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究滇黄精自然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以新鲜滇黄精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将其置于自然条件下利用其内生菌进行发酵,以酶活性和功能成分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根据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发酵前后的样品进行有效成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新鲜未发酵滇黄精相比,经过自然发酵的滇黄精酵素中有效成分多糖、皂苷、多酚含量增多,发酵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81.59 U∕g、0.77 U∕mL,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滇黄精自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8 d、初始糖浓度15%(质量分数),料水比1∶4.5(g∕mL)。综上,自然发酵法利于滇黄精活性物质的溶出,同时可提升滇黄精酵素SOD、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滇黄精黄酮提取工艺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滇黄精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性能.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对滇黄精黄酮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25∶1、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滇黄精黄酮最大提取率为0.40%;以芦丁为对照,对滇黄精黄酮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其活力高于同浓度的芦丁.实验结果显示滇黄精是一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三七茎叶-滇黄精复合产品的开发工艺,该研究分析了三七茎叶-滇黄精速溶粉中可溶性总糖、皂苷、多酚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单因素-响应面实验考察三七茎叶-滇黄精在乙醇添加量、料液比(g∶mL)、浸提时间3种变量条件下的最佳浸提条件,进一步以喷雾干燥的方法获取三七茎叶-滇黄精速溶粉,以蒽酮比色法测定速溶粉中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溶粉中皂苷、多酚含量,进一步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感官审评。喷雾干燥优化出三七茎叶与滇黄精的最佳质量比为6∶4,最佳浸提工艺为三七茎叶-滇黄精的料液比(g∶mL)为1∶21,29%(体积分数)乙醇,浸提37 h,重复浸提2次,每1 kg复合物可得到速溶粉374.23 g,得粉率37.42%,该速溶粉溶解性好,香甜回甘。速溶粉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55.44±3.21) mg/g,活性成分以三七皂苷Fa、Fd、Fc、人参皂苷Rb1等7种皂苷及咖啡酸(caffeic acid, CA)、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gallate, 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hechin-3-gall...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222-225
研究了滇黄精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性能。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对滇黄精黄酮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25∶1、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滇黄精黄酮最大提取率为0.40%;以芦丁为对照,对滇黄精黄酮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其活力高于同浓度的芦丁。实验结果显示滇黄精是一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5.
谢冰宗  李密  董彩文  王鑫  刘菡  马艳莉 《食品与机械》2024,40(1):158-166,196
目的:以黄精为原料,开发高效协同提取黄精皂苷(Polygonatum sibiricum sponins, PSSs)和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 PSPs)的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法辅助复合酶解提取PSSs和PSPs,考察超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料液比、热水提取温度及热水提取时间等因素对PSSs、PSPs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进行优化。结果:PSSs和PSPs的最佳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料液比1∶25 (g/mL),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3 053 U/g,酶解料液比1∶25 (g/mL),热水提取温度80 ℃,热水提取时间1 h,此条件下,两步提取PSSs总得率为12.22%,PSPs得率为27.07%;PSSs和PSP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二者复合后仍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经优化后获得了黄精皂苷和多糖高效协同提取的工艺条件,且与单一组分相比,二者复合后降血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22,(1):25-27
皂苷是存在于黄精中的主要化合物,它具备良好生物活性。黄精皂苷提取法中常用乙醇浸提,但效用较低,新兴方法中超声和微波法较常见;黄精皂苷纯化常用大孔树脂法。掌握如何有效提取黄精中皂苷类成分,对黄精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精炮制的核心环节是蒸制。研究滇黄精不同温度蒸制48 h及90℃蒸制不同时间对总皂苷元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皂苷元,液相色谱法检测5-HMF。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检测薯蓣皂苷元的回收率为97.145%, RSD为2.736%;与自然干燥品比对皂苷元含量, 70℃和80℃蒸制48 h、90℃蒸制96 h含量下降非常显著(p<0.01), 90℃蒸制72 h以内和100℃蒸制48 h以内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自然干燥品比对5-HMF含量, 70℃以上蒸制48 h以上含量增加均非常显著(p<0.01), 90℃蒸制24 h时5-HMF含量增加显著(p<0.05)。试验建议炮制滇黄精采用90℃以上温度蒸制,时间控制在48 h内,可有效减少皂苷损失,控制5-HMF生成。  相似文献   

8.
