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苗族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在各文化板块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色的宗教文化体系.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湘西苗族的传统宗教和祭祀文化也存在着较为鲜明的文化特色.本文基于宗教文化视野,根据国内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湘西苗族传统建筑祭祀空间展开研究,详细论述在祭祀文化影响下苗族传统建筑祭祀空间的布局与装饰特征,阐...  相似文献   

2.
建筑景观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景观特色流失的问题,因此对聚落建筑景观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某一民族地区内建筑景观的空间差异,以湘西多个苗族传统村落为考察对象,基于景观基因图谱探究不同地域苗族建筑景观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环境适应性,湘西苗族建筑景观主要有岩溶台地深苗区土石建筑、熟苗区砖木建筑、岩溶谷地深苗区混合建筑和浅苗区多开间木质建筑4种类型。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经济基础要素和文化交流要素等是导致苗族传统建筑景观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风景秀丽的湘西山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同胞的生活场所。这里的民居建筑取材于自然,扎根于自然,木构架,土石墙围护,常常不带任何粉饰。隐没于山野,掩映于林泉,不烦人事之工,自成天然情趣。从湘西民居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建筑与自然的内涵真谛。 青岩山张家界风景区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6)
文章主要论述了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种类及造型方法。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蕴含苗族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寄托了湘西地区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为苗族服饰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46-50
<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苗族鼓舞,它承载着湘西苗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尽管湘西苗族鼓的社会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文化价值有所下降。因此,主要对湘西苗族鼓舞在群体性表演中身体语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湘西苗族鼓舞在群体性表演身体语言的建议,为促进湘西苗族鼓舞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2)
湘西凤凰苗族锉花是与我国其他民间剪纸风格迥异的一种特殊剪纸艺术,纹样古朴且具有浪漫气息。湘西凤凰苗族锉花艺术与苗族刺绣相辅相成,锉花纹样多用作服饰刺绣底样,适应苗族刺绣紧密、细腻的要求,造型严谨,风格繁复。湘西凤凰苗族锉花艺术不仅是一种古朴的民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传承湘西凤凰苗族历史文化的物质媒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湘西南苗族地区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化特征入手,简要概括了湘西南苗族城镇特色,并研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方法。为建设有地域特色和苗族风情的湘西南苗族城镇特色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湘西凤凰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受宗教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村落在街巷空间及建筑上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以湘西凤凰县拉毫村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基于历史上苗族的变迁对拉毫营盘的修建历史进行研究,从拉毫村的地理地形、建筑布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结构等来对拉毫村古村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土家族传统聚落——劳庄为例,通过分析与论述道家思想对湘西土家族聚落选址与格局、整体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建筑空间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在道家思想下的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格局特征,进而为当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空间建设、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4)
湘西苗族服饰是湘西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衣裙款式、刺绣纹样、银饰装饰等服装基本元素和印、染、绣、织等诸多工艺的结合,表现出湘西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种传统审美意识,不断探索湘西苗族服饰图案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找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以湘西凤凰县和黔东南雷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对湘西与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涉及分布和布局两个方面。在分布上,以时空演变为视角,在对比湘西与黔东南苗族聚落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对比两者聚落点在地势和整体形态上的演变。在布局上,基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对比两者边界与形状特征,并进而分析聚落内部布局的构成要素、空间结构与建筑密度的异同。最后分析形成以上特征的原因,总结出民族源流、社会变迁、地理环境、外界防御、自然信仰五点影响因素。对比研究旨在提升两者文化标识性,进而为保护两地苗族聚落“文化基因”,避免同质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湘西苗族民居的系统性调查,分析了其平面形式的演变轨迹;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了湘西苗族传统祭祀活动的空间特征及演变的情况。从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证实了其平面形式的演变原因,揭示了在同一文化体系下,湘西苗族民居平面形式的演变与其民族祭祀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石勇美  罗力兵  陈晴  王先华 《城市建筑》2022,(17):168-170+179
本文以实地调研、当地居民访谈、文献资料为依据,对苗王城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苗王城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村落建筑为切入点,从区域、村落外围和村落内部三个层级,由外到内分析苗王城防御体系。重点以苗疆边墙、军事防御建筑群、自然防御、人工防御、街巷、寨门、单体建筑等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分析苗王城的防御特征,为苗族传统村落和民居的防御性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8)
湘西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尤为多样,如刺绣、蜡染、银饰、锉花等,其中锉花属于苗族剪纸艺术。苗族剪纸共有四大类型,分别是施洞型、巴拉河型、都柳江上游型与湘西型。该文介绍了湘西型剪纸的分类、图案和现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华中建筑》2021,39(7)
湘西花垣县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苗族社会关系与物质载体的纽带,突出反映了苗族独特的生活习俗、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生动的生活场景。该文首先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进行阐述,指出村落公共空间既是空间载体,也是意识载体,研究公共空间就是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公共空间整体布局结构的分析,解析了各类公共空间在物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及在意识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再次,以活动功能为依据,将花垣县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划分为生产生活性公共空间、交往性公共空间、仪式性和信仰性公共空间四类,梳理其空间形式和空间活动特征,剖析公共空间的规律与秩序。最后,总结了花垣县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强调其作为苗族公共生活的集中体现,充分展现出湘西苗族丰富的生活形式和朴实的民族性格,反映了湘西苗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浪漫豪放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何丽 《重庆建筑》2013,12(4):27-30
对比传统防御性聚落、并思考近现代西南城市形态演进过程中,防御性聚落及其建筑的建设模式、建设特点及其作用。提出柳州沙塘"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建设特点:整个聚落的功能比传统聚落更综合;聚落内的防御性建筑呈统一设计的标准化;防御建筑内部的社会空间匀质均等。指出近现代防御性聚落对城市史的研究启示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湘西地区的苗族与土家族传统文化切入,延伸至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艺术特色,在对两个民族文化及民居艺术的简短介绍中,阐述地域文化之于建筑的重要性,并探究传统民族民居艺术与民族文化性格的深层联系。并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堂室格局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湘西苗族与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分为"前堂后室"型、"切分组合"型和"一明两暗"型3类,进而厘清它们的分布情况,探究变迁机制及潜在的变迁动因,以期辨析苗族与土家族的住居空间特质,并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存旧续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特色民居是铭刻在湘西大地上的一道壮美风景。湘西特色民居是湘西历史、文化、生态凝结在土家苗族古建筑上的一件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20.
正凡接触过湘西苗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抒情小说的人,都知道他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中的翠翠,特别是他的《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的场景,里面所演绎的种种水上人物与爱情故事,莫不与湘西的苗族、土家族吊脚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