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勇 《江苏冶金》2000,28(2):76-78
目前我国老轧钢厂向连轧或半连轧改造的日益增加,万向联轴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尤其是在许多轧钢厂自行改造工程中,万向联轴器的选型设计矛盾更加突出,往往所选型式不妥或参数过大,造成不必需的浪费。我院参加了多家轧钢厂的改造设计,在  相似文献   

2.
济钢第二小型轧钢厂对横裂式轧机进行连铸坯一火成材改造,增φ540mm粗轧机,重新设计孔型系统和轧制道次,并进行参数校核计算。实践证明,改进工艺设计合理、轧机作业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肖树勇  刘华等 《首钢科技》2002,(3):37-39,44
介绍了首钢型材轧钢厂精整改造工艺的设计特点及提高钢材包装质量的改进措施,并为我国小型连续式轧机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首钢型材轧钢厂精整改造工艺的设计特点及提高钢材包装质量的改进措施,并为我国小型连续式轧机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州南方钢厂迁建复产广州南方钢厂由原广州合金钢厂和广州轧钢厂合并组成。原广州轧钢厂的三条轧钢生产线随之搬迁。一年前,有关部门对完成广州轧钢广动迁改造工程作过测算:两年不算长,一年半属先进,一年是奇迹。结果,是奇迹出现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原广州轧钢厂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酒钢二轧钢厂步进梁式加热炉液压系统的改造设计系统原理及设计特点,论述了采用计算机及电液比例调速阀控制运行速度的原理,对油品品质控制应予高度重视,并介绍了改造后液压系统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六轧钢厂11M复合齿轮箱齿轮受力分析,利用解决静定结构和静不定结构受力问题的一些方法,如三弯矩方程等,计算各轴承所受之力,分析出轴承易坏之根源,为该厂φ300轧机机列的改造提供依据,也为同类设备的改造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青  张敏 《特钢技术》2004,9(1):19-23
本文简述M1380外圆磨床调速系统改造设计及其使用效果,结合第二轧钢厂轧钢四车间实际情况对磨床调速系统进行改造,既发挥了变频器节能、无级调速的优势,又发挥了PLC程序的可调试性。  相似文献   

9.
温殿英  谷峰岚 《冶金设备》1996,(5):57-58,25
新型φ650mm三辊轧机是天津重型机器人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为鞍山市轧钢厂粗轧改造工程提供的设备,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轧机工作机座的结构特点,可供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650mm三辊轧机是天津重型机器厂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为鞍山市轧钢厂粗轧改造工程提供的设备,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轧机工作机座的结构特点,可供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弹塑性有限元商用软件Marc对二辊异步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如应力,应变等变化状态,是确了异步轧帛的变形和受力状态,为轧制过程机械性能参数的合理化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前滑模型对热轧生产参数的设定有重要意义。基于Orowan微分方程和Sims假设,建立了热轧前滑理论模型,并把该理论模型中相关的3个参数(轧辊半径、入口厚度、出口厚度)优化为2个无单位的参数,采用统计分析法得到简易的经验模型,并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前滑模型计算的最大绝对误差是0.001,最大相对误差是6.93%,能满足在线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轧制力参数设定是轧机设定模型的核心参数之一,对决定成品卷的厚度精度及板型质量至关重要。京唐酸轧二级模型计算轧制力时采用Bland-Ford-Hill公式,经分析确定影响轧制力计算精度的参数主要为变形抗力和摩擦力因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特定钢种的初始历史实际轧制数据离线调整其变形抗力和摩擦力因数的方法,从而提高本钢种在线轧制力模型的设定精度。实际应用表明,使用通过此方法优化后的变形抗力和摩擦力参数计算轧制力,轧制力设定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在线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确定灵敏度系数,建立了冷轧厚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克服外界干扰或参数扰动,是一种能确定厚度控制参数的算法,通过一个单机架上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案具有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5.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igid-visco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 coupling multivariabl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steel plate roll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tallurgy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rule and experiential equations. The effects of reduction,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rolling speed on the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nd microstructure in plate rolling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odel. After a typical rolling process of steel plate 16Mn is simulated, the strain, temperature, and microstructure distributions are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ferrite grain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cooling.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ferrite grain sizes with measured one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相似文献   

16.
《炼钢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规定了油雾排放浓度限值,但相应监测方法标准尚未公布,我们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排放浓度,用等速采样法采样,用四氯化碳溶解、超声清洗金属滤筒的方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的排放浓度,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棒材连轧孔型全域优化问题,提出了多种群遗传算法,可以解决标准遗传算法存在的全域收敛差问题,并结合某钢厂连轧棒材椭圆孔的几何参数进行了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分析。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优化前后的两道次连轧过程,并分析了连轧过程轧制力的变化情况。结合Matlab曲线拟合和符号积分方法,计算优化前后的轧制能耗并进行比较。同时,借助实际铅件轧制过程的轧制力测试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孔型可以有效地降低轧制能耗和轧辊的轧制压力。  相似文献   

18.
Mechanism and model is proposed for split-ends defects formation in plane-strain rolling. An upper bound method has been chosen for this analysis and a rigid body uni-triangular rotational velocity field was assumed for the deformation zone. Two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for rolling process; for sound flow and split-ends pattern. By comparing power requirements for these cases, the whole range of rolling parameters has been divided into safe and split-ends zone. Both perfectly plastic and strain-hardening materials are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plit-ends formation (crocodiling)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thick plates and sheets when slight reduction is applied. Comparison of analytically developed criteria with data from experimental rolling of aluminium specimens shows generally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9.
热连轧过程中的轧制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用于带钢热连轧过程分析中的几种屈服应力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模型:用Orowan公式计算轧制过程中轧件的应力-应变,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轧件的温度变化,建立了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塑性变形计算相耦合的力能参数预报模型。用此模型对某钢厂热轧板带生产过程中力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解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棒线材连轧过程有耗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乃勤  杨大可 《钢铁》2000,35(1):23-27
通过引入孔型尺寸计算模型等方法,建立棒线材连轧过程能耗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系统。该模型具有数学上的连续性,能够反映棒线材连轧机组中各参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并可采用解析法对其进行寻优计算。优化系统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计算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