菜豆皂苷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笑梅  王松 《食品科学》2011,32(17):81-84
以菜豆为原料,用乙醇-超声波法提取纯化皂苷。考察菜豆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菜豆皂苷和VC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大于2.5mg/mL时,强于VC。此外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菜豆皂苷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豆皂苷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黑曲霉菌没有抑制作用;其对枯草杆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 0.001mg/mL,大肠杆菌为0.0005mg/mL,说明大肠杆菌对菜豆皂苷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抗黄精皂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将薯蓣皂苷通过3-羟基位的改造,制成3-琥珀酰薯蓣皂苷,再通过碳二亚胺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制成免疫原和包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12800,为进一步建立黄精皂苷ELISA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精多糖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滤纸片抑菌圈实验法研究了黄精多糖对常见的几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精多糖对实验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0.5%,抑菌圈直径为19.6mm,对大肠杆菌最弱,MIC=2.0%,抑菌圈直径为11.2mm。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发酵对黄精抗氧化活性和刺激性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过氧化氢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抗氧化活性,兔角膜上皮细胞(SIRC)短时暴露法评价刺激性,初步探究发酵法与传统加工方法(蒸制法、酒制法)所得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与其抗氧化活性及刺激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发酵法相比传统加工法对提高黄精抗氧化活性及降低刺激性表现出更为突出的效果。其中,HUVEC细胞经发酵黄精干预后存活率由损伤模型组54.66%±4.12%提高到78.13%±4.25%;生黄精发酵后SIRC细胞存活率由68.55%±5.23%提高到90.60%±3.55%。发酵黄精活性提高主要与多糖变化有关,发酵后多糖总含量由(141.44±2.25) mg/g原料降低为(121.84±2.94) mg/g原料;发酵样多糖中的甘露糖、半乳糖等单糖组分含量减少,但鼠李糖含量显著(P<0.05)增加,由(2.90±0.01) mg/g固形物增加为(20.92±0.00) mg/g固形物,岩藻糖等组分在发酵后由(0.77±0.00) mg/g固形物变为(4.78±0.01) mg/g固形物,且各单糖间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黄精的刺激性受皂苷成分影响更大,发酵后刺激性减弱与总皂苷含量显著(P<0.05)降低有一定联系。综上,发酵处理引起活性物质发生组分转化等可进一步提高黄精生物活性及降低其刺激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选取7种乳杆菌进行固态发酵,以黄精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发酵菌种。借助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面分析法对固态发酵黄精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固态发酵黄精多糖(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 SF-PSP)与相同条件下未经发酵黄精多糖(P.sibiricum polysaccharide, PSP)的单糖组成、形态特征、热失重特性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ATCC 334为最优发酵菌种,SF-PSP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0.98∶1(mL∶g)、接菌量4.80%、发酵时间51.30 h,此条件下SF-PSP得率为(11.14±0.89)%。SF-PSP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与PSP相比,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含量均提高了4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PSP相比,SF-PSP结构更加疏松且有更多致密的小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2种多糖失重温度节点不同,且SF-PSP保水能力优于PSP。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F-PS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  相似文献   

13.
优化以紫薯为主要原料酿制紫薯醋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并考察发酵后所得产品的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发酵液中的糖和乙酸含量为主要指标,考察葡萄糖添加量、醋前发酵剂接种量、醋酸菌接种量对紫薯醋发酵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薯醋发酵主要参数最佳值为葡萄糖添加量3%(m/V)、醋前发酵剂接种量0.15%(m/m)、醋酸菌接种量8%(V/V),在28℃下酒精发酵时间为5d,在32℃下醋酸发酵时间为4d,制得发酵液中醋酸含量为(3.71±0.21)g/100mL,绿原酸含量为(0.30±0.03)mg/mL。通过纸片扩散法考察了紫薯醋的抑菌活性,与陕西老陈醋比较发现,其能分别较好抑制1×106~1×107 CFU/mL的青霉、酵母、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滇黄精和拐枣、苦荞皮等共同发酵,制成保留原料功效成分的醋产品。方法:以滇黄精、拐枣、红糖、苦荞皮、苦荞壳、谷壳、酵母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比对方法发酵制成醋产品。研究原料对醋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黄酮、粗多糖、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醋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来自滇黄精、苦荞皮;总酸来自拐枣、苦荞皮、滇黄精;粗多糖主要来自滇黄精、苦荞皮、苦荞壳;黄酮主要来自苦荞皮;氨基酸态氮主要来自拐枣、苦荞皮;红糖可以提高发酵效果,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同时会减少黄酮含量。结论:以理想配料比即滇黄精32.3%、拐枣32.3%、红糖10.8%、苦荞皮22.6%、苦荞壳1.9%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精多糖,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物料粒度、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对黄精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提取黄精多糖的参数为:物料粒度0.150 mm,料液比1∶30(g/mL),微波辐照功率350 W,微波辐照时间2 min;在最佳的条件下,黄精多糖提取率可达10.57%。通过抑菌试验表明:在适当剂量下,提取的黄精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球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确定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00%。  相似文献   

16.
