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颗粒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激光衍射法测量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颗粒粒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在砂状氧化铝试验过程中对大量的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颗粒粒度测量和分析,总结了影响颗粒粒度分析的共性因素。提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措施和改进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颗粒粒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橡胶单颗粒低温冲击破碎的实验研究,本文对橡胶低温冲击断裂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聚物的力学特性作了必要的讨论,确定橡胶单颗粒冲击破碎的应力类型,建立了高聚物球形颗粒冲击破碎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模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所得破碎颗粒的断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将观察结果与该模型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橡胶单颗粒低温冲击破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颗粒的破碎研究是粉碎技术发展的基础,对阐明物理过程、粒度变化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材料研究与粉碎理论之间的桥梁。在分析了橡胶低温下破碎的影响因素后,选择其中的4个因素:破碎温度、速度、颗粒粒径和冲击角度进行变参数实验研究,自行设计了橡胶颗粒低温破碎实验系统,国内首次完成了橡胶单颗粒低温冲击破碎实验。通过对破碎产物粒度分布的分析,得到了这4个因素对粉碎结果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颗粒形状是影响堆石料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研究.以爆破堆石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根据真实颗粒形状建立不同球度的单颗粒模型.分别生成不破碎和可破碎试样并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模拟,分析颗粒球度对堆石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球度通过影响试样内颗粒咬合和颗粒破碎,进而影响堆石料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颗粒增强型金属基复合材料 ( PMMCs ) Al/SiC的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三维立方体单胞模型嵌入单个和多个球形增强颗粒,颗粒直径分别为16 μ m和7.5 μ m,多颗粒模型内部颗粒随机分布。基体材料假设为弹塑性,应变强化及应变率强化均符合指数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尺寸、颗粒体积含量及应变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动态特性的影响是相互耦合的。颗粒体积含量一定时,颗粒尺寸越小,复合材料流动应力越高;颗粒含量越高,材料流动应力越高;应变率越高,材料流动应力越高。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对Al2O3/钢基复合材料900 ℃下高温磨料磨损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颗粒体积分数(39 %左右)的复合材料因颗粒对基体保护好,起主要抗磨作用,因而高温抗磨性较好;较高或较低颗粒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因颗粒脱落或基体磨损严重使得其高温抗磨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用水做分散介质,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三个氧化锆催化剂粉末样品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比较了三个样品的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氧化锆2号样品粒度最小,粒度分布集中,1号样次之,3号样粒度最大,粒度分布最分散.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iscrepance of scattered light between Mie theory and Fraunhofer diffraction is showed at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exes and sizes of particle. The accuracy of the Malvern particle size analyzer is discussed when it is used to measure small particles and some advice is proposed for its use.  相似文献   

9.
按球对称模型对粒子增强复合材料中热膨胀差(DCTE)热应力和残余应力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热应力或残余应力具有短程分布特点;粒子内部为常水静应力,界面和基体中径向应力与粒子内部同号,切向和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符号相反。存在一个基体发生初始屈服的临界温差tP,屈服范围随温差|t|而扩大。单程变温产生的残余应力与热应力完全相同;经过一个热循环后,若温差小于tP则残余应力为零;若大于tP,则在粒于和基体中产生残余应力。讨论了粒子形状和尺寸对残余应力和基体塑性变形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粒子侵蚀下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炭化层破坏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烧蚀环境的炭化层制样装置制备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炭化层,分析了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炭化层结构特点,并设计了一套粒子侵蚀装置,对侵蚀角度为30°、60°和90°工况进行了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炭化层的粒子侵蚀破坏试验,应用高速摄影系统记录粒子侵蚀炭化层过程,经过分析计算得出了炭化层的剪切极限强度和抗压极限强度,为...  相似文献   

11.
Liapunov's second method of stability was applied to two basic equations describing particle and gas velocities during horizontal gas-solid transport. System parameters were then varied to determine which, if an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ditions at which the transport system borders between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The regions of asymptotic stability (RAS)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particle diameter, particle density and linear pressure drop but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fluid density. The line diameter is not a significant parameter for changing the RAS. Actual experimental data must be tested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固体粒子进入熔体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粒子进入熔体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粒子进入熔体的热力学条件, 指出只有润湿角等于零时, 粒子才能自发地完全进入熔体中, 否则需要克服一能量障碍; 得出了粒子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发进入熔体的临界尺寸、考虑粒子浓度时使粒子进入液体所需外力的功的表达式, 以及粒子进入熔体的动力学条件。所得结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computer-simulated random dispersion of equal spheres is investigated.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i.e. the coagulation radius, is assumed for each particle without any particle movement. If the distance between sphere centers lies within the coagulation radius, the spheres are regarded as being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cluster. Various sizes of clusters exist inherently in the random dispersion. The effects of the coagulation radius and the bulk-mean particle volume fraction 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usters are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的合成及粒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胶乳。考察了乳化剂、电解质、丙烯酸单体和氨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稳定性和粒子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乳化剂总量或提高SDS/NP-40配比,得到的微胶乳粒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粘度增大;添加少量电解质,可以有效地降低微胶乳的粘度;适量丙烯酸单体参加共聚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降低乳胶粒径.但过多会影响胶膜的耐水性;氨化反应不但没有降低粒径,反而有所增加;微胶乳的平均粒径控制在40nm~60n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反应性乳化剂作用下的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反应性乳化剂作用下的醋酸乙烯酯(VAC)乳液聚合动力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聚合速率随乳化剂、引发剂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加快,乳胶粒平均直径较传统的的乳液聚合乳胶粒子大得多,且成核期结束较早。  相似文献   

16.
高固含量共聚物乳液聚合过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合成固含量65.4%的高固含量BA/MMA/MAA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共聚合过程中乳液胶粒粒径、粒子数、粒子形态、电导、流变性及聚合速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的进行,乳胶粒粒径变大,粒子数减少,粒度分布变宽;体系的粘度呈增大的趋势,固含量在60%左右时,体系的粘度忽然变大,在单体刚加完时达最大值,保温反应过程中粘度变小;单体与引发剂同步滴加,聚合反应较平稳;此聚合属于无规共聚。  相似文献   

17.
耐磨胶粘涂层微观吸湿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到填充微粒与胶层基体间吸湿性能差别,按半无限空间中的轴对称模型分析了耐磨胶粘涂层中的微观吸湿应力。结果表明,涂层中微观吸湿应力最大值发生于粒子界面上且与粒子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8.
颗粒统计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的表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讨论了颗粒形状和大小的表示、粒径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表征等问题,用实例比较了3种粒径分布较典型的乳液样品的各种平均粒径差异;根据粒子数计算公式的含义分析和统计平均粒径的物理意义,认为用于计算粒子数的平均粒径应为体均粒径,提出有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合成的聚己内酯(PCL)、聚丙交酯(PLLA) 们的共聚物(PCLLA)为材料,通过沉淀法制备了PCL、PLLA、PCLLA纳米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获得了纳米微粒具有较小的尺寸和粒径分布。同时还研究了水相温度、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聚合物材料本身性质对纳米微粒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微粒强化是金属强化途径之一,讨论了含钴高速钢W6Mo5Cr4V3SiCo5的超微粒强化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粒强化处理后的高速钢淬火的基体中有弥散分布直径在1nm左右的微细碳化物。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粒强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W6Mo5Cr4V3SiCo5钢的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2~3倍,耐用度提高150%~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