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MnZnFeO体环形磁芯微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丙豪  赵湛 《传感技术学报》2005,18(3):507-509,518
利用MnZnFeO体环形磁芯作为敏感材料,设计了一种采用单磁芯双绕组结构,高稳定性电压源供电,多谐振荡桥新型非接触型电流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分析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参数设计计算,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了传感器的分辨力、线性度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钴基非晶丝的数字弱磁场检测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数字式新型弱磁场检测仪。其传感器是利用对磁场具有高灵敏度的钴基非晶态合金丝作为敏感材料,并采用单磁芯双绕组结构、多谐振荡桥励磁,它是一种体积小、性能高的新型磁场传感器。设计了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测量仪的硬件电路,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检测-200~+200 A/m范围内的静态微弱磁场,在室温环境下,测试精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3.
殷勤  陈彬  汪莹  熊润  杨小栓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8):1079-1083
为了研究电磁跟踪系统磁性环天线型传感器性能,采用基于消息传递模式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和区域分割技术实现了并行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为了克服系统激励源频率较低难以模拟的困难,引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分析了所需频段的传感器磁场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磁传感器线圈尺寸与磁芯材料导磁率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工作环境中存在金属物体时的磁场畸变规律,为系统的改进与误差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灵敏度低功耗的磁场传感器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弱磁场检测的新型MOEMS磁场传感器结构,包括MEMS微扭转敏感结构、磁性敏感薄膜和光学检测部分.文中分析了器件的磁敏感原理和光学检出原理,给出了器件的结构参数、模态分析和综合设计考虑,并利用Matlab进行了解析计算,通过ANSYS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双光纤准直器和光电探测器监测微扭转镜面的扭转,该器件可以实现60nT的磁场探测,其探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6dB/μT.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六自由度电磁跟踪系统定位距离,克服球形磁芯传感器大型化设计的制约因素,在验证方环线圈磁场分布规律满足磁偶极子定位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型三轴正交方环结构磁敏传感器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磁芯材料、导线线径、匝数等影响因素,研制了一套大型三轴正交磁敏传感器,并进行了远距离跟踪定位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磁敏传感器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低频交变磁场传感器的研究与制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介绍了利用一种新型材料(铁基纳米晶合金)作为磁芯的高性能低频交变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作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此新型材料作为磁芯制作的传感器,是一种较理想的高性能的传感器,在低频交变磁场探测的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隆伟  王鲜  冯则坤 《传感技术学报》2015,28(10):1448-1453
基于磁调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创新性的提出了通过采用半波激励信号简化设计双磁芯磁调制传感器的方法.传统磁调制传感器是在环形磁芯一次绕组中通以完整的方波、正弦波或锯齿波作为激励信号,然后提取磁芯二次绕组中感应信号的二次谐波来对被测直流信号进行检测的,此二次谐波反映被测直流信号的大小与方向.笔者通过实验发现,若通以半波激励,可反映被测直流信号的谐波由二次谐波变为一次谐波,此时相敏检波电路参考信号无需倍频,因而在器件中可省去倍频电路.分别采用方波、正弦波和锯齿波及其相应的半波作为激励信号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半波激励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检测波形,能更好地反映被测电流的大小,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磁薄膜的新型MEMS磁传感器,磁传感器由MEMS扭摆、CoNiMnP永磁薄膜和差分检测电容等部分组成。分析了磁传感器的磁敏感原理和电容检测原理,提出了器件的结构参数并对器件进行了模态仿真。利用MEMS加工技术成功制作了MEMS磁传感器样品,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MEMS磁传感器的电容灵敏度可达到27.7 fF/mT,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根据现有的微小电容检测技术,传感器的磁场分辨率可达到36 nT。  相似文献   