李祎  王萍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6):248-254
本文以龙葵果为原料,对益生菌发酵龙葵果汁进行工艺优化,选取初始糖度、初始pH、乳酸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酵母菌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8个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总酚含量的关键因素为乳酸菌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接种量;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糖度12%、初始pH 4.5、乳酸菌接种量5%、乳酸菌发酵温度39.5 ℃、乳酸菌发酵时间24 h、酵母菌接种量0.07%、酵母菌发酵温度25 ℃、酵母菌发酵时间20 h,优化后发酵龙葵果汁的总酚含量达到1.18±0.02 mg/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1.6%。发酵龙葵果汁的抗炎及抑菌活性与发酵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发酵龙葵果汁的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达到82.98±4.16%,抑制白蛋白变性能力达到81.57±1.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丁酸钠的包埋率和抑菌特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丁酸钠的微胶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关键工艺参数,并探究其外观形态、结构特性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丁酸钠微胶囊的最优制备配方参数为海藻酸钠3.0%(m/m),壳聚糖1.75%(m/m),丁酸钠2.5%(m/m),氯化钙3.0%(m/m),包埋时间3 h,包埋率为95.12%,且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 1),失拟项不具备显著差异(P=0.35),模型拟合度较好(R2=0.98);扫描电镜发现丁酸钠微胶囊外观呈带凸起的纺锤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丁酸钠特征峰全部削弱甚至消失表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形成微胶囊。丁酸钠微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比丁酸钠升高28.82%和25.25%,且丁酸钠微胶囊(质量浓度:2.0 g/L)对两种致病菌干预24 h后,其总抑菌率均高于99%。说明此优化工艺制备的丁酸钠微胶囊包埋率高、颗粒紧实牢固,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能够为丁酸类绿色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品种间黄精多糖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差异,以多花黄精、鸡头黄精和滇黄精为原料,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等指标评价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 3种黄精多糖含量均超过7%,其中以鸡头黄精的质量最佳,多糖含量达15.02%,其次为滇黄精,含量为11.18%,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为9.88%。结果表明, 3种黄精多糖对4种自由基均具备一定清除效果,其中鸡头黄精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P<0.01),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好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P<0.05),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高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此外,鸡头黄精多糖的总还原能力强于滇黄精多糖(P<0.05)和多花黄精多糖(P<0.05)。3种黄精多糖均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鸡头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佳。试验结果为黄精品种的评价与选育、加工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论文研究了酶解糖化下的滇黄精多糖结构和免疫活性,以探究酶解糖化下的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SPKP)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4.05%、4.1%。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PKP的红外光谱在1 016~1 147和931 cm-1处有吡喃糖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0.032:0.117:0.419:0.048:0.383,重均分子量(Mw)为3 820 u。甲基化结果表明SPKP主要的糖苷键连接方式为→4)-Glcp-(1→,占比47.1%,分支度为34.1%,结合碘碘化钾和刚果红实验结果可以推测SPKP是一种含有复杂分支的三股螺旋多糖。RAW264.7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在比较广的浓度范围内无毒性,均能促进细胞增殖,且有较高的细胞吞噬能力和NO水平,因此可以推测SPKP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且与其多糖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该研究可以为多糖与免疫活性的构效关系以及黄精新炮制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了超声波提取老鹰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定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等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老鹰茶总皂苷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450W、超声时间40min、超声温度60℃、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总皂苷含量为75.4mg/g。老鹰茶总皂苷提取物对供试的6种细菌,均呈现较强抑制作用,且提取物的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其中,25mg/mL的提取物对产气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4.6mm;其次为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