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辉 《建筑师》2018,(2):96-101
建筑设计的趋势在不断变化,在混沌与多元的当代西方社会条件之下,有关社会、技术、空间、身体等多维度的综合使得建筑设计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时代精神。在经验与试验、本质与外延多个层面游走的建筑师试图通过各种探索来丰富建筑与城市空间体验,在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状况的同时描绘了一幅多维度的当代空间图景。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一空间图景背后的思维与审美特征,试图以此对西方建筑设计的当代性进行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2.
德勒兹哲学思想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吉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思维、建筑设计创作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图解"、"块茎"、"褶子"、"游牧"……主要思想是德勒兹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现象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图示和可操作性,对当代建筑师在思想及其对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生成方式……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当代受德勒兹...  相似文献   

3.
陈琦  庄惟敏 《新建筑》2011,(3):11-14
从当代建筑空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现象入手,以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依托,结合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几位建筑师的创作理念,试图将当代建筑创作纳入到社会学的考察当中。通过"社会—历史—空间"的三元辩证法视角认识和解读在消费文化占主导特征的当代社会中,建筑空间趋向多元复杂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Wester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art is a conceptual architecture and art, change in human concep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art, presents us a new look. Evolvement of concept is the core force that pushes forward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as concept always influenc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reate a new dimension. Both architects and artists try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using the individualized work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value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istic creation.  相似文献   

5.
徐希  徐洁 《时代建筑》2013,(5):152-157
文章简要介绍了当代爱尔兰建筑的发展与背景,以及爱尔兰建筑师面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剧烈变化,以深深根植于现代主义建筑传统和爱尔兰本土文化的、实用、理性的设计策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钟波涛 《华中建筑》2012,30(4):25-27
在信息社会,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建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建构的出现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现象。该文指出,数字建构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和工具,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多重、复杂、多变条件下,追求个性化与高效率、高精确率的结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从历史发展延续性的角度来看,数字建构在平衡理性与多元化上为当代建筑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建构将从内在思考方式、建筑的建造逻辑、智能控制等方面对当代建筑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涛  杨昌鸣  滕军红 《新建筑》2012,(5):116-118
建筑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这两个基本原则揭示了建筑界的一个普遍"常识",即"风格"是果,不是因。历时150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新风格"探索历程说明:中西成熟的建筑"风格"不是中国现代建筑"新风格"的来源;当代中国建筑应该放弃无果的"风格"借鉴,思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和风格紧随时代,专心研究当代中国人及社会对建筑所提出的真正要求如此,中国当代建筑的"新风格"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8.
建筑评论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评论是一门模糊的学科,涉及记者,史学家,建筑师等众多的职业。建筑评论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行业内以及行业与大众之间进行交流。建筑评论的理论基础涉及建筑学,美学,历史,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现阶段的建筑评论进入一个普遍化的明星理代,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论战逐渐消失,折中主义已成为主题,解构主义不再引起社会性的争论,不同理论对立的集团已出现互相容忍和尊重。  相似文献   

9.
杨辰 《建筑师》2012,(6):76-78
ATM(L’Afelier d’Architecture Montrouge)是活跃在20世纪.50—70年代法国建筑界的著名事务所,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选择了一条"用建造介入社会"的创作道路。随着80年代以后法国城市问题的凸显,ATM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ATM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的简要介绍,指出其创作理念对今日中国建筑师之启发。  相似文献   

10.
徐健生 《城市建筑》2012,(1):99-101
关中传统民居因其特色明显无疑是西安本土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这一语境进行传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在,本文在对关中传统民居特质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与项目的实践创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现、当代建筑实践在现代主义之后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质鲜明的道路,国际舞台上不断涌现的优秀西班牙建筑师用作品表达着他们天赋与经验的完美结合。对于建筑师的培养——西班牙建筑教育是与建筑师职业资格无缝连接的,"5+1"的学制使得西班牙建筑学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拥有签章的资格,所以我们可以说西班牙建筑师的职业之路在他们大学入学时便开始了。尤其是初期,也就是建筑入门的这个阶段,在整个西班牙建筑师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以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所建筑学院为代表的设计基础课程,则是展现西班牙建筑教育构架与思路的最佳案例。  相似文献   

