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存在着定位及目标混乱的局面,导致村落发展"两极化"的趋势,部分历史文化村落面临着消亡的结局。本文从宏观层面通过对村落保护发展现状的总结,提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体系规划的应对措施。并结合浙江省江山市的调研与实践,建立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分类分级的评价体系,针对性的提出保护与利用的系统性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北京郊区分布广泛的历史文化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存续现状已不容乐观。文章在对北京东郊历史文化村落开展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补充修正现有建设部所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予以综合评价,并据此从中遴选出21个"推荐村落",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多是针对某一个历史文化村落而编制,从宏观层面出发,对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编制的总体规划较少。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村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它经历时代的变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在现代村落建设进程中,历史文化村落如何保护和利用得到了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随着近年历史文化村落热潮欣起,对历史文化村落的旅游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机结合,成为农村建设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来寻找古村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浙江南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为例,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景观资源在保护规划制定过程中涉及的类型、特点及相关保护和利用措施。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景观的完整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6.
干晓宇  胡昂  唐静 《华中建筑》2020,38(1):101-105
了解族群文化对其生活空间形态的影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前提。该文以滇西地区最大的回族村落——永平县曲硐村为研究对象,以其族群文化内涵及村落空间形态为研究重点,从村落历史溯源中寻找族群文化的根源,并从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中发掘族群文化的影响痕迹,探讨族群文化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系。结果发现,曲硐村族群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村落的形态结构形成了显著影响。将村落结构中的文化内涵抽象化和符号化,是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胡颖  徐颖 《建筑与文化》2023,(6):115-117
合理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对浙江农村的生态维系、文化延续、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以及健康人居环境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文化村落改造设计需要设计者梳理地域文化特色,融合现代技术与材料的优势,结合当代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建出新的构造形式与技术细部。文章在分析浙江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浙江历史文化村落建设中民居改造的具体实施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因数量丰富、地域特征突出,具有极高的辨识性和文化景观价值,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在梳理了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进展后,认为以往研究形成建筑学、城乡规划、旅游管理、景观生态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参与的局面,集中在贵州历史文化村落及建筑空间景观特征、保护规划及技术、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村落演进、动力机制探讨、保护制度及法规构建、旅游开发实施反馈以及村落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通过构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实施效果评估体系,来帮助发现并纠正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历史文化村落评估相关研究进行评析,进而阐述评估的目的和为实现目的所侧重的三个方面,然后解释了指标体系的四大类型和对突出问题的考量,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估体系各指标确定权重,最后以大岭、小洲、松塘、歇马四个不同保护实施主体的村落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验证并根据评估提供的反馈信息对这些村落提出保护实施调整指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多样的传统村落中,闽南传统聚落别具一格。在宗族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闽南传统村落的形态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和布局特征。而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的空间规划却忽略了对传统村落的本质——历史与文化的主客观评价的整合。本文以泉州市晋江福林村为例,梳理其村落形态和空间演变的历程,并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在总结村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新思路,为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村落是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不可再生的综合性遗产,其遗产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村落环境营造和建筑单体营造等。经过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村落环境营造的结果以当下历史文化村落的风貌核心区遗产为最原真的体现,因此笔者尝试提出"环境风貌遗产"概念,对传承庐陵文化的吉安地区进行分析,以圳头古村为典型个例,从形成"物质环境风貌遗产"的村落外在基本要素和内在构成规律,以及形成"人文环境风貌遗产"的装饰内涵和民俗活动两个方面来论述,探索研究村落的历史信息载体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戴林琳  吕斌  盖世杰 《规划师》2010,26(2):61-65
北京郊区有着广泛分布的历史文化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及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这些村落正面临着严重的存续危机。从空间维度、政策维度、经济维度三个层面对北京东郊历史文化村落的存续现状进行研究,可为后续各项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于位于城市边缘区,赖山村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为使村落得到更好保护,协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结合前人研究阐明村落保护的特殊性,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深入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评述和问题剖析,提出区域层面统筹发展和完善保护机制,村落层面与城市协调、物质与非物质并重、保护与发展结合的保护规划策略,促进村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期为同类型历史村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一定数量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村(镇)。这些历史文化村(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完好的空间格局及村落风貌,我国已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有相当部分历史悠久但未列为各级历史文化村(镇)的村落,保存有相对完好的空间格局,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正遭受着持续性消亡。本文将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建设绩效评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介绍其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演变过程,从而为今后及其他省份地区的评估体系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村落环境也在面临着考验,尤其是徽州地区历史文化村落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以具有特色水环境的安徽省绩溪县湖村为例,对当地水环境背景、村内部及外部水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水环境保护发展存在的不足,利用生态理念做出相关保护发展的治理重建策略,最后结合相关文献和湖村水环境保护发展的设计策略实例,总结出适用于徽州历史文化村落水环境保护的一般发展模式,以此为徽州古村落水环境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省市政府的支持,也更需要村镇和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如何用有限的村镇与村民的经济和技术能力参与现阶段的传统村落保护,是当前保护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文以皖南地区为例,提出构建保护协会机构、诠释村落文化特色、建设村落文化交流中心、组织村落环境整治和区域联动5个方面,引导村镇和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8.
尹智毅  李景奇 《城市规划》2023,(3):97-104+114
中国的农业与乡村发展源远流长,然而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技术路线可循,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景观基因理论提供了一种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析传统村落景观特征的新视角。首先,分析了景观基因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背景;其次从景观基因提取、图谱构建、GIS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历史文化村镇景观基因的研究现状;最后以黄陂大余湾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对其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和图谱构建,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在"推拉"理论的作用下,农村人口正在快速地向城市集中,原先的传统村落变成了空心型传统村落,[1]就发展主体来讲是在退化的。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切实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风貌,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也是形成就地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2]当然,传统村落就地城镇化需要满足很多具体要求,不具备条件的传统村落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之前学术界有过很多新型城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针对空心型传统村落微更新式保护研究。"空心"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扶持,而是应该辅以微更新的方式使其变得更适合人居和发展,真正意义上使村落不再"空心",使传统文化再现繁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浪潮席卷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也成为全国各地关注的热点,但"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的现象仍存在。为了更好地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有必要对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岵山古镇作为闽南传统聚落的重要支脉,其发展与演变是闽南传统村落发展的缩影。本文通过研究岵山镇区四个传统村落的选址要求、空间布局与空间构成,总结岵山古镇传统村落发展的特点。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通过对其的调查研究,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