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认为,原文中对可灌比值物理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对灌浆设计和施工是很有益的.现提出几点意见如下: (一)原文中可灌比值仅表明被灌地层和灌注材料间的几何尺寸关系。若设想与其他灌浆参数(压力、浆液流变性、设计标准等)结合起来,则对判明地层可灌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更具有实际意义。以往用可灌比值表示地层有效灌注的有:美国约翰逊认为N>25,苏联阿达莫维奇N>5,国内工程N=4-10,原文建议N=10—15等。笔者认为,其差别较大的原因,就在于N值并未包括影响可灌性的所有重要因素。若要较全面地反映地层的可灌性,则它至少是下面这些因素的函 相似文献
2.
土石坝掺砂砾石粘土心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随着筑坝技术的发展,土石坝心墙土料的选择范围日趋广泛。冰碛土、风化岩、砾质土都可作为心墙材料。经过必要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采用专门的开采、筛选、拌和等措施,并保证土料颗粒级配良好、拌和均匀和碾压密 相似文献
3.
砂砾石土灌浆技术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必要对砂砾石土灌浆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述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砂砾石土灌浆理论、灌浆材料和灌浆自动记录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从非牛顿流体、黏度时变性、劈裂灌浆和注浆模拟试验等4个方面对灌浆理论进行简要述评和分析,从水泥浆材和化学浆材两方面对灌浆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而针对灌浆自动记录仪对灌浆设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广大科研人员在砂砾石土灌浆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宝贵研究成果,必将推动灌浆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以赣江堤防工程金滩堤段高喷钻灌施工为背景,通过高喷钻灌一体机在砂砾石及粉砂地层中钻孔灌浆的应用所反应出来的三个技术难题,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高喷一体机在类似地层中严重制约钻孔及喷浆的施工处理措施,为类似地层高喷一体机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本项目的处理未见国内外相关资料或报道,仅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老龙口土石坝砂砾石填料现场碾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砂砾料的最大干密度,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确定方法。老龙口工程大坝填筑用料为采金弃料,该料含砂较少,砾石粒径在5~400mm,60mm以上砾石含量达25%-30%。对大于60mm粗粒料的试验方法还没有一种全面、系统、完善的科学方法和规程可遵循。我们通过各种试验方法测定与现场实际比较,参建各方最终确定采用碾压法——20t振动碾强振20遍,测定砂砾料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8.
各种岩石的特有可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水力发电》1992,44(1):14-23
在坝基下设置灌浆帷幕总要耗费相当大的投资,只应该在完全必要时才做;但情况常常并非如此。由于现在的勘探方法已得到改进,并可利用一种新观念,故能更好地评价坝基的渗透性。虽然认识上和技术上的进步总是不能满足通常甩于工程的精确性(由于岩体的非均质性因而是不可能的),但可以使已有的方法得到相当大的改进,以避免不必要的耗资巨大的工程措施。新观念考虑了各个方面;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和水力学条件构成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有了新观念,在许多坝址仍然使用老观念。为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着重介绍与不同岩石的特有可灌性有关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认为不可能有对各种岩石都普遍适用的灌浆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渗透变形是砂砾石土地基及堤防结构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影响渗透变形的因素很多,其中颗粒级配及应力状态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研究土体应力状态大小对砂砾石土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梯度的影响,通过研制大直径渗透变形仪加载系统,完成了侧限条件下砂砾石土在0.1、0.3、0.6、0.9MPa铅直应力作用下的渗透变形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结合考虑土体附加应力状态对临界水力梯度影响的理论研究,得到了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梯度随着应力状态的提高而加大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渗透变形试验过程中现象观察及渗透系数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建议了结合渗透变形试验中渗透系数变化过程线确定临界水力梯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砂砾石土渗透变形特性的应力状态相关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变形是砂砾石土地基及堤防结构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影响砂砾石土渗透变形的因素很多,其中颗粒级配及应力状态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研究土体应力状态大小对砂砾石土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梯度的影响,通过研制大直径渗透变形仪加载系统,完成了侧限条件下砂砾石土在0.1、0.3、0.6、0.9MPa铅直应力作用下的渗透变形试验。试验成果及理论研究都表明砂砾石土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梯度随着应力状态的提高而加大,两者之间近似呈线性增加关系。渗透变形过程中,砂砾石土产生的渗透挤密和潜蚀现象是引起渗透系数演化的内在原因;基于渗透系数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应用渗透系数变化过程线确定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梯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少占土地、就地取材是堤防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对北汝河治理工程利用河床砂砾石筑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砂性土筑堤技术一般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两岔河砂砾石工程性质,说明砂砾石是一种良好的填筑材料,从国内外砂砾石面板堆石坝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认为较细的砂砾石也可作坝料,但必须设置排水设施,如砂砾石颗粒较粗,级配良好,渗透系数大于10^-1cm/s,可不设排水设施,防浪墙的建基高程应高于正常高水位,并在坝体沉降变形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浇筑。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砂砾石地基具有孔隙率大、透水性强的工程特点,当水闸建在砂砾石地基时,必须考虑防渗问题,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保证水闸的渗流稳定。文章以大利河引水闸为例,采用阻力系数法对不同防渗设计方案进行渗流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合理的防渗设计方案,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鸭池口隧洞工程是全长72公里的西安黑河引水渠道的咽喉工程。该隧洞长2149.62米,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施工难度大。经施工方案比较,决定采用喷锚支护技术。 鸭池口隧洞由省水电工程局四处承建,1991年12月动工,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紧张施工,于1993年5月贯通,达到了安全、工期短、节省投资的效果。喷锚支护技术在砂砾石地层隧洞施工的成功应用为我省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