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高效三基色荧光粉的研发对于白光LED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Ce3+、Tb3+和Eu3+单掺杂CaxMgyAlmSinOz (Ca2Mg0.25Al1.5Si1.25O7,Ca2Mg0.5Al Si1.5O7,Ca2Mg0.75Al0.5Si1.75O7,Ca20Al26Mg3Si3O68)的三基色荧光粉。通过Rietveld精修、晶体结构模拟和密度泛函理...  相似文献   

2.
长余辉材料应用广泛,但种类繁多、发光机理难以被普遍阐释。针对发光–余辉性能好的Sr2MgSi2O7:Eu2+,Dy3+硅酸盐长余辉材料,构建Sr2MgSi2O7基质、Eu掺杂及(Eu,Dy)共掺杂Sr2MgSi2O7的分子模型,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电子结构角度解译电子跃迁俘获路径,并阐释Sr2MgSi2O7:Eu2+,Dy3+的持续发光机理。结果表明:Eu、Dy离子的掺入使Sr2MgSi2O7由间接带隙半导体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Dy 5d态主要位于Fermi能级与Eu 5d态之间,并与Eu 5d态存在能量重叠,这证实了Dy3+作为电子陷阱的合理性。S...  相似文献   

3.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2LaZrO5.5:Eu3+荧光粉,探讨溶液的pH值、焙烧温度和掺杂Eu3+的量对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的影响。证实了当pH=3、焙烧温度为800℃时Ba2LaZrO5.5:21%Eu3+荧光粉为立方体钙钛矿结构;在280nm激发下基质Ba2LaZrO5.5在468nm处有较强的蓝光发射,而Ba2LaZrO5.5:21%Eu3+荧光粉在612nm处有Eu3+的红光发射峰最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2-B2O3-BaF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2O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2O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2O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2O3<...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热分解法制备g-C3N4蓝色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0.92Mo O4:0.08Eu3+(SMO:E)和Sr0.82Mo O4:0.08Eu3+,0.10K+(SMO:EK)红色荧光粉,通过沉淀吸附反应制备了Sr0.82Mo O4:0.08Eu3+,0.10K+@0.013g-C3N4(SMO:EK-CN)复合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猝灭分析对荧光粉进行表征,分别探讨了Eu3+单掺杂和Eu3+、K+共掺杂以及Eu3+、K+、g-C3N4  相似文献   

