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超级球形活性炭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沥青为主要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含致孔剂的煤沥青球后进行预氧化、炭化和活化,最终得到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测试,所制得的PSAC球形度好、孔径分布范围窄,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探讨了煤沥青球的预氧化、炭化和活化等工艺条件对PSAC的碘、苯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分散荆、水溶液和沥青的吡啶溶液体积比为0.1:0.8:1时,适宜的成球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200rpm及搅拌时间为20min,由此可制备出平均球形度大于0.9和平均粒径为25μm的煤沥青球;将所制备的煤沥青球经过预氧化温度280℃、预氧化时间6小时和炭化温度700℃、炭化时间40min及升温速率5℃/min,KOH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3:1的条件下,制备出煤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365m^2/g,碘、苯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2256mg/g、1068mg/g和390mg/g,微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2~3nm左右的球形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两步碱催化合成工艺,制备了水溶性酚醛树脂前驱体。使前驱体在高温下炭化,制备出以介孔为主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在2.5 mol8226;L-1 HNO3溶液中进行活化后得到产品。所得产品的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BET)测试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后活性炭比表面积略有下降,平均孔径变宽,但因活化增加了活性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使得活性炭表面有效比表面积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活化后的活性炭电极比容量增加,达到250 F8226;g-1。 相似文献
4.
宝钢沥青焦具有灰分低、碳含量较高的特点,以宝钢沥青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超级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吸附性能优异,当活性炭碱碳比为4∶1和5∶1,活化温度为800℃时,碘、亚甲蓝、苯吸附值分别达到2 340mg/g~2 480mg/g、445mg/g~455mg/g、1 430mg/g~1 440mg/g,BET比表面积可达2 890m2/g~3 150m2/g,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日本Marxsorb活性炭水平。试验表明,在制备超级活性炭的过程中,碱碳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温度。 相似文献
5.
6.
以香橼、桂枝和板蓝根3种中药渣为原料,Na2CO3为活化剂,800℃下活化1.5 h制备了香橼活性炭(AC-CM)、桂枝活性炭(AC-RC)和板蓝根活性炭(AC-IT)3种活性炭。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pH值和pHpzc测定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活性炭的特性。研究了3种活性炭对头孢拉定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考察了不同初始pH值和NaCl质量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AC-CM、AC-RC和AC-IT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53.32、413.78和230.06 m2/g,pH值分别为9.70、8.23和9.24,pHpzc值分别为9.28、9.21和9.38,活性炭表面主要含有C=O、C=C以及含N基团,SEM分析显示活性炭表面存在大量的孔结构。AC-CM、AC-RC和AC-IT对头孢拉定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与粒内扩散模型,吸附速率受粒内扩散机制和化学吸附共同控制。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3种活性炭的等温吸附过程,n均大于1,说明吸附过程容易进行。溶液初始pH值对活性炭吸附影响较大,pH值为3(在100 mg/L头孢拉定溶液中,添加0.1 g活性炭,吸附48 h)时,AC-CM、AC-RC和AC-IT对头孢拉定的吸附量最大,分别达到74.76、79.44和62.55 mg/g。溶液中NaCl的存在也增加了活性炭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8.
9.
10.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级活性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比表面积高、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等特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推广,概述了超级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出于简化制备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小型企业生产超级电容器的目的,通过简易的制备方法,利用活性炭、石墨毡、钛箔、甲基磺酸、LiClO4/乙腈溶液等原材料制作实用型超级电容器,测试其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磺酸不适合用作该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而用LiClO4/乙腈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在0~2.0V电位窗口内表现出优异的充放电性能;但是当电位窗口提高至0~2.5V后,充放电效率明显降低。因此,本方法制作的超级电容器在合适的工作电压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于小型企业生产超级电容器,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以土豆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制备具有微孔结构高比表面积氮掺杂活性炭。通过N_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曼光谱和元素分析研究活性炭比表面积、孔结构、形貌及元素组成,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碱碳质量比为5∶1时(NC600-800-5),活性炭材料比表面积最高2 440 m~2·g~(-1)、孔容最大1.07 cm~3·g~(-1)、孔径最大0.82 nm和1.80 nm。电流密度1 A·g~(-1)时比电容可达370 F·g~(-1),经3 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5.2%。 相似文献
14.
15.
16.
《煤炭转化》2017,(2)
使用KOH作为活化剂,以煤液化沥青为碳源,制得比表面积在3 000m~2/g以上的活性炭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和脱附等方法对炭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煤液化沥青基活性炭(ACCLA)对H_2,CH_4和CO_2的吸附量最高分别为24.85 mmol/g(77 K,400kPa),4.62 mmol/g(298 K,400kPa)和3.57 mmol/g(298 K,100kPa),发现超级活性炭在气体吸附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多孔结构特性与吸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在测试条件下,H_2在吸附量受材料比表面积大小影响很大,而对于CH_4和CO_2孔径尺寸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19.
《山东化工》2021,50(1)
利用合成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及衍生物所产生的药渣为原料,通过一步炭化和活化法制备药渣基氮掺杂分级多孔炭(DNHP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氮气吸脱附对DNHPC的形貌、物质结构、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并在三电极体系中以6 mol·L-1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对DNHP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NHPC具有较高的比较面积(1269 m2·g-1)和氮掺杂量(5.3%),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当电流密度为0. 25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高达263 F·g-1,当电流密度高达20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能够达到180 F·g-1,质量比电容保持率高达68.4%,而且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10 A·g-1)的电容保持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