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胜召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2):41-43
AdHoc网络是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具有无中心和自组织的特点,为了解决大规模AdHoc网络的组播路由,分簇算法是最高效的解决办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权值的新型分簇算法,提高了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之更适合于管理大规模、多环境的AdHoc无线网络。 相似文献
2.
3.
4.
5.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中传统分簇算法存在稳定性低、网络开销大的问题,在WCA分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有预测机制的EWCA-MP(Efficient on-demand Weighted Clustering Algorithm using Mobility Prediction)分簇算法,该算法在簇头选择时充分考虑节点间的链路保持时间,在簇维护阶段引入模糊逻辑的概念,对Hello消息包的广播周期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CBRP中,提出了一种ECBRP-MP(Efficient Cluster Based Routing Protocol using Mobility Prediction)移动预测的分簇路由协议。仿真结果表明,EWCA-MP算法在簇头数目、单位时间内节点转移次数和统治集更新次数明显减少,ECBRP-MP路由协议在路由开销、分组投递率的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7.
分簇算法是传感器网络中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传感器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根据用户要求的误差门限及结合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马尔可夫模型,将事件感知区域划分成虚拟极坐标等价层。每个等价层选取层内当前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网络通过移动代理收集簇头感知信息,该方法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有效节省了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8.
9.
10.
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受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响应式分布分簇算法(RDCA,responsive distributedclustering algorithm).该算法不需预先得知节点自身及其他节点的位置信息,而仅根据局部拓扑信息快速进行分布式的簇头选举,并根据代价函数进行簇的划分,适用于周期性获取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负载平衡性能和较小的协议开销,与LEACH协议相比,能够减少能量消耗,网络生存期大约延长了40%.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通过对连续五年(1986—1990)短波一跳天波信号(收发相距为670Hz)的观测研究,给出了10MHz和15HHz信号回波的多普勒频移和展宽的年、月、日变化特性以及磁暴活动等对它们的影响,并从电离层电波传播角度探讨了这些参量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多普勒调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传统的斩波器调制技术中,被测对象“被动”地接受外来调制光的照射,由于这种照射一般要经过一定的光学系统来完成,因此,调制照射发生在每一个光束经过的光学元件上,这些元件必定会存在某些加工缺陷,从而产生与调制照射同频率、固定位相差的杂散信号,只要这些信号在探测器的视场里,就会形成背景干扰,从而降低信噪比。利用MichelsonM-orley动态干涉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Doppler频移原理的调制器。与传统的调制技术相比,多普勒调制技术是将被测目标自身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在干涉仪光路中造成的干涉场的交替变化作为调制频率来实现光的调制,可以有效地消除目标以外一切背景因光调制而产生的噪声影响,极大地改善微弱信号探测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调制信号频率稳定度(相对标准差)可达到±1%左右,能满足锁相放大器参考信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The ad hoc networks are completely autonomous wireless networks where all the users are mobile. These networks do not work on any infrastructure and the mobiles communicate either directly or via other nodes of the network by establishing routes. These routes are prone to frequent ruptures because of nodes mobility. If the future movement of the mobile can be predicted in a precise way, the resources reservation can be made before be asked, which enables the network to provide a better QoS. In this aim, we propose a virtual dynamic topology, which on one hand, will organize the network as well as possible and decreases the impact of mobility, and on the other hand, is oriented user mobility prediction. Our prediction scheme uses the evidence theory of Dempster–Shafer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futur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by basing itself on relevant criteria. These ones are related to mobility and network operation optimisation. The proposed scheme is flexible and can be extended to a general framework. To show the relevance of our scheme, we combine it with a routing protocol. Then, we implemented the prediction-oriented topology and the prediction scheme which performs on it. We implemented also a mobility prediction based routing protocol. Simulat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a set of elaborate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5.
如今移动传感器网络在各个领域已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移动传感器网络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都很高。而数据收集问题一直是这方面科研中必须被突破的难题。组移动模型是移动传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移动模型,在本领域内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有关移动传感器网络组模型的数据收集算法却屈指可数。提出了一种组移动模型中基于模型特点的数据收集分簇算法——MCBC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的速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两节点是否同组,再从中选择簇头,有效地利用了组移动模型中节点的移动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组移动模型中,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环境的影响下,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节点始终处于运动状态;UWSN采用声信号通信,缓慢的节点移动也会造成UWSN现有的多址接入技术(MAC)协议冲突避免机制失效。该文建立了水下节点的运动模型,基于AR运动预测模型减小水下节点的时空不确定性对于MAC协议的影响,提高发送信息在预约时隙到达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R(5)预测可以减小74.8%的时延探测误差。提出了基于预测的预约MAC协议:P-MAC。NS-2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海浪运动场景下能提高收包成功率(PRR)10%-15%。 相似文献
17.
章治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29(3):98-101,105
提出一种组合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SMOF网络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聚类,然后采用Elman网络对聚类后的流量数据进行训练并预测,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对Elman网络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组合神经网络加快了网络流量预测速度,提高了网络流量预测精度,克服了单一预测模型不足,为网络流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ADCP流速测量的需要,研究了利用复自相关法估计回波信号多普勒频移的算法.通过对比FFT法和复自相关法在频率估计量的偏差和标准差,以及算法运算量,表明复自相关算法是频率估计算法的一个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析了利用民航飞机散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定位地面干扰源的2种定位算法。第1种算法通过零误差等高线相交来进行定位,第2种算法通过比对理论和实际的时频曲线最大互相关值进行定位。对这2种定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理论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2种定位算法的误差较小,均能较好地完成定位工作。因此,通过民航飞机的散射信号来定位地面干扰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