9.
基于磁电材料的电流传感器设计中,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通常会采用磁芯来汇聚磁场。基于有限元软件分别对交叉结合面开合式磁芯和平口结合面开合式磁芯中的磁致伸缩层磁感应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分析了气隙和电流导线位置对不同结合面中磁致伸缩层磁感应强度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当气隙距离为0.5 mm时,交叉结合面磁芯中的磁致伸缩层磁感应强度为气隙距离为零时的95.5%,而平口结合面磁芯中的值仅为气隙为零时的4.62%;当导线位置沿着x方向(平行于磁致伸缩层长度方向)一定范围内偏移时,交叉结合面和平口结合面磁芯内的磁致伸缩层的磁感应强度最大误差分别为0.02%和2.71%,当导线位置沿着y方向(垂直于磁致伸缩层长度方向)一定范围内偏移时,最大误差分别为0.33%和8.19%。因此,交叉结合面开合式磁芯更适合作为开合式电流传感器磁芯。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针对拖拉机电液提升设备所用的压磁式力传感器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双十字轴对称式力传感器.改进传感器励磁磁芯结构并增加励磁磁芯的数量,增大了磁场偏置程度,实现了同时检测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力,也实现了同时检测多个剪切面上的作用力,更加符合拖拉机电液提升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提高了传感器灵敏度.建立了传感器磁路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传感器静态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该传感器不存在因自身结构改进而产生零点漂移现象,得到了不同作用力下的传感器输出特性,验证了传感器磁路数学模型推导的正确性,显示出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更好的适用于拖拉机电液提升设备.  相似文献   

11.
磁控溅射Cr—Si薄膜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微电子固体薄膜结构,以及影响薄膜电阻导电性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数据和电路应用实例表明:Cr-Si薄膜电阻是一种良好的材料,它具有高电阻率、低温度漂移系数、高稳定性、无寄生效应、高匹配精度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电梯用曳引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梯曳引媒介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归纳钢丝绳、复合钢带等曳引媒介在检验检测、损伤识别、性能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钢丝绳检测设备方法的发展和复合钢带检验检测存在的难点。分析认为,钢丝绳无损检测方法可延伸使用至复合钢带的检验检测中。同时,基于钢带电梯的特质,提出一种差分式双磁路的弱磁无损检测方法。今后的课题将进一步研究钢带内部钢丝缺陷弱磁检测理论、钢带内部钢丝缺陷的电磁响应特性和研制差分式双磁路电磁检测传感器,为复合钢带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定期对埋地管道进行检测有利于管道的维护管理和完整性评价。对埋地管道常用的外检测和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用于管道缺陷检测的超声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和视觉检测,以及用于管道变形检测的通径检测法、超声波法、激光三角法、环形光投射成像法等。阐述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有效参考。梳理了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是电磁超声、漏磁、视觉内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了管道检测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些技术难点的解决思路。目前的研究热点表明,埋地管道检测技术正在朝着复杂化对象的检测新方法、缺陷定量化、检测数据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磁耦合谐振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可充电SenCar节点.通过携带大能量电池,SenCar节点为网络普通节点进行充电.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给出SenCar节点软硬件设计,使其具有能量传输功能同时,能够监测本身及其网络节点能量信息,为后续网络能量管理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SenCar节点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DNA计算机的研制中,DNA分子的固定是首先需要处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技术问题.事实上,DNA分子的固定技术不仅是生物计算的一个基本技术,而且是整个基因工程、生物芯片,甚至某些疾病诊疗的基础.基于此,文中将对DNA分子的固定技术给予较为系统的研讨,包括基本原理、具体方法等.文中引入了"DNA分子固定系统"的结构体系,并对该结构体系中载体子系统、固定剂子系统、标记子系统这3个主要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磁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修正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该方法在磁传感器误差修正中的应用。对磁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利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计算拟合函数的系数,设定拟合准确度,得到函数的系数,将系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保存到仪器的微计算机中,利用汇编语言编制误差修正程序,对测量误差进行自动修正。  相似文献   

18.
19.
Holmes  N. 《Computer》2005,38(11):108-107
Educators could use video gaming technology to deliver the drill and practice tha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 basic academic skills that are essential to the computing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 There has been no attempt in this introduction to put forward a particular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 nor to assess the full contribution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issue. This outline and discussion has been intended merely to stimulate interdisciplinary debate and provide some of the background to assist in making this possible. A full account would at least have involved a broader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of McLoughlin and Aicholzer and Schienstock in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industrial sociology or industrial relations discipline. Their contributions do, however, provide a good introduction to the traditions within which they are working and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here. It is nevertheless important to note in McLoughlin's case that his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is based on earlier work by McLoughlin and his colleagues, cited in the article, on the complex nature of engineering system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this complexity into account in any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organisation. If the result of this issue is the stimulation of system designers to read further in such areas or the encouragement of industrial sociologists to become more involved in research directed towards human-oriented system design then it will have served its purp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