高次群系统是由若干个低次群信号通过频谱搬移叠加而成。如 6 0路载波是由5个 12路载波经过频谱搬移叠加而成 ;180 0路载波是由 30个 6 0路载波经过频谱搬移叠加而成。在时分制通信系统中 ,为了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 ,通常需要将若干个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流 ,以便在高速宽带信道中传输。1 PCM复用与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1.1 PCM复用采用PCM30 / 32系统 (又称基群或一次群 )复用的方法 ,如需要传送 2 0…  相似文献   

9.
1958年荷兰对其国内载波电话所用纸绝缘的对称电缆所进行的试验证明,这种电缆所能适用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千赫.荷兰邮电部随即作出决定,将过去传输48路载波体系的对称电缆,改用于120路载波体系.飞利浦电信设备制造公司与荷兰邮电部相配合,为适应这种需要,乃设计了一种新线路设备.这种设备采用晶体管,并由装在地下人孔里面通过电缆供电的简化增音机合组而成.本文除阐明其有关线路设备的各项设计问题外,并对其在实验电路上所测得的主要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高十二路载波电话设备在全国推广应用以后,又组织力量研制了超24路设备,并已投入使用。现在又取得了明线超12路载波电话设备新成果,于1984年9月17日至18日通过基层鉴定。超12路设备利用高12路以上频谱传输,与高12路、12路等设备配合,可以将一对明线上开通的话路数增加到40条,可经济有效的增加通信能力,提高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高频载波信号在明线线路上传输必然向四周辐射一定的功率,要充分利用现有明线线路,提高明线复用指数,增加通信能力,就必须弄清明线辐射的影响,以确保通信的安全可靠。为此,在推广应用高十二路载波设备之初,我们曾组织力量对高十二路与十二路载波线路进行了辐射测试,现将测试结果及其简单分析介绍如下。 1.明线线路辐射的特点 由于明线线路的结构特点,在信号传输时会产生辐射,其特点是: (1)明线线路由两条平行导线组成,系统在阻抗匹配条件下运行,载波电流以行波方式传向负载,在理想情况下不会向空中辐射。由于线路不均匀与阻抗匹配不良才导致少量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PCM系统与载波系统同缆传输时,PCM系统对载波通信的影响。根据电缆的串音特性,衰耗特性及PCM系统线路码的平均功率密度谱,分别推导出在单缆制和双缆制情况下PCM系统在载波信道上产生的串杂音功率计算公式。最后以载波十二路和六十路电缆中分别开PCM30路和120路为例,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数据通信是继电报和电话之后的第3种通信业务。在数据的传输中,常常用到的两个名词是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粗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数据电路位于两个数据终端之间,它由数据传输线和调制解调器M组成。其作用是为数据通信提供数字传输信道,在数据电路两端收发的为二进制“1”或“0”的数字数据信息。传输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通信线路一般采用电缆、光缆、微波等线路。通信设备包括各种传输系统,如载波传输、光纤传输及微波传输等系统。 数据链路是数据电路加传输控制器(TCE)和前…  相似文献   

14.
明线晶体管高十二路载波机能在没有大吸收峰的十二路载波明线线对上,在不增加增音站的基础上增开十二条载波电路,使一对铜线上开通的载波电路数达到廿七条.该设备为二线制传输,可同杆几套开放.模拟电路设计音频转接段为600公里,最大通达距离为1200公里.可以进行电报、传真等二次复用.每条通路加装压缩扩张器,用以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IB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是目前国际测试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测试系统。该文介绍的专用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就是一个基于GPIB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无线电台设备技术指标的自动测试、故障判别、数据存储、打印输出等。文章主要针对计算机终端软件如何利用Visual Basic通用语言完成程序设计,实现HP-8920B的自动控制作一介绍,对无线电台的收/发测试的部分具体测试的设计思想以及流程图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叙述。  相似文献   

16.
技术 革 新JH74—32B型会议电话汇接台制作简介晶体管十路人工电报汇接器305型明线十二路载波增音机305型明线十二路载波增音机(续)EB—lOA型共桥式自动汇接机简易晶体管线路障碍测试器载波通信用于对称电缆的SPS 300路系统C120型120路单管同轴电缆系统新型单管同轴地区通信电缆单管同轴电缆复用设备K一120高频对称电缆的充分利用552千赫对称载波电缆的串音问题120路载波电话体系里的晶体管化线路设备 国外电信技术新群路和超群转换设备 、环外压扩自适应增量调制编译码器 、数码率低于8kb/s的语音信号编码系统一种电子电话送受话器双…  相似文献   

17.
沈泽帆 《电子测试》2022,(16):91-92+97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载波同频噪声干扰阻断的研制方法,设备并接在干扰源处将阻断干扰信号,能有利于提升载波抄表成功率,有利于提升电网传输质量,降低设备投入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型的双向多路光载波传输系统,在阐述其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双通道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16-QAM-OFDM信号成功地实现了对下行信号强度重调制,并且进行了CATV/RoF/16-QAM-OFDM多路信号双向传输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采用光纤微波副载波复用技术对多路电视信号进行长距离中继传输的基本限制和主要技术。分析了在电继传输时,PAL—D制电视传输频道数限制及微波副载波的最佳频带。讨论了单模光纤色散和衰耗特性对光系统的要求。给出了由光波层、微波层、电视层共三个层次组成的系统单元的方案。并对系统单元做了一些基本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雷达装备对自动测试设备的通用化要求,文中采用混合总线技术,开发了基于PXI和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连接器-适配器的接口设计方法实现测试接口的通用性设计,并采用面向信号的思想开发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文中对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通用硬件平台、测试接口适配器及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该系统可用于多种现役雷达装备的自动测试,克服了雷达装备维修测试中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复用率低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