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琼  王峰 《湖北电力》2008,32(2):65-67
通过对襄樊地区预付费系统使用情况的分析,指出系统运行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系统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110kV变电站110kV旁路兼母分开关热备用引起的TV二次回路故障进行分析,指出该站TV二次回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袁林 《电工技术》2004,(6):55-56
介绍了一次正常开车引起厂内电网崩溃的较大事故,剖析了我厂供电系统存在的部分缺陷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600MW机组继电保护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原设计二次回路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对改进后的二次部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传统方案二次谐波原理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识别法对其进行改进。充分挖掘判据的自适应性,不再使用单一划线式的"一刀切"门槛阈值,更好地匹配三相差流间的关系,相互制衡,在综合隶属度判据中采用反时限特征和延时门槛,使改进后的模糊识别二次谐波判据效果更加理想。此判据原理简单,科学合理,易于实现,在动作速度和防误动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传统方案二次谐波原理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识别法对其进行改进。充分挖掘判据的自适应性,不再使用单一划线式的"一刀切"门槛阈值,更好地匹配三相差流间的关系,相互制衡,在综合隶属度判据中采用反时限特征,使改进后的模糊识别二次谐波判据效果更加理想。此判据原理简单,科学合理,易于实现,在动作速度和防误动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利用模糊识别法改进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传统方案二次谐波原理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识别法对其进行改进。充分挖掘判据的自适应性,不再使用单一划线式的“一刀切“门槛阈值,更好地匹配三相差流间的关系,相互制衡,在综合隶属度判据中采用反时限特征,使改进后的模糊识别二次谐波判据效果更加理想。此判据原理简单,科学合理,易于实现,在动作速度和防误动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现在运行的各种微机型故障录波器的特点与缺陷,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传统图像处理算法对踏面缺陷检测存在效率不高、对环境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踏面缺陷检测方法。改进的网络首先使用Resnet50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在特征金字塔层(FPN)特征融合输出部分加入自注意力机制,加强了检测网络对小缺陷的检测能力,最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踏面缺陷数据集锚框进行聚类,并通过聚类结果定制出更适合轮对踏面缺陷的锚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ter RCNN网络对轮对踏面缺陷检测的平均检测速度为68 ms,平均精度(mAP)达到了97.3%,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精度(mAPsmall)达到了39.3%。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水电站机组AGC与一次调频功能运行现状,并对4号机组进行试验分析,指出机组AGC与一次调频控制存在的配合缺陷,并对不匹配问题进行了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