6.
Ce3+掺杂石榴石基荧光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物化特性、高荧光转换效率、较短的荧光寿命、激发光谱与紫外/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射谱的高效匹配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照明、显示、医学成像等领域。得益于石榴石结构丰富的阳离子格位,通过多种类基质化学组分取代可实现Ce3+发射波长从460~610 nm范围内的连续可调,不仅大大拓宽了其潜在应用场景,也为Ce3+发光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广泛的素材。然而随着近年来相关实验探索的大幅增加,种类较为庞杂的Ce3+掺杂石榴石基荧光材料特性与发射波长调控理论常常出现无法解释甚至矛盾之处,成为阻碍Ce3+掺杂石榴石基荧光材料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基质化学组分取代调控Ce3+发射波长的几种主要理论,综述了近年来Ce3+掺杂石榴石基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理论与实验,主要从[CeO8]畸变因子角度出发,讨论了离子取代对Ce3+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Al4SiC4为原料、Y2O3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制备Y3Al5O12–Al4Si C4复合耐火材料,研究Y2O3添加量[0~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FT模拟计算Y3+对Al4Si C4不同晶面表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Y2O3与Al4SiC4表面固有氧化层形成共晶液相,在复合材料晶界处生成Y3Al5O12和少量Y2SiO5。Y2O3的添加促使Al4Si C4...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高能射线成像对闪烁陶瓷的应用要求,并探究Eu3+掺杂量对陶瓷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Eu3+掺杂量的EuxLu1.4–xGd0.6O3(x=0、0.02、0.06、0.10、0.14、0.18)粉体并通过真空预烧结合热等静压烧结,制备出EuxLu1.4–xGd0.6O3透明陶瓷。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陶瓷直线透过率先升高后降低,在x=0.10时达到最高(71.4%@611 nm)。EuxLu1.4–xGd0.6O3陶瓷的光致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证明了Eu3+掺杂量的增加能够提升陶瓷的吸收峰和发射峰强度。陶瓷在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强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CaAl11.98O19:0.02Mn4+和Zn0.01Ca0.99Al11.98O19:0.02Mn4+转光剂,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转光剂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在217 nm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光谱主峰位在653 nm左右的深红光,正是太阳能电池吸收600~700 nm区域;加入电荷平衡剂Zn2+之后,有利于提高Zn0.01Ca0.99Al11.98O19:0.02Mn4+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Ce3+、Nb5+、Zn2+对钛酸锶钡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e3+、Nb5+、Zn2+各离子单一掺杂提高其介电性能是有限的,而充分运用各微量离子作用机理,控制钛酸锶钡的Ce3+、Nb5+、Zn2+引入量,能综合提高钛酸锶钡基陶瓷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闪烁陶瓷相比,基于立方相Gd2Zr2O7具有高密度、高光学透过率和良好的闪烁性能等特征,本工作采用真空烧结法,成功制备出系列Eu3+掺杂Gd2Zr2O7透明陶瓷,研究了掺杂离子及掺杂量对其晶体结构、光学透过率、荧光性能及闪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透明陶瓷样品具有良好的光透过能力;光谱表征发现,20%Eu3+掺杂Gd2Zr2O7具有最佳的光致荧光和辐照发光强度,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30 nm。X射线成像实验表明,Gd1.8Eu0.2Zr2O7透明陶瓷的X射线成像分辨率可达11 lp·mm–1,具备对不同材质物体的成像应用潜力。在医学成像、工业探伤、高能物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出了硫元素掺杂的具有473 nm和525 nm双发射的UCr4C4型Rb Na3(Li12Si4O16–ySy):Eu2+窄带蓝光荧光粉,并在UCr4C4结构中实现零热猝灭发光性能,其发光积分强度在250℃下提升至室温的107%。Eu2+离子的格位占据分析及缺陷表征揭示了对应的发光调控和零热猝灭机理。采用阳离子取代策略(Ti4+部分取代Si4+)成功消除了荧光粉位于525 nm的肩带峰,将蓝光色纯度从61.1%提升至83.7%,使Rb Na3(Li12Si3Ti O16–ySy):Eu2+荧光粉有望成为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的蓝色发光候选材料,为UCr  相似文献   

13.
采用stober溶胶-凝胶法制备以SiO2为基质,Eu3+为激活剂的红色荧光粉。研究了退火温度,稀土Eu3+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出了分散度高,形貌好的球形SiO2粒子,粒径分布单一,几乎均在613 nm左右,SiO2粒子为非晶态,稀土离子的掺杂并未改变SiO2的结构。稀土离子掺杂量与退火温度仅影响发射峰的强度,并未影响发射峰的位置。SiO2:Eu3+最佳退火温度为600℃、最佳掺杂量为6 mol%,位于橙红光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Sm3+掺杂浓度的Ba3ZnNb2O9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漫反射光谱(DRS)、荧光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结果显示纯样Ba3ZnNb2O9与Ba3ZnNb2O9:Sm3+荧光粉的衍射图完全吻合,表明Sm3+离子的少量引入并未对晶体结构产生影响。漫反射光谱显示样品可以被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发射光谱表明存在基质向Sm3+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Sm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1。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激活的La2MgTi1-xO6:xMn4+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n4+成功进入到La2MgTiO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50~550 nm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吸收,在650~750 nm的范围内有较强烈的红光发射,归属于Mn4+离子的2Eg4A2g能级跃迁,在Mn4+浓度为0.008时,发光强度最大;La2MgTi1-xO6:xMn4+红光荧光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红色荧光粉应用于植物照明LED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GPa级高压低温烧结制备出立方γ-氧化铝(γ-Al2O3)透明陶瓷材料,通过调节温度并研究了立方γ-氧化铝陶瓷在常压和高压下的相变行为、显微结构和掺杂稀土离子(Eu3+)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5 GPa压力和温度为300℃所烧结的立方氧化铝透明陶瓷,其直线透过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达到86%,与蓝宝石单晶体在该波段的透光性能一致,并且其平均晶粒尺寸小于20 nm,Vickers硬度达16 GPa。另外,在立方氧化铝基质中掺入三价稀土Eu3+后,三价Eu3+能自还原为二价Eu2+。当对Eu3+掺杂γ-Al2O3材料加热至300℃后,其荧光光谱表现出最强的Eu2+发射,继续升高温度至1 200℃后,二价Eu2+的发射强度降低至最小值,并恢复为三价Eu3+的发射。这表明立方氧化铝具有自还原的结构优势,有利于获得低价金属离子掺...  相似文献   

