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13型及Cr17 Ni2钢是国内普遍采用的钢种,然而对这类钢国内各工厂所执行的回火工艺极不统一。笔者通过试验和长期生产实践,弄清了回火温度和时间对Cr13型及Cr17Ni2钢硬度的影响规律,从而绘制了硬度与回火温度、硬度与回火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以及回火工艺参数图表,为确定恰当的回火工艺提供了依据。一、试验方法试验用钢料及试样的热处理工艺见表1。  相似文献   

2.
45钢是机械行业应用最多的钢种之一,主要适用于中等强度的中、小截面机械零件。目前,45钢淬火后的回火工艺参数主要依靠查手册和凭经验来确定,与技术进步很不相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使回火工艺制定更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依据,便于计算机管理及应用,热处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试验,推导出回火公式或经验公式、为定量、全面地用计算方法确定回火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为研究热处理参数对高速钢淬回火后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所用钢种是T1,TA,M2,M42,其化学成份、临界点和热处理后情况见表1、表2。四种钢的倾向相同,本文只详细讨论T1钢的结果。采用两种热处理方法进行实验。一种是回火退火处理(见图1);另一种是相变退火处理(见图2)。回火退火处理是在A_3点(865℃)以上的较低温度(900—1000℃)预奥氏体化一小时,油淬后在低子A_1(825℃)以下温度(712°—798℃)等温12小时,然后空冷;相变退火处理是在A_3点以上的较低温度(865°—890℃)预奥氏体化一小时,炉冷到A_1点以下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铬钼合金机械用钢,通过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最佳的回火温度为350℃,在该温度回火后,材料的冲击值达到4.97J/cm2,洛氏硬度达HRC54.6。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该材料组织中的马氏体开始分解,形成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且碳化物不断析出长大。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含硼高强钢进行轧制和淬火处理后,再在200~600℃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针状马氏体转变为板条状马氏体,其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增大,而冲击功先增后降再增;在300~400℃回火后,试验钢出现了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Fe-C-B化合物在晶界的析出是产生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钢102焊后热处理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102为低合金贝氏体型耐热钢,该钢具再热脆化敏感性,本文采用Gleeble-1500模拟实际接头HAZ,研究该钢种的再热脆化敏感温度,并用实际钢102焊接接头试验对回火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洪涛 《润滑与密封》2007,32(7):129-131
针对机械行业中45^#钢和40Cr钢使用混乱的状况,着眼于2种钢材的基础性能,从45^#钢和40Cr钢的耐磨性能入手,对二者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在调质处理状态下,45^#钢和40Cr钢与GCr15钢对磨时的摩擦因数基本相同,但45^#钢的磨损量要低于40Cr钢,在强度符合条件,工件形状不太复杂的情况下,建议采用45^#钢;在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状态下,45^#钢的摩擦因数与磨损量均高于40Cr钢的摩擦因数。在强调工件的强度和耐磨性时,建议采用40Cr钢;在高频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和在离子氮化处理状态下,45^#钢的摩擦因数与磨损量均接近于40Cr钢的摩擦因数与磨损量,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45^#钢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郭廷良  王德俊  杨化仁 《机械强度》2001,23(3):362-364,304
通过对45钢疲劳损伤恢复机理及其规律研究,再现疲劳损伤发展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分析了回火温度对疲劳损伤恢复的作用,发现选择回火温度具有“阈值性”。当回火温度与阈值相吻合时,可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组态,降低材料的脆性,采用盐浴回火可减少热处理恢复金属材料疲劳[损伤引起的变形,并使45钢的疲劳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增岐  常保良 《轴承》1991,(2):14-17
洛阳轴承研究所和有关轴承钢生产厂联合开发了轴承钢GCr18Mo新钢种。经过大量的热处理工艺试验,GCrl8Mo钢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50~865℃、回火温度160~220℃;贝氏体等温淬火时,加热温度为850~875℃、等温温度210~230℃和等温时间4h。该钢种淬透性能好,可用于制造轧机轴承。附图4幅,表3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回火工艺对45CrNiMoVA强塑积的影响,并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以及OM、XRD、TEM等技术手段分析该材料在不同回火工艺处理下的微观变化机理。研究发现在经过水空交替时控淬火处理以及较低温度的回火处理时,45CrNiMoVA的强塑积变化不明显,当回火温度继续升高,达到较高温度时,45CrNiMoVA的强塑积则大幅提升。通过TEM试验结果可以推测其原因为,在较高温度的回火处理时,材料中有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析出,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组织晶粒,达到了细晶强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回火温度决定了45CrNiMoVA塑韧性与强度匹配,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回火温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回火温度(550~640℃)、不同脉冲次数(1,2次)和脉冲持续时间(60~180ms)下对热轧态35CrMo钢分别进行传统淬火+传统回火、电脉冲淬火+传统回火、传统淬火+电脉冲回火处理,对比研究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脉冲淬火+550℃传统回火、传统淬火+1次电脉冲回火以及传统淬火+2次电脉冲60ms回火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与传统淬火+传统回火处理后的相似,均由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电脉冲淬火+传统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中出现层片状索氏体,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增大;电脉冲淬火或回火均能提高试验钢的强塑性,电脉冲淬火+580℃传统回火处理后的强塑性最佳。  相似文献   