12.
饶小军 《新建筑》2009,(3):42-45
通过对中国建筑传媒奖活动的评述,对当前中国建筑的各种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探讨建筑学所涉及的社会意义问题。并针对《南方都市报》所倡导的“走向公民建筑”的主题,对“公民建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结合所谓“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等政治社会学理论,肃清建筑学意义上“公共建筑”与“公民建筑”的理论差异,以确立该奖项在理论上的基本立场,避免对建筑创作实践的理论误导,进而为繁荣中国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提供一个新的公共视野和角度。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华中建筑》2003,21(5):79-81
从建筑师和业主互动行为的角度观察,建筑设计是一项社会活动,其中买际上存在着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双重运行的格局,正是二者的共同实施导致了当今大量建筑和社会问题的涌现。认清这一问题关键,对于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建筑设计的功效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22,38(5):14-24
当代社会发展迭代加速,人类的空间感知由于时间压缩变得日益丰富,呈现出加剧的混杂和多元,复杂性是当代社会百态的特殊呈像,也是人类世拓展的必然趋势。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对这一时代特质做出能动的设计回应,从设计意识到设计技术。“自然”“装饰”和“质感”,3个源自并清晰于设计过程的设计问题被作为面向复杂性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构建的契机。“自然”对应于风景园林基本价值观的当代拓展与建构,“装饰”对应于历史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建构,“质感”则对应于体验通感的建构。展示了通过实践做研究(RTD)的工作路径,特别回顾了引发它们成为设计命题的触媒情景,以及在建的真实过程与反刍式思辨交互印证更新的设计观念的产生,目标指向表征景观厚性的共同呈现的设计技术,从而形成拓展设计认知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于挪威建筑师的几个作品中与自然的关系的阅读,引导出挪威建筑中所体现的挪威人的建筑自然观,这些建筑已经成为挪威建筑师的一种声明,使得这个有着颇为原始自然地貌的国度上的建筑与自然观,在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探讨挪威的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现象。建筑现象学理论,不但是挪威建筑师对于自然的体认的基础,也成为挪威建筑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寻求创新的设计工具。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挪威最重要的建筑教育机构,在其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中,一直保持着源自自身的现象学建筑教育体系,其中B3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最具代表性、并延续多年的范例。B3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对于自然的广义的定义,使得自然成为建筑设计的对象和建筑的发生器,而不再是与建筑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外在制约因素。无论作为建筑本体的核心价值,还是作为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肖婷  刘思齐  焦旸 《建筑与文化》2016,(10):200-201
坐落在杭州西溪湿地的阿里巴巴办公楼园区是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大型群落型办公建筑,建筑从布局到外立面设计等各方面都充分考虑了社会性、人文性及对绿色生态的关注。建筑师从自身独特的设计语言出发诠释了他们对当代建筑特征的理解,表达了他们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科学是突破了牛顿线性理论的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系统并非是无规律性的系统,线性空间实则是非线性空间的一个特例。非线性建筑设计冲破了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学与现代主义建筑匀质空间的限制,走向动感强烈、风格多变的自由空间造型艺术的领域..非线性建筑设计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流动曲面、折叠融合、倾斜叠加、旋转扭曲等。前卫建筑师如果希望设计出更多惊天动地的作品,完全有强要在前沿几何学、建筑结构美学、新型建筑材料、环境生态学等几方面做出深入全面的学术研究非线性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建筑语言与设计手法没有国界.中国建筑师完全有掌握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建筑文化与诗词歌赋--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之间共生、共创.它们之间的比邻关系,正是当今建筑师们所倡导的历史文脉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对现代建筑与环境的构思设计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引导作用.该文试图从此角度进行探讨,目的是要使处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发展时代的建筑师们,在建筑设计构思中,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根,展现中国文化的源,突出建筑设计中的诗意化创作.  相似文献   

19.
张磊  任乃鑫 《山西建筑》2007,33(6):18-20
介绍了中国传统聚落的模式,指出它具有传统建筑所独有的点阵特点,并列举了能够将充满个性的“点”通过彼此和谐联系的“阵”结合的实例,并以此来启发当代建筑的设计思路,使其在居住建筑中得到体现,值得当代建筑师们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当今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建构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反思是非常有意义的。建筑教育作为影响建筑师实践和思想的重要起始阶段,应顺应建筑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断更新观念,并将这种观念和思考付诸于教学实践。从建构的角度研究建造的本质问题,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