17.
以发射蓝色荧光的Ui O–66–NH2和发射红色荧光的Eu–MOFs为荧光基团,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Ui O–66–NH2@Eu–MOFs),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的微量PO43–的检测。将发射蓝色荧光UiO–66–NH2与发射红色荧光Eu–MOF结合,构建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微量PO43–的比率荧光探针。结果表明:当PO43–存在时,由于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效应的减弱,导致UiO–66–NH2的荧光增强;另一方面,PO43–和Eu3+的强配位作用将阻止配体–金属的能量转移(LMET),破坏了“天线”效应并导致Eu–MOF的荧光猝灭,在最优条件下,F445/F633与PO43–在1~12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  相似文献   

18.
朱国贤  谢木标  李海莲  邱发民 《广州化工》2013,(18):108-109,11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2+,Ce3+单掺和共掺KMgF3。分析了样品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相。测定了它们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显示:在Eu2+单掺KMgF3中,发现峰值位于360nm附近的锐峰线发射;在KMgF3双掺体系中,只能观察到Eu2+的发射光谱,并且Eu2+的发射强度随着Eu2+的浓度增加而增强,说明在共掺体系中存在Ce3+→Eu2+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蓝光激光+无机荧光体”的方式产生白光是当前激光照明的主流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现有的无机荧光体光谱中缺乏青绿光和红光成分,导致激光照明的显色指数偏低。本工作通过引入电荷补偿剂Na+的方式,制备出高效的蓝绿色Ca3Sc2Si3O12:Ce3+,Na+荧光粉,其内/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86%和55%;然后结合商用CaAlSiN3:Eu2+红粉,以二氧化硅溶胶为无机黏结剂,在蓝宝石衬底上低温制备出高效的复合荧光膜。该荧光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00℃时其荧光强度仍保持在常温下的84%;荧光膜中绿光、黄光、红光成分均匀分布,其半高宽达176 nm;在蓝光激光激发下产生647 lm的白光,光效122 lm/W,光源的显色指数88。这些结果表明荧光粉/SiO2复合荧光膜在高显色激光照明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吉祥波  敬畏  祝明水 《化工学报》2016,67(5):2138-2143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共沉淀合成了Nd:YAG陶瓷粉体。分析了合成过程中盐溶液离子浓度和分散剂含量对粉体后期晶相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溶液浓度在0.16 mol·L-1和0.32 mol·L-1时,煅烧过程中粉体出现Y2O3、YAM等过渡晶相,这些过渡相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才能完全转化为纯YAG晶相。当盐溶液浓度降低到0.08 mol·L-1, pH调节到8.0时,各组分离子和掺杂离子达到分子水平的均匀混合,合成粉体煅烧过程中直接转化为YAG晶相。添加的分散剂 对Al2O3和Y2O3扩散反应生成YAG晶相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采用纯相的Nd:YAG粉体制备的多晶透明陶瓷获得了1.6W的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