12.
回火温度对热轧低碳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了热轧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由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等组成的混合组织,回火温度不同,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回火温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的屈服强度有明显影响,但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屈强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将4Cr5Mo2V钢在1 000~1 090℃下淬火,并通过不同温度2次回火处理将相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回火硬度分别调整至55,52 HRC,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对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350℃)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硬度相同时,淬火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试验钢的韧性而加剧磨损表面材料剥落,从而降低耐磨性能;相同回火硬度下,1 030℃淬火条件下试验钢的韧性和高温耐磨性能最好,1 090℃淬火条件下最差;淬火温度相同时,较低温度回火试验钢因具有较高回火硬度,能够起到支撑表面氧化层的作用,其耐磨性能比较高温度回火时好;4Cr5Mo2V钢的推荐热处理工艺为1 030℃×30 min油淬+560℃×2 h×2次回火。  相似文献   

14.
以特种车辆传动轴用300M钢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回火温度,在200~350℃内以50℃为间隔调整回火温度分别进行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处理,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金相组织、硬度、拉伸、冲击性能检测以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得出相应性能随热处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优选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非调质钢是70年代初,国外开发的新钢种。它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添加微量的诸如V、Ti,Nb等合金元素的钢种;在轧制或锻造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使由合金元素形成的碳氮化物弥散地分布于钢中,以提高钢的强度等机械性能,达到经过调质处理的45钢和40Cr钢的水平。目前,非调质钢在国外  相似文献   

16.
对N-Mo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进行925~1 150℃保温0.5 h的油淬处理,再分别进行150~300℃保温2 h或者350~600℃保温1 h的回火处理,研究了淬回火工艺对该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淬火后的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第二相逐渐固溶进基体,试验钢的硬度先增大后降低,当淬火温度为1 050℃时,硬度达到峰值,为57.7 HRC,此时第二相基本固溶进基体,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仅为8.49%。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向索氏体转变,第二相逐渐析出并长大;硬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迅速降低的趋势,冲击吸收能量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回火硬度的变化规律相反,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与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屈服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回火温度为480℃时达到最大值,为1 445 MPa;在200℃以上温度回火后试验钢的塑性均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试验钢获得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为1 050℃×0.5 h淬火+200~300℃×2 h回火,此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为48~53 HRC,抗拉强度为1 752~2 050 MP...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45钢常见热处理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指出,对于小尺寸零件,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宜采用调质处理,并适当降低其淬火温度,以减少淬火变形与开裂的倾向;对于大尺寸零件,宜采用淬火+低温回火或中温回火处理。为提高工件淬火后硬度的均勻性,可采用890~930℃高温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预冷淬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18CrMnMoB_A钢经热处理后冷轧,再进行不同温度回火对钢韧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分折认为,18CrMnMoB_A钢热处理后不经冷轧回火也存在着回火脆性区,经冷轧后回火脆性区更加明显。为避开回火脆性区,提高钢的韧性,选择恰当的回火温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用新型贝氏体钢替代30CrNi4 Mo钢,研究了两种钢在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多次冲击疲劳性能。结果表明:30CrNi4 Mo钢经奥氏体化后空冷和油冷+低温回火处理均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度;油冷后随回火温度的提高,组织由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转变为索氏体,油冷+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且冲击疲劳总寿命高于空冷和油冷+低温回火的;新型贝氏体钢在水冷、油冷和空冷+低温回火后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空冷+低温回火的冲击疲劳寿命高于水冷、油冷+低温回火的;空冷+低温回火状态下新型贝氏体钢多冲疲劳寿命较高,可替代30CrNi4 Mo钢用作抗冲击载荷材料。  相似文献   

20.
碳钢是最常用的钢种,所以碳钢件的回火是热处理工作者非常熟悉的一道工序。但是,碳钢件回火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很多热处理工作者来说还是很阳生的。为此,笔者根据日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初步探讨了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经过充分淬火的钢件,其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关系一般遵循下列的关系式:H=f〔T(C 1gt)〕式中:H——回火硬度(HRC);T——回火温度(绝对温度K);t——回火时间(秒);C——常数,其值随钢中含碳量变化而变化,图1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